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1574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9:50
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反射罩和设置于该反射罩内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该反射罩形成有开口,该反射罩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和连接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顶面,该开口形成在该顶面内侧,该内表面为反射面,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开口处且靠近该顶面内侧,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该内表面反射后出射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之外,该反射罩由高导热材料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相比于传统的发光源,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污染低、寿命长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领域当中,如路灯、交通灯、信号灯、射灯及装饰灯等。然而,发光二极管在应用过程中,其出光角度一般为120°,其聚光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较好聚光效果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反射罩和设置于该反射罩内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该反射罩形成有开口,该反射罩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和连接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顶面,该开口形成在该顶面内侧,该内表面为反射面,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开口处且靠近该顶面内侧,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该内表面反射后出射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之外,该反射罩由高导热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反射罩,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该反射罩反射后出射到外界,从而达到聚光效果;另外,该反射罩为金属材质,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无需使用额外的散热装置便可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如此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沿II-II线的部视图。图3为图2中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反射罩的内表面的截面曲线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光强效果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另一光强效果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其包括一反射罩10、设于反射罩10内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20和将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20固定至反射罩10上的固定块30。上述反射罩10沿轴OO’对称,其截面大致呈U型。反射罩10于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20一侧形成有一开口11。反射罩10具有一内表面12、一外表面13和连接内表面12和外表面13的顶面14。内表面12和外表面13为非球面,顶面14呈一圆环面,且顶面14的内径为D。内表面12为一反射面,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20发出的光线被内表面12反射后经由开口11出射到外界。优选地,反射罩10由高导热材料制成,如金属材质等,如此反射罩10的导热效果较佳,从而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的散热性能。固定块30设于反射罩10的开口11处且紧贴反射罩10的内表面12。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块30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20被固定块30固定于反射罩10的顶面14内侧。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20沿轴OO’对称设置。每一发光二极管光源20紧贴固定块30,且其底端抵靠在反射罩10的内表面12,顶端朝靠近轴OO’的一侧倾斜。每一发光二极管光源2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21和一第二表面2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1面向反射罩10的内部,为出光面,且第一表面21与反射罩10的顶面14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第二表面22紧贴固定块30。于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源20为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当然,发光二极管光源20也可为具有电性功能连接的LED晶粒。另外,当0≦θ≦45°时,侦测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光通量较高,其光损耗较小。可以理解地,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20的数量可以适当地增加或减少,从而达到控制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的光通量的目的。当发光二极管光源20的数目增加时,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的光通量也增加,从而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发光的均匀性。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反射罩10的内表面12的截面呈非圆弧线,且该非圆弧线满足以下关系式:其中,ρ为距非球面轴的水平距离;sag(ρ)为对应ρ之垂直距离;r为非球面顶点A的曲率半径;c为圆锥常数;d为四阶非球面修正系数。且优选地,-1<c≦0,-D/2≦ρ≦D/2,-0.1≦d≦0.1。若ρ=D/2=37.5mm,c=0,r=38mm,d=0时,请参阅图4,其为侦测距离L=1000mm,侦测器大小为2000mm*2000mm时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的光强效果图。可以看出,侦测器中间的光强明显高于其四周的光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的聚光效果大大提高。若ρ=D/2=37.5mm,c=-1,r=1mm,d=0时,请参阅图5,其为侦测距离L=1000mm,侦测器大小为2000mm*2000mm时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的光强效果图。可以看出,侦测器中间的光强明显高于其四周的光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的聚光效果大大提高。但侦测器的中心有一暗区,造成照射区域的光线的均匀性较差,且反射罩10的形状过于细长,其制造难度大大地增加,所占空间也较大,无法达到装置简化的目的。因此,优选地,r应该满足以下关系:1<r≦D。若r>D则其聚光效果会变差,若r<1,则其反射罩10的内表面12的顶部过于尖锐,会造成制作上难度增加,良率降低。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反射罩10,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20发出的光线经反射罩10反射后出射到外界,从而达到聚光效果;另外,反射罩10由导热性材料制成,使得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无需使用额外的散热装置便可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已揭露如上,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出种种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反射罩和设置于该反射罩内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形成有开口,该反射罩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和连接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顶面,该开口形成在该顶面内侧,该内表面为反射面,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开口处且靠近该顶面内侧,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该内表面反射后出射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反射罩和设置于该反射罩内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形成有开口,该反射罩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和连接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顶面,该开口形成在该顶面内侧,该内表面为反射面,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开口处且靠近该顶面内侧,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该内表面反射后出射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之外,所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还包括一将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至该反射罩上的一固定块,该固定块位于所述反射罩内,该固定块设于该反射罩的开口处且紧贴该反射罩的内表面,该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紧贴该固定块,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底端抵靠在所述反射罩的内表面,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顶端超出所述反射罩的顶面和固定块而外露,每一发光二极管光源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为出光面,且面向该反射罩的内部,该第一表面与该反射罩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且0≦θ≦4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由导热性材料制成。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浩翔张忠民杨闵舜
申请(专利权)人: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