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建辉专利>正文

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91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轮,特别是一种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轮辋具有轮缘、胎圈座和轮辋槽,轮辐具有辐板和轮辐缘,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沿轮辋圆周分布的第一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固定于轮辋上的连接有轮辐的一侧的胎圈座上,而轮辐则固定于该第一支撑体上,通过该第一支撑体与轮辋连接。在车轮的轮辋的胎圈座上分布支撑体,从而增强无内胎车轮局部强度,使无内胎车轮的轮辋既能够通过冷轧加工而获得较高的精度,又能够增强车轮的强度,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因此无内胎车轮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甚至应用于载重型的车辆上也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特别是一种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无内胎车轮,其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轮辐固定于轮辋的胎圈座上,无内胎车轮可以直接通过车轮散热,散热效果好,不易发生爆胎,但是,无内胎车轮的轮辋其精度要求较高,通常采用冷轧加工,而冷轧加工一般要求材料的厚度应均匀,这样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因此,冷轧成型的轮辋,其各部分厚度一致,而轮胎对轮辋的作用力集中在胎圈座上,导致胎圈座极易发生变形,甚至断裂,轮辋承载能力较低,从而使得无内胎车轮无法应用于载重型的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轮的轮辋强度增强,并能应用于各种车辆的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轮辋具有轮缘、胎圈座和轮辋槽,轮辐具有辐板和轮辐缘,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沿轮辋圆周分布的第一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固定于轮辋上的连接有轮辐的一侧的胎圈座上,而轮辐则固定于该第一支撑体上,通过该第一支撑体与轮辋连接。这样,在无内胎车轮轮辋的胎圈座上固定第一支撑体,且该第一支撑体为一种刚性支撑体,从而增强轮辋强度,使轮辋即使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也不会被破坏,因此,通过增强无内胎车轮局部强度,使得无内胎车轮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甚至应用于载重型的车辆上也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车轮的轮辐可以分为两部分,与车轴连接的圆盘状辐板和连接轮辋与辐板的轮辐缘。无内胎车轮又可称为真空车轮或真空钢圈,是指介于轮胎的车桥之间承受负荷的旋转件,通常由两个主要部件组成轮辋和轮辐。本技术所述的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因而又可称为护边加强型真空车轮或护边加强型真空钢圈。本技术的第一支撑体的结构可以具体为第一种是第一支撑体或者为一种贴附于胎圈座上的加强板,轮辐固定于该加强板上。这样,通过增大轮辋的局部的厚度,使轮辋局部的刚性增强,从而能够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加强板表面上具有一凸起,该凸起位于加强板的靠近轮辋槽的一侧,固定在加强板上的轮辐的轮辐缘的顶端顶靠在该凸起上。轮辐通过固定在加强板上而与轮辋连接,这样,轮辐的轮辐缘的顶端顶靠在加强板的表面上凸起,从而在生产加工时能够通过该凸起限定轮辐的固定位置,便于生产加工。第一支撑体的第二种结构形式为第一支撑体或者为一种两端固定于胎圈座上,而中间悬空的支撑脚。这样,第一支撑体的结构为两端固定而中间为悬空,从而使第一支撑体没有完全贴附在胎圈座上,便于轮辋热量的散发。支撑脚的结构又可以进一步具体为支撑脚或者为一种直角形的支撑脚,其一直角边的顶端垂直固定在胎圈座上,另一直角边贴附在胎圈座上,轮辐固定于支撑脚的贴附在胎圈座上的直角边上。该贴附在胎圈座上的直角边的表面上具有一凸起,轮辐的轮辐缘的顶端顶靠在该凸起上。支撑脚或者为一种具有两个拱形凸起的波浪形,其两端点及两端点之间的顶点均固定在胎圈座上,轮辐固定在其中一个拱形凸起上,轮辐的轮辐缘的顶端则顶靠在另一拱形凸起上。这样,轮辐固定在其中一个拱形的凸起上,而轮辐缘的顶端则顶靠在另一个拱形的凸起上,该另一个拱形凸起就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轮辋的生产加工。本技术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具体为分布于胎圈座上的第一支撑体的一端位于轮缘的与胎圈座连接处的附近,另一端位于胎圈座与轮辋槽连接处的附近。这样,将第一支撑体向胎圈座的两侧延伸,使第一支撑体不但能够对轮辋的胎圈座起到加强的作用,而且,能够增强胎圈座与轮缘连接处的强度,及胎圈座与轮辋槽之间的连接的强度,进一步增强轮辋的强度。本技术的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的结构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为还包括第二支撑体,该第二支撑体位于轮辋上与第一支撑体相对的另一侧的胎圈座上。这样,在轮辋两端的胎圈座上通过支撑体以加强轮辋的强度,从而使车轮强度增强,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并使无内胎车轮能够应用于载重型车辆。第二支撑体的结构可以具体为第二支撑体或者为一种贴附于胎圈座上的加强板,或者为一种两端固定于胎圈座上,而中间悬空的支撑脚。第二支撑体的结构与第一支撑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支撑脚的两脚的形状或者为直状,或者为弧状,或者为波浪状。这样,不但具有增强车轮强度的作用,而且也使车轮外形更加美观。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车轮的轮辋的胎圈座上分布支撑体,从而增强无内胎车轮局部强度,使无内胎车轮的轮辋既能够通过冷轧加工而获得较高的精度,又能够增强车轮的强度,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因此无内胎车轮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甚至应用于载重型的车辆上也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四。其中,1轮辋 11轮缘 12胎圈座 13轮辋槽 2轮辐 21辐板 22轮辐缘 3第一支撑体 31凸起 4第二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1和轮辐2,轮辋1具有轮缘11、胎圈座12和轮辋槽13,轮辐2具有辐板21和轮辐缘22,还包括沿轮辋圆周分布的第一支撑体3,第一支撑体3固定于轮辋1上的连接有轮辐2的一侧的胎圈座11上,而轮辐2则固定于该第一支撑体3上,通过该第一支撑体3与轮辋1连接。第一支撑体3为一种焊接固定贴附于胎圈座11上的加强板,轮辐2固定于该加强板上。该加强板表面上具有一凸起31,该凸起31位于加强板的靠近轮辋槽的一侧,固定在加强板上的轮辐2的轮辐缘22的顶端顶靠在该凸起31上。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实施例2参照图3,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1和轮辐2,轮辋1具有轮缘11、胎圈座12和轮辋槽13,轮辐2具有辐板21和轮辐缘22,还包括沿轮辋圆周分布的第一支撑体3,第一支撑体3固定于轮辋1上的连接有轮辐2的一侧的胎圈座11上,而轮辐2则固定于该第一支撑体3上,通过该第一支撑体3与轮辋1连接。第一支撑体3为一种焊接固定贴附于胎圈座11上的加强板,轮辐2固定于该加强板上。本技术的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还包括第二支撑体4,该第二支撑体4位于轮辋1上与第一支撑体3相对的另一侧的胎圈座11上。第二支撑体4为一种两端固定于胎圈座11上,而中间悬空的支撑脚,支撑脚的两脚为直状,该支撑脚而为一种角钢。第二支撑体4也为焊接固定在轮辋1上。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实施例3参照图5,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1和轮辐2,轮辋1具有轮缘11、胎圈座12和轮辋槽13,轮辐2具有辐板21和轮辐缘22,还包括沿轮辋圆周分布的第一支撑体3,第一支撑体3固定于轮辋1上的连接有轮辐2的一侧的胎圈座11上,而轮辐2则固定于该第一支撑体3上,通过该第一支撑体3与轮辋1连接。第一支撑体3为一种两端焊接固定于胎圈座11上,而中间悬空的支撑脚。支撑脚具体为一种具有两个拱形凸起的波浪形,其两端点及两端点之间的顶点均固定在胎圈座11上,轮辐2固定在其中一个拱形凸起上,轮辐2的轮辐缘22的顶端则顶靠在另一拱形凸起上。本技术的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还包括第二支撑体4,该第二支撑体4位于轮辋1上与第一支撑体3相对的另一侧的胎圈座11上。第二支撑体4为一种两端固定于胎圈座11上,而中间悬空的支撑脚,支撑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护边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1)和轮辐(2),轮辋(1)具有轮缘(11),胎圈座(12)和轮辋槽(13),轮辐(2)具有辐板(21)和轮辐缘(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轮辋(1)圆周分布的第一支撑体(3),第一支撑体(3)固定于轮辋(1)上的连接有轮辐(2)的一侧的胎圈座(12)上,而轮辐(2)则固定于该第一支撑体(3)上,通过该第一支撑体(3)与轮辋(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赖建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