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焊丝卷绕在焊丝盘上并通过送丝轮向焊枪导电嘴输送,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环形接近开关、第一电阻和蜂鸣器,环形接近开关安装于焊丝盘与送丝轮之间,焊丝穿过环形接近开关的检测孔,环形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蜂鸣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环形接近开关的正极电源输入端与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环形接近开关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蜂鸣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焊接过程中,只要焊丝用完即可检测出来,通过蜂鸣器提醒操作者停止焊接,减小了焊接人员更换导电嘴或打磨焊缝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自动焊接设备的检测机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中国的工程建设中大量使用半自动焊接设备,该设备由焊接电源、送丝机及焊枪三部分组成;焊丝一般都被缠绕在焊丝盘上,然后安装在送丝机的焊丝盘盒内,焊丝从焊丝盘经送丝轮的传动输送到焊枪导电嘴处加热熔化到熔池中。 在实际焊接应用中,由于焊丝盘盒是个密闭的容器,操作者看不见焊丝盘中焊丝的剩余量,而焊丝盘中的焊丝会不断减小直至用完,如果送丝机没有焊丝传送到焊枪导电嘴处,而焊接电源仍在输出能量维持电弧燃烧,可能会造成电弧回烧导电嘴或在焊缝中产生焊接缺陷,这时操作者就需要更换导电嘴或打磨焊缝,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焊接成本。 要想杜绝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措施检测到焊丝送完的时刻,然后报警,提醒操作者停止焊接更换焊丝。但目前的半自动焊接设备都不具有检测焊丝送完并报警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半自动焊接设备的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所述焊丝卷绕在焊丝盘上并通过送丝轮向焊枪导电嘴输送,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环形接近开关、第一电阻和蜂鸣器,所述环形接近开关安装于所述焊丝盘与所述送丝轮之间,所述焊丝穿过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检测孔,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蜂鸣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正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负极电源输入端、所述蜂鸣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上述电路为最基本的焊丝检测及报警电路,即:只要环形接近开关检测到焊丝穿过,则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蜂鸣器不报警,只要环形接近开关检测没检测到焊丝穿过,即表示焊丝用完或即将用完,则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蜂鸣器报警。 为了在焊丝用完或即将用完时自动关闭焊接电源,确保安全,并结合焊枪开关的开关状态进行更加精确的报警和控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第二电阻?第七电阻、第一三极管、两输入与非门、焊枪开关、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三极管、继电器和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蜂鸣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两输入与非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两输入与非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输入PWM信号,所述两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到焊接电源的逆变驱动电路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串联所述焊枪开关后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相互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结构简单,且便于实现;在焊接过程中,只要焊丝盘中的焊丝用完,在送丝轮前端就能够检测出来,通过蜂鸣器提醒操作者停止焊接并自动关断焊接电源的电源输出,减小了焊接人员更换导电嘴或打磨焊缝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所述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中,焊丝101卷绕在焊丝盘上并通过送丝轮向焊枪导电嘴输送,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即24V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即15V直流电源、环形接近开关102、第一电阻103、第二电阻107、第三电阻114、第四电阻116、第五电阻113、第六电阻111、第七电阻110、第一三极管115、两输入与非门117、焊枪开关112、第二三极管109、继电器104、二极管108和蜂鸣器106,环形接近开关102安装于焊丝盘与送丝轮(图中未示出)之间,焊丝101穿过环形接近开关102的检测孔,环形接近开关102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1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继电器104的常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104的常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107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114的第一端和蜂鸣器106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114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115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115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四电阻116的第一端和两输入与非门117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两输入与非门117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输入PWM信号,这里的PWM信号是焊接电源原有的控制信号,两输入与非门11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105连接到焊接电源的逆变驱动电路输入端,第五电阻113的第一端串联焊枪开关112后分别与第六电阻111的第一端和第七电阻110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110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109的基极连接,所第二三极管109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104的线圈的第一端和二极管108的正极连接,环形接近开关102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继电器104的线圈的第二端、二极管108的负极和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相互连接,第四电阻116的第二端、第五电阻113的第二端和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相互连接,第二电阻107的第二端、第一三极管115的发射极、第六电阻111的第二端、第二三极管109的发射极、蜂鸣器106的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和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相互连接。 如图1所示,环形接近开关102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有焊丝101通过检测孔时,环形接近开关102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当没有焊丝101通过检测孔时,环形接近开关102的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第一电阻103用于限制回路的电流;蜂鸣器106用于环形接近开关102检测出焊丝101用完时提供声音报警;导线105用于在环形接近开关102检测出焊丝101用完时将两输入与非门117输出的低电平传输到焊接电源的逆变驱动电路输入端,关闭焊接电源输出;继电器104用于排除未按焊枪开关112且没有焊丝101通过环形接近开关102而引起误判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装置的实际工作情形有多种,分别如下: 当未按焊枪开关112且焊丝101未用完时,环形接近开关102检测到有焊丝101,其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此时第二三极管109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二三极管109不导通,继电器104也不导通,继电器104的常开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导线105和蜂鸣器106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的电位均为低。此时,蜂鸣器106不发声;第一三极管115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115截止,两输入与非门117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输入高电平,两输入与非门117输出PWM信号,焊接电源的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所述焊丝卷绕在焊丝盘上并通过送丝轮向焊枪导电嘴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环形接近开关、第一电阻和蜂鸣器,所述环形接近开关安装于所述焊丝盘与所述送丝轮之间,所述焊丝穿过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检测孔,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蜂鸣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正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负极电源输入端、所述蜂鸣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所述焊丝卷绕在焊丝盘上并通过送丝轮向焊枪导电嘴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环形接近开关、第一电阻和蜂鸣器,所述环形接近开关安装于所述焊丝盘与所述送丝轮之间,所述焊丝穿过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检测孔,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蜂鸣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正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的负极电源输入端、所述蜂鸣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第二电阻?第七电阻、第一三极管、两输入与非门、焊枪开关、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三极管、继电器和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邢敏周,康清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