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惠雄专利>正文

改进的双刹车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45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改进的双刹车脚轮,轮架枢设转轮,转轮内侧凹设数环齿部,轮架后侧枢设转轴,其底端外径设齿轮,顶端接设在桌椅或台车底侧,轮架枢设扳动件,轮架横向凸设刹车承座,其顶侧为制止扳动件枢轴扳动的定位部,刹车承座凹设枢设转轮制止件的枢轴孔,转轮制止件呈曲弧状块体,其凹设齿接部,通过枢轴偏移角度齿接在转轮内侧环齿部,块体延伸凸设驱赶部,相对齿接部下方腹侧中心设弧形导槽,转轮制止件下方设转轴制止件,转轴制止件前端凹设驱赶部伸入的窗口,末端凸设供向前齿接在转轴底端齿轮抵制部,扳动件另端伸入轮架内侧且设在弧形导槽,伸入端设制止端供刹车承座顶侧定位部相对制止定位,组装定位简便,刹车效果理想,不易发生故障。(*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子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双刹车脚轮。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改进的双刹车脚轮,其设有一轮架,该轮架左右分别对合枢设一转轮,该转轮内侧周缘分别凹设有数个环齿部,轮架后侧以自由轴转方式枢设一转轴,其底端外径固设有一齿轮,其顶端供向上接设在桌椅或台车的底侧,轮架前侧枢设一扳动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轮架对应扳动件枢轴处下方的架体内侧位置一体成型横向凸设一刹车承座,该刹车承座的顶侧为制止扳动件枢轴扳动的定位部,刹车承座横向凸伸的终端凹设一枢轴孔,该枢轴孔配合一轴销串接枢设一转轮制止件,转轮制止件呈与转轮内侧圆周对应的曲弧状块体,该块体相对枢轴前段的顶侧凹设有预定的齿接部,通过枢轴偏移角度齿接在转轮内侧环齿部,块体相对枢轴后段向下延伸凸设一驱赶部,相对齿接部下方腹侧中心凹设有一与圆周曲弧相同且贯穿两侧的弧形导槽,转轮制止件下方以横向轴移的活动方式设有一转轴制止件,该转轴制止件前端凹设一供驱赶部伸入拘束的窗口,其末端凸设有一供向前齿接在该转轴底端齿轮的抵制部;所述扳动件相对枢轴的另一端伸入轮架内侧,该伸入端的顶侧配合一枢轴而活动设在转轮制止件的弧形导槽,该伸入端的底侧向下凸设有一制止端,该制止端供刹车承座顶侧的定位部相对制止定位。扳动件利用枢轴与弧形导槽的导引,限制牵引转轮制止件枢转的偏移角度,使其顶侧的齿接部迎面齿合或脱离转轮内侧的环齿部,同时利用下方驱赶部的强力顶推驱动控制转轴制止件的抵制部,同步轴移齿合或脱离该转轴齿轮,达到脚轮双刹车组装和操作的便捷且确实的效果。为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前述的改进的双刹车脚轮,其中转轮制止件底侧驱赶部的前后宽度以与转轴制止件窗口的前后宽度对等为佳,其底侧分隔形成前侧向下垂悬一可压缩的弹片、后侧向下垂悬一抵制臂,使驱动控制转轴制止件轴移产生强力辅助轴推弹力;前述的改进的双刹车脚轮,其中刹车承座与轮架同为塑料材质成型一体,刹车承座顶侧的定位部呈悬空波浪状的板肋,以提供纵向弹张助力,其顶侧分别弯设有数个供扳动件底侧的制止端相对制止定位的凹弧; 前述的改进的双刹车脚轮,其中转轮制止件底侧驱赶部的抵制臂前侧隆设有一顶块,该顶块支撑阻挡弹片后侧。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定位简便,刹车效果理想,不易发生故障,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图2为本技术轮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轮制动元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平面结构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刹车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转轮制动元件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转轴制动元件动作示意图。参阅图2所示,轮架10的端面设有贯穿左右端的枢接孔11,其后侧隆设有一柱状的轴孔座12,其轴向凹设一贯穿顶底的枢轴孔121,其前侧凹设一槽孔13,并在槽孔13下方形成一收容空间14,该槽孔13底侧左右分别凸设一具有穿孔131A的枢接凸耳131,该枢接凸耳131下方位置的架体内侧一体成型横向凸设一刹车承座15,该刹车承座15与轮架10同为塑料材质成型一体,其顶侧呈一悬空波浪状板肋延伸成一定位部151,该定位部151顶侧设有数个凹弧152,以产生纵向弹张的助力而供扳动件40相对制止定位;刹车承座横向凸伸的终端,凹设一枢轴孔153,该枢接孔11下方本体腹侧横向凹设一前后端侧水平贯通的滑槽16;转轮20与习用产品相同,对合枢设在轮架10的左右两侧(如图4所示),该转轮20内侧周缘分别凹设有数环齿部21,其中心凹设一轴孔22,该轴孔配合一轮轴23串设枢合定位在轮架10端侧的枢接孔11;如图4所示,转轴30以自由轴转的方式枢设在轮架10轴孔座12的枢轴孔121,其底端32外径固设有一齿轮33,其顶端31供向上接设在桌椅或台车的底侧;扳动件40以上下轴枢扳动的方式枢设在,轮架10的槽孔13,以供刹车的扳动操作,其底侧具有向下伸入收容空间14的板体41,该板体41中凹设一穿孔411,该穿孔411配合一个轴销42而串接轴枢在两侧枢接凸耳131的穿孔131A,板体41顶侧伸入端垂直枢设一枢轴43,其底侧向下凸设一曲弧状的制止端44,供下方刹车承座15的定位部151顶侧凹弧152对合制止定位。参阅图3所示,转轮制止件50呈与转轮20内侧环齿部21圆周对应的曲弧状块体,其中线处凹设一供含合在轮架10枢接凸耳131平行两侧的分隔凹槽51,其腹侧端面凹设一个贯穿孔52,以配合一轴销53串接枢合在该刹车承座15的枢轴孔153(图4所示),其相对枢轴处前段的顶侧凹设有预定的齿接部54,再参阅图4所示,通过轴枢角度偏移齿接在转轮20内侧环齿部21,其相对枢轴处后段向下延伸凸设一驱赶部55,而相对该齿接部54下方腹侧中心凹设一与圆周曲弧对应且贯穿两侧的弧形导槽56,该驱赶部55的底侧呈预定分隔部55A,而形成前侧向下垂悬一可压缩的弹片551,后侧向下垂悬一抵制臂552,该抵制臂552前侧隆设有一顶块553支撑阻挡弹片后侧。参阅图2、图4所示,转轴制止件60呈一钢性板条,其以横向轴移的活动方式设在滑槽16上,其前端凹设一供转轮制止件50的驱赶部55伸入拘束的窗口61,其末端凸设有一供向前齿接在该转轴30底端齿轮33的抵制部62,窗口61的前后宽度以与驱赶部55底侧分隔弹片551和抵制臂552的前后宽度对等为佳,如图7所示,通过驱赶部55轴枢偏移时对弹片551的压缩抵接施力,配合压缩弹片551瞬间弹力,同步将末端的抵制部62顶推前进齿接转轴30底端的齿轮33,通过以上组合,成为本技术改进的双刹车脚轮。参阅图4、图5所示,当扳动件40向下扳动时,板体41上的轴销42在轴端两侧弧形导槽56的限制导引下,被迫升高而移向导槽终端的最高点,如图6所示,从而会牵引转轮制止件50以轴销53为中心正向枢转角度偏移,使其顶端的齿接部54迎面齿合在转轮20内侧的环齿部21,如图7所示,借由下方的驱赶部55抵靠该转轴制止件60的窗口61,同步驱动控制其末端抵制部62轴移齿合在转轴30底端的齿轮33,达到脚轮双刹车动作便捷确实的制动效果;反之,当扳动件40向上扳动时,板体41上的轴销42在轴端两侧弧形导槽56的限制导引下,被迫下降而移向导槽终端的最低点,如图6中虚线所示,从而会牵引转轮制止件50以轴销53为中心逆向枢转角度偏移,使其顶端的齿接部54反向脱离原本对转轮20内侧环齿部21的齿合,如图7所示,借由下方的驱赶部55同步驱动控制其末端抵制部62逆向轴移脱离转轴30底端的齿轮33,如图4所示,而同步解除双刹车的功能。由于本技术中转轴制止件60的窗口61前后宽度以与驱赶部55底侧分隔弹片551和抵制臂552的前后宽度对等为佳,使驱赶部55轴枢偏移时对弹片551压缩抵接施力,配合压缩弹片551瞬间爆发的弹力,顶推末端抵制部62前进的动力大为增强,达到对转轴30底端齿轮33更为确实的齿接制动效能;另一方面,该刹车承座15顶侧成一悬空波浪状板肋延伸成的定位部151,使该定位部151产生纵向弹张的助力,并在顶侧数个凹弧152与板体41底侧向下凸设曲弧状的制止端44的相对含合阻挡下,使扳动件40的扳动操作稳固;本技术中零部件由轴销串组,使组装快速确实,避免人为疏忽造成的不良产品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双刹车脚轮,其设有一轮架,该轮架左右分别对合枢设一转轮,转轮内侧周缘分别凹设有数个环齿部,轮架后侧以自由轴转方式枢设一转轴,其底端外径固设有一齿轮,其顶端向上接设在桌椅或台车的底侧,轮架前侧枢设一扳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对应扳动件枢轴处下方的架体内侧位置横向凸设一刹车承座,该刹车承座的顶侧为制止扳动件枢轴扳动的定位部,刹车承座横向凸伸的终端凹设一枢轴孔,该枢轴孔配合一轴销串接枢设一转轮制止件,该转轮制止件呈与转轮内侧圆周对应的曲弧状块体,其相对枢轴前段的顶侧凹设预定的齿接部,通过枢轴偏移角度齿接在转轮内侧环齿部,其相对枢轴后段向下延伸凸设一驱赶部,相对齿接部下方腹侧中心凹设一与圆周曲弧相同且贯穿两侧的弧形导槽,转轮制止件下方以横向轴移的活动方式设有一转轴制止件,该转轴制止件前端凹设一供驱赶部伸入拘束的窗口,其末端凸设有一供向前齿接在该转轴底端齿轮的抵制部;所述扳动件相对枢轴的另一端伸入轮架内侧,该伸入端的顶侧配合一枢轴而活动设在转轮制止件的弧形导槽,该伸入端的底侧向下凸设有一制止端,该制止端供刹车承座顶侧的定位部相对制止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雄
申请(专利权)人:朱惠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