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簧衬套组件、使用该组件的板簧悬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040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簧衬套组件、使用该组件的板簧悬架及车辆。其中板簧衬套组件包括供连接轴穿过的内套筒和设置在内套筒外侧的弹性体,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具有用于伸出相应板簧卷耳的轴向两端的伸出端,板簧衬套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内套筒的两所述伸出端的偏转限位垫,所述偏转限位垫具有用于在车辆侧倾时与相应板簧支架的内侧壁压紧配合的外侧面和与板簧卷耳轴向两端的端面压紧配合的内侧面。由于设置了偏转限位垫,车辆侧倾时,偏转限位垫能够依靠内外侧面对板簧与板簧支架间的侧翻进行限位,从而提高车辆倾斜刚度,不需另外设置稳定杆即可具备与装配了合金衬套的板簧相当的抗侧倾能力,便于维护,能够降低整车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板簧衬套组件、使用该组件的板簧悬架及车辆。其中板簧衬套组件包括供连接轴穿过的内套筒和设置在内套筒外侧的弹性体,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具有用于伸出相应板簧卷耳的轴向两端的伸出端,板簧衬套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内套筒的两所述伸出端的偏转限位垫,所述偏转限位垫具有用于在车辆侧倾时与相应板簧支架的内侧壁压紧配合的外侧面和与板簧卷耳轴向两端的端面压紧配合的内侧面。由于设置了偏转限位垫,车辆侧倾时,偏转限位垫能够依靠内外侧面对板簧与板簧支架间的侧翻进行限位,从而提高车辆倾斜刚度,不需另外设置稳定杆即可具备与装配了合金衬套的板簧相当的抗侧倾能力,便于维护,能够降低整车成本。【专利说明】板簧衬套组件、使用该组件的板簧悬架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板簧衬套组件、使用该组件的板簧悬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悬架是用于连接车架与车桥的导向及力传递装置,一般包括弹性组件、导向装置和减振器,能够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力及力矩传递到车架上,以及把发动机的牵引力和制动力等通过车桥传递到车轮上,并且通过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衰减车架和车身的振动。钢板弹簧(即板簧)是一种常见的弹性组件,由一组弯曲弹簧钢片从短至长依次叠放组成,重叠钢板在中部用U型中心螺栓或铆钉固定在一起,为了防止钢板滑出原位,还用夹箍(弹簧夹)在几个地方将其固定,此外,主钢板的两端被弯成板簧卷耳,从而通过板簧卷耳将板簧装在车架上。 实际应用过程中,板簧卷耳内常会装配合金衬套,由于合金衬套和车身是硬连接,装配了此种衬套的板簧悬架具有较大的侧倾刚度,整车抗侧倾能力较强,不需要增加稳定杆。但是,车辆行驶时合金衬套会因摩擦产生噪音,并且不具备减振性能,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板簧悬架采用了橡胶衬套总成。橡胶衬套总成一般包括内套筒、外套筒和设置在内套筒及外套筒之间的弹性体,装配时外套筒与板簧卷耳的内壁配合,内套筒中穿设连接轴再与板簧支架连接。可是,装配了橡胶衬套板簧悬架的车辆自身侧倾刚度不足,必须装配稳定杆,不但给悬架的空间布置造成困难,也增加了装配工作量,不便维护,整车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车辆倾斜刚度的板簧衬套组件,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组件的板簧悬架及车辆。 本技术中板簧衬套组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板簧衬套组件,包括供连接轴穿过的内套筒和设置在内套筒外侧的弹性体,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具有用于伸出相应板簧卷耳的轴向两端的伸出端,板簧衬套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内套筒的两所述伸出端的偏转限位垫,所述偏转限位垫具有用于在车辆侧倾时与相应板簧支架的内侧壁压紧配合的外侧面和与板簧卷耳轴向两端的端面压紧配合的内侧面。 所述偏转限位垫套设在所述内套筒的伸出端,所述偏转限位垫的内孔孔径比内套筒的外径大0.5mm一1_。 所述偏转限位垫为聚氨酯垫片或金属垫片。 本技术中板簧悬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板簧悬架,包括板簧和板簧衬套组件,所述板簧上设有板簧卷耳,所述板簧衬套组件包括供连接轴穿过的内套筒和设置在内套筒外侧的弹性体,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具有伸出板簧卷耳的轴向两端的伸出端,板簧衬套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内套筒的两所述伸出端的偏转限位垫,所述偏转限位垫具有用于在车辆侧倾时与相应板簧支架的内侧壁压紧配合的外侧面和与板簧卷耳轴向两端的端面压紧配合的内侧面。 所述偏转限位垫套设在所述内套筒的伸出端,所述偏转限位垫的内孔孔径比内套筒的外径大0.5mm一1_。 所述板簧卷耳的轴向长度与偏转限位垫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内套筒的轴向尺寸。 所述板簧支架为U形支架,U形支架具有两相向设置的挠性侧板,所述连接轴为螺栓,两挠性侧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穿孔,所述内套筒的轴向长度小于U形支架在无外力作用时的开口宽度并具有用于在U形支架的开口收缩时与两挠性侧板贴合并压紧配合的压紧端面。 本技术中一种车辆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包括车架、板簧悬架和用于连接车架与板簧悬架的板簧支架,所述板簧悬架包括板簧和板簧衬套组件,所述板簧上设有板簧卷耳,所述板簧衬套组件包括供连接轴穿过的内套筒和设置在内套筒外侧的弹性体,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具有伸出板簧卷耳的轴向两端的伸出端,板簧衬套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内套筒的两所述伸出端的偏转限位垫,所述偏转限位垫具有用于在车辆侧倾时与相应板簧支架的内侧壁压紧配合的外侧面和与板簧卷耳轴向两端的端面压紧配合的内侧面。 所述偏转限位垫套设在所述内套筒的伸出端,所述偏转限位垫的内孔孔径比内套筒的外径大0.5mm一1_。 所述板簧卷耳的轴向长度与偏转限位垫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内套筒的轴向尺寸。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簧衬套组件包括供连接轴穿过的内套筒和设置在内套筒外侧的弹性体,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具有用于伸出相应板簧卷耳的轴向两端的伸出端,板簧衬套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内套筒的两所述伸出端并与内套筒同轴布置的偏转限位垫,所述偏转限位垫具有用于在车辆侧倾时与相应板簧支架的内侧壁压紧配合的外侧面和与板簧卷耳轴向两端的端面压紧配合的内侧面,由于设置了偏转限位垫,车辆侧倾时,偏转限位垫能够依靠内外侧面对板簧与板簧支架间的侧翻进行限位,从而提高车辆倾斜刚度,不需另外设置稳定杆即可具备与装配了合金衬套的板簧相当的抗侧倾能力,便于维护,能够降低整车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中板簧悬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板簧悬架的一端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0板簧,11板簧卷耳,20板簧支架,21挠性侧板,211连接轴穿孔,30板簧衬套组件,31内套筒,32弹性体,33外套筒,34偏转限位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中板簧悬架的一个实施例如图f图3所示,包括弹性组件、导向装置和减振器,导向装置和减振器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弹性组件采用板簧10,能够通过板簧支架20及连接轴与车架连接。 板簧1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板簧卷耳11,板簧卷耳11通过板簧衬套组件30与板簧支架20连接。板簧衬套组件30包括用于设置到板簧卷耳11中并供连接轴穿过的内套筒31、用于与板簧卷耳11的内壁配合的外套筒33和设置在内套筒31与外套筒33之间的弹性体32,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体32为橡胶材料制成。板簧支架20为U形支架,U形支架具有两相向设置的挠性侧板21,连接轴采用螺栓,两挠性侧板21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穿孔,作为连接轴穿孔211。内套筒31的轴向长度小于U形支架在无外力作用时的开口宽度,两端面为压紧端面,U形支架在螺栓和螺母的作用下开口收缩时,内套筒31的两端能够与两挠性侧板21贴合并压紧配合;这样,在螺栓与螺母旋紧前,内套管31的两端面与挠性侧板21的配合面存在间隙,便于板簧衬套组件的安装;螺栓与螺母旋紧后,内套管31的两端面与挠性侧板21的配合面贴合并压紧配合,间隙消除,靠配合面间的摩擦力来支撑车辆运行时的受力,实现自身的有效限位。另外,内套筒31的内径与板簧支架20上连接轴穿孔211的内径相同,便于螺栓的安装、定位和支撑力的传递。 内套筒31的两端为用于伸出相应板簧卷耳11的轴向两端的伸出端,板簧衬套组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板簧衬套组件,包括供连接轴穿过的内套筒和设置在内套筒外侧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具有用于伸出相应板簧卷耳的轴向两端的伸出端,板簧衬套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内套筒的两所述伸出端的偏转限位垫,所述偏转限位垫具有用于在车辆侧倾时与相应板簧支架的内侧壁压紧配合的外侧面和与板簧卷耳轴向两端的端面压紧配合的内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宗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