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孵化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924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鲵孵化床,属于水产养殖设施;旨在提供一种孵化成功率高的大鲵繁殖设施。它包括水池、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水池(8)的上方设有支架(1)和进水管(2),吊在支架(1)上的孵化蓝(3)以及与增氧管(4)连接的曝气头(5)浸于水池(8)中;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8)底部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出水管(7)、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可绕该出水管轴线转动的溢流弯管(6)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方便了孵化过程的观察和管理,减少受精卵因粘壳而造成局部溶氧不足的缺陷,又降低了受精卵在微流水中因运动强度大而导致的畸形率;是一种规模化养殖大鲵的繁殖设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鲵孵化床,属于水产养殖设施;旨在提供一种孵化成功率高的大鲵繁殖设施。它包括水池、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水池(8)的上方设有支架(1)和进水管(2),吊在支架(1)上的孵化蓝(3)以及与增氧管(4)连接的曝气头(5)浸于水池(8)中;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8)底部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出水管(7)、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可绕该出水管轴线转动的溢流弯管(6)构成。本技术既方便了孵化过程的观察和管理,减少受精卵因粘壳而造成局部溶氧不足的缺陷,又降低了受精卵在微流水中因运动强度大而导致的畸形率;是一种规模化养殖大鲵的繁殖设施。【专利说明】大鲍孵化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品繁殖设施,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品幼苗孵化设施。
技术介绍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种类之一,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目前,人工繁殖大鲵主要有静水孵化、流水孵化、山溪孵化等方式;这些方法不便于观察受精卵的孵化情况,孵化过程中人工控制难度较大;另外,传统方法还存在水体氧份不充分、孵化成功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鮮化成功率闻的大舰孵化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水池、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水池的上方设有支架和进水管,悬挂在支架上的孵化蓝以及与增氧管连接的曝气头浸于水池中;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底部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出水管、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可绕该出水管轴线转动的溢流弯管构成。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浸在水中的孵化蓝来承载受精卵,并通过曝气头来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因此既方便了孵化过程的观察和管理,减少受精卵因粘壳而造成局部溶氧不足的缺陷,又降低了受精卵在微流水中因运动强度大而导致的畸形率,较好的解决了人工养殖大鲵的难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进水管2、孵化蓝3、增氧管4、曝气头5、溢流弯管6、出水管7、水池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水池8的上方设有支架I和进水管2,通过绳索悬挂在支架I上的孵化蓝3浸于该水池中,浸于水池8中的曝气头5与增氧管4连接,该曝气头的表面分布有若干微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出水管7固定在水池8底部,溢流弯管6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该溢流弯管可绕出水管7的轴线转动而实现水位调节。【权利要求】1.一种大鲵孵化床,包括水池、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池(8)的上方设有支架⑴和进水管(2),悬挂在支架⑴上的孵化蓝(3)以及与增氧管⑷连接的曝气头(5)浸于水池(8)中;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8)底部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出水管(7)、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可绕该出水管轴线转动的溢流弯管(6)构成。【文档编号】A01K63/04GK204014757SQ201420420193【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专利技术者】兰洪明 申请人:贵州锦江大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鲵孵化床,包括水池、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池(8)的上方设有支架(1)和进水管(2),悬挂在支架(1)上的孵化蓝(3)以及与增氧管(4)连接的曝气头(5)浸于水池(8)中;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8)底部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出水管(7)、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可绕该出水管轴线转动的溢流弯管(6)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锦江大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