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0887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按照气滞血瘀的中医理论,按照君臣佐使原则合理配伍各原料药,采用乌贼骨、贝母为君药;太子参、黄芪为臣药;元胡、三七、砂仁、白芍、当归、白芨、乌药、半枝莲、陈皮、枳壳为佐药;甘草调和制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良效,具有益气养阴,活血止痛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脘胀痛、胃酸过多、溃疡出血等症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调、治结合,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能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中医药
。该中药组合物按照气滞血瘀的中医理论,按照君臣佐使原则合理配伍各原料药,采用乌贼骨、贝母为君药;太子参、黄芪为臣药;元胡、三七、砂仁、白芍、当归、白芨、乌药、半枝莲、陈皮、枳壳为佐药;甘草调和制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良效,具有益气养阴,活血止痛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脘胀痛、胃酸过多、溃疡出血等症状。本专利技术中药调、治结合,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能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 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 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

技术介绍
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 习。胃病多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 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饮食、烟酒、情绪、药物和遗传 性因素等多种原因可以引起胃病的发生。 目前西药治疗胃病起效快,但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也会对身体其他器官产生危害, 并且不能根治,易于复发。而中药制剂不仅对脾胃有综合治疗补益作用,而且能调和肝胃, 因果皆治,具有治疗与调理双层作用,同时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服用安全,远期疗 效上更有独特优点。 中医辩证,将胃病详分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型。主要有:肝胃气滞型、脾胃 气虚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瘀阻胃络型、肝胃郁热型、寒热错杂型、饮食停滞型等。中 医根据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而确定其病证名称,大致有"胃脘痛"、"嘈杂"、"吞酸"、"呕吐"、 "痞满"、"反胃"、"胃缓"、"伤食"、"吐血"、"呃逆"、"嗳气"等。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慢性胃炎治疗应以健胃和行 气为主,以疏肝、清热、祛湿、活血、理气和胃、养阴益胃、活血化瘀等治法为辅,根据病情辨 证论治。消化性溃疡病按照中医理论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胃阴不足、脾虚血 辨别几种中医证候,治疗应从肝、从胃或肝胃同治,常用疏肝和胃法、健脾益气法、温中散寒 法、滋阴养胃法及标本同治的原则,且常根据其它脏腑阴阳偏衰的不同,分别加用补肾、泄 胃热、活血化瘀、补气化瘀药物治疗。 本专利技术根据气滞血瘀的中医理论,采用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提高胃肠功能,修补 和保护受损肠胃的药理指导,选择中药原料,合理配伍组成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充分发 挥中药复方制剂的综合调理作用,实现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胃病标本兼治的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乌贼骨10-14份、白芨16-20份、太子参16-20份、元胡16-20份、三七2-4份、贝 母7-11份、黄芪16-20份、当归16-20份、白芍16-20份、乌药16-20份、陈皮16-20份、甘 草16-20份、枳壳16-20份、半枝莲10-14份、砂仁7-11份。 优选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乌贼骨12份、白芨18份、太子参18份、元胡18份、三七2份、贝母9份、黄芪18 份、当归18份、白芍18份、乌药18份、陈皮18份、甘草18份、枳壳18份、半枝莲12份、砂 仁9份。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味原料药的功效简介如下: 乌贼骨:味咸、涩,性温。归脾、肾经。收敛止血,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 多,吐血衄血,胃痛吞酸。因乌贼骨所含的胶质和有机质与胃液作用后,可在溃疡面上形成 一层保护膜,使出血趋于凝结,因此有止血作用。乌贼骨可做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 效,乌贼骨粉海绵可用作局部止血剂。 白芨: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疮 疡肿毒,溃疡出血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白芨"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体润性和、补气生津,既能益气,又可养阴 生津,且药力平和,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气津不足诸症。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津 亏口渴等症。 元胡:味辛、苦,性温。归心、脾、肝、肺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本草纲目》中归纳 元胡有"活血,理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而且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 下诸痛。 三七:味辛,性温。散淤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咯血、吐血、胸腹刺痛等症。《玉揪药 解》中记载三七有"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的功效。 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润肺止咳、散结开郁,用于痰热咳喘,阴虚劳 嗽等症;贝母又兼甘味,所以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 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的功效,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与 乌贼骨、甘草为剂,具有抗溃疡、止胃酸的作用。主要用于胃溃疡,胃酸分泌较多,返酸、呕吐 等症。 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中益气、润燥滑肠、补血活血,用于痈疽疮 疡,湿困中焦,虚弱倦怠,赤痢后重,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等症;疮疡溃破后,久不 收口,有生肌收口的作用。常与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配伍治疗脾虚泄泻。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面色 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痈疽疮疡。 白芍:味苦,酸,性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用于阴虚发热、腹肋疼痛、 泻痢腹痛、自汗盗汗等症。实验显示,白芍中提取的芍药苷对豚鼠、大鼠的离体肠管和在胃 运动,以及大鼠子宫平滑肌均表现抑制,并能拮抗催产素所引起的收缩;用醋酸注射于小鼠 腹腔,以扭体反应作为疼痛的指标,芍药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常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所致的 胸胁胀痛、脘腹疼痛。 乌药: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顺气开郁,散寒止痛。主治胸闷腹胀,胃 痛,寒疝腹痛,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病症。本品理气主要治疗消化道和泌尿道。食管疾病、 胃十二指肠疾病、肠道疾病都可用。乌药以改善腹胀为主,研究发现乌药可以兴奋胃肠平滑 肌。与砂仁、枳壳三药合用用于腹胀腹痛的治疗。乌药配伍当归,能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温 经止痛的功效。 陈皮:味甘、苦,性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 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等症。可配用白术、砂仁治疗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便溏。 枳壳:味苦、微酸,性烈。可治疗食积、噫气、呕逆。《本草经疏》中记录:"枳壳,气 味所主,与枳实大略相同。枳壳形大,其气散,其性缓,故其行稍迟,是以能人胸膈肺胃之分 及入大肠也。"在《日华子本草》中记载枳壳能健脾开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乌贼骨10‑14份、白芨16‑20份、太子参16‑20份、元胡16‑20份、三七2‑4份、贝母7‑11份、黄芪16‑20份、当归16‑20份、白芍16‑20份、乌药16‑20份、陈皮16‑20份、甘草16‑20份、枳壳16‑20份、半枝莲10‑14份、砂仁7‑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亭李瑞芳刘鹤阳杨石强史欣良王建刚付俊敏罗雪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