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和泡沫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739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包含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且包含:(a)包含热塑性材料的基体,和(b)在所述基体中从所述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的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平行设置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通道,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彼此间隔至少1微米,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每个都具有至少1微米的直径;其中所述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具有2微米至2000微米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和泡沬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capillary action fluid transport) 的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
技术介绍
毛细管作用或毛细现象是液体对抗重力流动的能力,其中液体自发地在狭窄的空 间中例如在漆刷的刷毛之间、在细管中、在多孔材料例如纸张中、在一些无孔材料例如液化 碳纤维中、或在细胞中上升。这种作用可以使液体对抗重力、太阳或任何影响流体流动的电 磁场的力而流动。它是由于输送的液体与具有不同表面能的周围表面之间的分子间吸引力 而发生。对于管的情况,如果管的直径足够小,则表面能(其由液体的内聚性引起)和液体 与管壁之间的粘附力的结合起到提升液体的作用。 虽然存在许多基于毛细管作用的液体输送方法,但是仍然需要适合于毛细管作用 流体输送的改进的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包含根据 本专利技术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本专利技术的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具有第一端部和 第二端部,并且包含:(a)包含热塑性材料的基体,和(b)在所述基体中从微毛细管膜和/ 或泡沫体的所述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平行设置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通道,其中所述一个或多 个通道彼此间隔至少1微米;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每个都具有至少1微米的直径;其 中所述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具有2微米至2000微米的厚度。 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根据任何前述的实施方式的适合于毛细管 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不同之处在于热塑性材料选自聚烯烃例如聚乙 烯和聚丙烯;聚酰胺例如尼龙6 ;聚偏二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和/或聚酯。 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根据任何前述的实施方式的适合于毛细管 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或多个通道具有选自圆形、 矩形、椭圆形、星形、菱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以及它们的组合的横截面形状。 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根据任何前述的实施方式的适合于毛细管 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包括雾化的(aerosoled)官 能分子例如胺类(amines)、轻基类(hydroxyl)、烯丙基类(allyls)、丙烯酸类(acrylics)、 氟类(fluorines)、有机娃(silicones)类等的介电阻挡放电的大气压等离子体或低压等 离子体对微毛细管通道和任选地对微毛细管膜和/或泡沫体表面进行处理例如进行表面 处理,以改变表面能。 【附图说明】 出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其中在附图中示出的是示例性的形式;然而应当理解,本 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所示的精确布置和手段。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的俯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的纵截面图; 图3a_e是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的各种横 截面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的高位视图 (elevated view); 图5是如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 的纵截面图的一部分;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的分解图; 图7a-b是微毛细管模头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样品D0W101-D0W112的张力计评估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9为张力计评估后样品的照片;和 图10是张力计评估后样品的另一张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在图1-6中示出适合于毛细管作用 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本专利技术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本专利技术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具 有第一端部(14)和第二端部(16),并且包含:(a)包含热塑性材料的基体(18) ; (b)在所述 基体(18)中从所述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第一端部(14)至第二端部(16)平行设置 的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通道(2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20)彼此间隔至少1微米,并 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20)每个具有至少1微米的直径;其中所述微毛细管膜(10) 具有2微米至2000微米的厚度。 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可具有2微米至2000微 米的厚度;例如,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可具有的厚度为 10至2000微米;或者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为100至1000微米;或者在可替代的实施方 式中为200至800微米;或者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为200至600微米;或者在可替代的实 施方式中为300至1000微米;或者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为300至900微米;或者在可替 代的实施方式中为300至700微米。膜厚度与微毛细管直径的比例为2 :1至2000 :1。如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微毛细管膜是指膜以及带,并且可成形为管、棒或型材的形状。 基于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总体积,适合于 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可包含至少10体积%的基体(18);例 如,基于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总体积,适合于毛细管 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可包含10体积%至80体积%的基体(18);或 者在可替代的方式中,基于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总 体积,可包含20体积%至80体积%的基体(18);或者在可替代的方式中,基于适合于毛细 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总体积,可包含30体积%至80体积%的基 体(18)。 基于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总体积,适合于 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可包含20体积%至90体积%的空隙率; 例如,基于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总体积,适合于毛细 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可包含20体积%至80体积%的空隙率;或者 在可替代的方式中,基于适合于毛细管作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总体 积,可包含20体积%至70体积%的空隙率;或者在可替代的方式中,基于适合于毛细管作 用流体输送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的总体积,可包含30体积% -60体积%的空隙率。 本专利技术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10)具有第一端部(14)和第二端部(16)。在基 体(18)中从第一端部(14)至第二端部(16)平行设置至少一个或多个通道(20)。所述一 个或多个通道(20)彼此间隔至少1微米。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20)具有的直径为至少 1微米;例如为1微米至1998微米;或者在可替代的方式中,为5至990微米;或者在可替 代的方式中,为5至890微米;或者在可替代的方式中,为5至790微米;或者在可替代的 方式中,为5至690微米,或者在可替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其中所述膜包含:(a)包含热塑性材料的基体,(b)在所述基体中从所述膜的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平行设置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通道,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彼此间隔至少1微米,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每个都具有至少1微米的直径;其中所述膜具有2微米至2000微米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22 US 61/578,9321.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其中所述膜包含: (a) 包含热塑性材料的基体, (b) 在所述基体中从所述膜的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平行设置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通道,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彼此间隔至少1微米,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每个都具有 至少1微米的直径; 其中所述膜具有2微米至2000微米的厚度。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毛细管膜或泡沫体,其中所述热塑性材料选自聚烯烃;聚酰胺; 聚偏二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乙烯乙烯醇(PVOH),聚氯 乙烯,聚乳酸(PL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G扎拉米布斯蒂洛RJ库普曼斯MA普里托戈伯特C沃克
申请(专利权)人: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