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喂入量履带式切横流多滚筒联合收割机。包括物料切割输送系统、脱粒分离及清选系统、底盘行走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其他辅助执行装置。采用阶梯式切横流多滚筒的脱粒分离形式,使作物运动顺畅,喂入量大,作物经切割输送喂入后可以实现籽粒的脱粒分离、清选、集粮以及秸秆的粉碎、抛撒。本发明专利技术装有载荷测试系统,可以对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时主要工作部件的载荷进行测试,并由信号接收与处理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在收割机的后面装有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可以方便的承接物料,获得田间损失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农作物大喂入量的收获要求,效率高,脱粒分离能力强,籽粒损失少,能够对主要工作部件的田间收获性能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喂入量履带式切横流多滚筒联合收割机。包括物料切割输送系统、脱粒分离及清选系统、底盘行走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其他辅助执行装置。采用阶梯式切横流多滚筒的脱粒分离形式,使作物运动顺畅,喂入量大,作物经切割输送喂入后可以实现籽粒的脱粒分离、清选、集粮以及秸秆的粉碎、抛撒。本专利技术装有载荷测试系统,可以对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时主要工作部件的载荷进行测试,并由信号接收与处理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在收割机的后面装有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可以方便的承接物料,获得田间损失数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农作物大喂入量的收获要求,效率高,脱粒分离能力强,籽粒损失少,能够对主要工作部件的田间收获性能进行测试。【专利说明】大喂入量履带式切横流多滚筒联合收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制造及检测
,具体的讲是一种大喂入量履带式切横流多滚筒联合收割机,可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的高性能收获,同时能对田间作业时主要工作部件进行载荷测试并且方便获得田间损失数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的提高以及高产水稻的普及,要求联合收获机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向高效、大功率、大喂入量方向发展,以提高生产率。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横轴流或者切流和横轴流组合的脱粒分离装置,都是单个滚筒或者两个滚筒,这两种脱粒分离装置的处理容量都有限,特别是在收获杆青叶茂的水稻时,容易发生堵塞,不能满足大喂入量、高效的收获要求。增加滚筒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喂入量,但是如何选择脱粒滚筒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参数以及如何布置滚筒的位置关系会直接影响脱粒效果和物料在脱粒分离装置中运动的顺畅性。中国专利102550225A公开的一种三个横置式脱粒滚筒的脱粒分离装置,包括主脱粒滚筒、辅脱粒滚筒和分离脱粒滚筒,其中主脱粒滚筒和分离脱粒滚筒在同一平面上,辅脱粒滚筒在主脱粒滚筒和分离脱粒滚筒之间的上方,凹板筛和过渡板筛构成“凹-凸-凹-凸-凹”的组合式脱粒分离筛。该专利所述的脱粒分离装置虽然采用了三个滚筒的脱粒形式,增加了脱粒分离装置的处理容量,但是第二个滚筒比第三个滚筒高,在物料从第二个滚筒向第三个滚筒运动的时候,可能会打到第三个滚筒的顶盖,使物料在过渡处运动不顺,可能发生堵塞,如果第一个滚筒采用纹杆式的脱粒形式,对作物的抓取能力不足,使物料在一开始的喂入量就跟不上。 随着政府要求禁止焚烧秸杆,秸杆的处理成为农民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很多农民要求在作物联合收获的时候直接将秸杆进行粉碎,便于后期的还田处理,如果出草口在机器的左侧,靠近未收割作物,碎草装置安装在出草口的后面,从碎草装置出来的草容易被抛撒到未收割作物上,降低收获效率,再者,出草口不在机器的中间,从碎草装置出来的草不能满幅均匀抛撒,不利于后续的还田处理。中国专利201320427128.7公开了一种联合收割机碎草分撒器,该分撒器通过后部成锐角相交的第一尾板和第二尾板的作用将碎草沿喇叭口方向向两侧抛撒。该分撒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只靠两个尾板的导向作用,使碎草抛撒的幅度有限,并且如果出草口靠近未收割作物,该抛撒器会将碎草抛撒到未收割作物上。 现在联合收割机的动力传动主要是由发动机的动力分配到行走底盘、割台、输送槽、脱粒分离及清选装置等工作部件,其动力传动结构复杂,整个传动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性能,因此如何合理的设计和布置整机主要工作部件的传动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使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可靠性差故障率高,严重影响着整机的收获性能;如果能够了解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时各工作部件的载荷,就能对联合收获机各工作部件的动力进行计算,从而对整机的动力分配进行分析。但是目前未见对联合收获机整机田间作业时各工作部件的载荷进行测定的成套设备报道,急需找到一种适应于田间多工况复杂的工作环境,并且测试精确,易于收集数据与分析的测试方法。 未脱净率和夹带损失率是衡量联合收获机脱粒与分离性能的重要指标。室内试验可以较容易的收集排草口排出的物料,测得夹带损失率和未脱净率,但是在联合收获机进行田间试验时,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如何快速方便的收集出草口排出来的物料来计算损失率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出的联合收获机的缺点和田间试验的难点,提出一种大喂入量履带式切横流多滚筒联合收割机,以满足大喂入量的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的收获要求,并且对收割机田间作业时各主要工作部件的载荷进行测试,获取各主要工作部件的功耗,为整机的动力分配的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还可以方便的获得田间损失数据,为衡量联合收获机的收获性能提供参考。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喂入量履带式切横流多滚筒联合收割机,包括物料切割输送系统、脱粒分离及清选系统、底盘行走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其他辅助执行装置;物料切割输送系统包括割台和输送槽,割台由拨禾装置、茎杆切割装置、喂入搅龙装置组成,拨禾装置位于割台的最前侧,茎杆切割装置在拨禾装置的下侧和后侧,喂入搅龙装置在茎杆切割装置的后侧;输送槽与割台尾部的喂入搅龙装置喂入口相连;脱粒分离及清选系统包括脱粒分离装置和清选装置,脱粒分离装置由切流脱粒分离装置、第一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第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碎草装置、前过渡板和后过渡板组成,切流脱粒分离装置在输送槽的后侧与输送槽相连,切流脱粒分离装置、第一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第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碎草装置从前向后依次相连,前过渡板在切流脱粒分离装置和第一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下面将二者连接起来,后过渡板在第一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第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下面将二者连接起来;清选装置由风机、振动筛、输粮搅龙和杂余搅龙组成,振动筛位于脱粒分离装置的下侧,风机在振动筛的前下侧,输粮搅龙在清选装置的最底部,输粮搅龙在振动筛的中下侧,杂余搅龙在振动筛尾部的下侧;底盘行走系统由变速箱、底盘机架和履带行走装置组成,履带行走装置由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链轮和履带组成,驱动轮在履带行走装置的最前侧,导向轮在履带行走装置的最后侧,支重轮在驱动轮和导向轮之间的下侧,托链轮在驱动轮和导向轮之间的上侧,履带将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和托链轮包裹并封闭;底盘机架在履带行走装置的上方,变速箱在底盘机架的最前侧,变速箱通过两个输出轴与履带行走装置的驱动轮相连。 动力系统由发动机和电瓶组成,发动机安装在底盘机架的右前侧,电瓶安装在底盘机架的左前侧,电瓶在输送槽的后下侧。 其他辅助执行装置包括驾驶室、粮箱、油箱、发动机散热器、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和接料油布,驾驶室在发动机的上面,驾驶室在割台的后侧,驾驶室在输送槽的右侧,粮箱和油箱均在底盘机架的右侧,粮箱在驾驶室的后侧,油箱在粮箱的下面,发动机散热器在发动机右侧,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由卷筒机架、左半卷筒、右半卷筒、带座外球面轴承和卷筒摇把组成,左半卷筒和右半卷筒通过带座外球面轴承和卷筒机架连接在一起,卷筒摇把和右半卷筒连接在一起,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通过卷筒机架联接在底盘机架的尾部,接料油布通过卡夹固定在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的左半卷筒和右半卷筒上。 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大喂入量履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喂入量履带式切横流多滚筒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切割输送系统、脱粒分离及清选系统、底盘行走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其他辅助执行装置;物料切割输送系统包括割台(1)和输送槽(2),割台(1)由拨禾装置(101)、茎秆切割装置(102)、喂入搅龙装置(103)组成,拨禾装置(101)位于割台(1)的最前侧,茎秆切割装置(102)在拨禾装置(101)的下侧和后侧,喂入搅龙装置(103)在茎秆切割装置(102)的后侧;输送槽(2)与割台(1)尾部的喂入搅龙装置(103)喂入口相连;脱粒分离及清选系统包括脱粒分离装置(3)和清选装置(4),脱粒分离装置(3)由切流脱粒分离装置(301)、第一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302)、第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303)、碎草装置(304)、前过渡板(305)和后过渡板(306)组成,切流脱粒分离装置(301)在输送槽(2)的后侧与输送槽(2)相连,切流脱粒分离装置(301)、第一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302)、第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303)和碎草装置(304)从前向后依次相连,前过渡板(305)在切流脱粒分离装置(301)和第一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302)的下面将二者连接起来,后过渡板(306)在第一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302)和第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303)的下面将二者连接起来;清选装置(4)由风机(401)、振动筛(402)、输粮搅龙(403)和杂余搅龙(404)组成,振动筛(402)位于脱粒分离装置(3)的下侧,风机(401)在振动筛(402)的前下侧,输粮搅龙(403)在清选装置(4)的最底部,输粮搅龙(403)在振动筛(402)的中下侧,杂余搅龙(404)在振动筛(402)尾部的下侧;底盘行走系统由变速箱(5)、底盘机架(6)和履带行走装置(7)组成,履带行走装置(7)由驱动轮(701)、导向轮(702)、支重轮(703)、托链轮(704)和履带(705)组成,驱动轮(701)在履带行走装置(7)的最前侧,导向轮(702)在履带行走装置(7)的最后侧,支重轮(703)在驱动轮(701)和导向轮(702)之间的下侧,托链轮(704)在驱动轮(701)和导向轮(702)之间的上侧,履带(705)将驱动轮(701)、导向轮(702)、支重轮(703)和托链轮(704)包裹并封闭;底盘机架(6)在履带行走装置(7)的上方,变速箱(5)在底盘机架(6)的最前侧,变速箱(5)通过两个输出轴与履带行走装置(7)的驱动轮(701)相连;动力系统由发动机(8)和电瓶(9)组成,发动机(8)安装在底盘机架(6)的右前侧,电瓶(9)安装在底盘机架(6)的左前侧,电瓶(9)在输送槽(2)的后下侧;其他辅助执行装置包括驾驶室(10)、粮箱(11)、油箱(12)、发动机散热器(13)、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14)和接料油布(15),驾驶室(10)在发动机(8)的上面,驾驶室(10)在割台(1)的后侧,驾驶室(10)在输送槽(2)的右侧,粮箱(11)和油箱(12)均在底盘机架(6)的右侧,粮箱(11)在驾驶室(10)的后侧,油箱(12)在粮箱(11)的下面,发动机散热器(13)在发动机(8)右侧,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14)由卷筒机架(1401)、左半卷筒(1402)、右半卷筒(1403)、带座外球面轴承(1404)和卷筒摇把(1405)组成,左半卷筒(1402)和右半卷筒(1403)通过带座外球面轴承(1404)和卷筒机架(1401)连接在一起,卷筒摇把(1405)和右半卷筒(1403)连接在一起,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14)通过卷筒机架(1401)联接在底盘机架(6)的尾部,接料油布(15)通过卡夹固定在田间损失检测接料装置(14)的左半卷筒(1402)和右半卷筒(140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明,周伟,徐立章,唐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