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9924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塑料大棚,塑料大棚内设有养殖池,养殖池通过地下管道连接一集水井,集水井连接一级物理沉淀池,一级物理沉淀池连接二级栅栏过滤池,二级栅栏过滤池内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滤板,二级栅栏过滤池连接一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连接二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连接至清水池,清水池连接至养殖池。养殖池内的养殖水则依次通过一级物理沉淀池、二级栅栏过滤池、一级生物滤池以及二级生物滤池进行净化,最后得到清水,并为养殖池提供新的养殖水,因此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可循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将养殖池设于室外的塑料大棚内,既具有保温控温功能,又降低了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塑料大棚,塑料大棚内设有养殖池,养殖池通过地下管道连接一集水井,集水井连接一级物理沉淀池,一级物理沉淀池连接二级栅栏过滤池,二级栅栏过滤池内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滤板,二级栅栏过滤池连接一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连接二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连接至清水池,清水池连接至养殖池。养殖池内的养殖水则依次通过一级物理沉淀池、二级栅栏过滤池、一级生物滤池以及二级生物滤池进行净化,最后得到清水,并为养殖池提供新的养殖水,因此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可循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将养殖池设于室外的塑料大棚内,既具有保温控温功能,又降低了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的成)本。【专利说明】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养殖投入的营养不能被鱼类完全利用。随着集约化程度的增加,氨氮、亚硝酸盐、固体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二氧化碳等废弃物在水体中大量产生。传统养殖模式下,这些废弃物未经处理积累在养殖水积累,或者直接排放,导致鱼类中毒、富营养化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也直接制约了养殖规模的发展。循环水养殖是通过水处理系统对养殖水进行处理,调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氨氮、悬浮性固体、溶解性有机物、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后重新进入养殖系统,达到养殖水的循环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提高水利用效率和养殖规模,减少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是现代养殖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流水养殖系统的升级,其结构较简单、造价较低,但其养殖密度和循环效果也相对较差;另一类具有比较齐全的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好的水处理能力,但是多数为室内系统,造价高,运行费用高,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较高。其对所需要的资金、场地和人员都有较高的要求,与我们目前的养殖业现状不符。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降低构建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塑料大棚,所述塑料大棚内设有养殖池,所述养殖池通过地下管道连接一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连接一级物理沉淀池,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连接二级栅栏过滤池,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内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滤板,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连接一级生物滤池,所述一级生物滤池连接二级生物滤池,所述二级生物滤池连接至清水池,所述清水池连接至所述养殖池;其中,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所述一级生物滤池以及所述二级生物滤池的底部均通过管道连接集污井。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大棚由大棚钢架和可自由拆卸的薄膜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的池壁和池底均设有一层土工膜。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所述一级生物滤池以及所述二级生物滤池均设有曝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的池底设有至少一个集水口,所述养殖池内的污水通过所述集水口进入地下管道,并进入所述集水井。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还设有投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的出水口设于其池壁上端,经沉淀后的养殖水从池壁溢出并进入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由多个孔径依次减小的过滤板和自动虹吸排污装置组成,所述过滤板均朝同一方向倾斜30-60°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的水流途径设置均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交错进行,并使用弹性填料进行填充。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所述一级生物滤池、所述二级生物滤池、所述清水池以及所述养殖池之间,均使用溢水方式连接。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用于养殖,而养殖水则依次通过一级物理沉淀池、二级栅栏过滤池、一级生物滤池以及二级生物滤池进行净化,最后得到清水,并为养殖池提供新的养殖水,因此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可循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将养殖池设于室外的塑料大棚内,既具有增温、保温、控温的功能,又降低了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的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塑料大棚9,所述塑料大棚9由大棚钢架和可自由拆卸的薄膜组成,构成一个采光保温的温室空间,薄膜可在需要时更换为遮阳布。所述塑料大棚9高2.8米,可以容纳工作人员在其中走动。所述塑料大棚9可自由拆卸更换,可进行温度、采光、通风等环境调节,灵活使用于不同环境下。所述塑料大棚9内设有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I需要进行简易处理,按规定夯实池底和池壁土,所述养殖池I的池壁和池底均设有一层土工膜3,土工膜3紧贴池底和池壁,土工膜3厚度为0.75厘米,土工膜3通过焊接进行拼接,四周使用路沿石压在池沿。所述养殖池I还设有投饵装置和曝气装置。 如图1至图3,所述养殖池I通过地下管道连接一集水井7,所述养殖池I的池底设有至少一个集水口 8,所述养殖池I内的污水通过所述集水口 8进入地下管道,再进入所述集水井7。所述土工膜3焊接于所述集水口 8壁,防止养殖池I池水渗漏。所述集水口 8上固定设有一个孔径为0.8cm的筛网,用于防止鱼类进入所述集水口 8和所述集水井7。养殖水经所述养殖池I的集水口 8集中于集水井7后,通过水泵抽取养殖池I中的养殖水进入各处理单元。 如图1至图3,所述集水井7连接一级物理沉淀池21,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21的出水口设于其池壁的上端,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21连接二级栅栏过滤池22,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21和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22共同组成物理过滤系统2。所述集水井7内的养殖水通过水泵抽入至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21中,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21将养殖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沉降,经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21沉淀后的养殖水从其池壁溢出并进入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22。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22由多个孔径依次减小的过滤板和自动虹吸排污装置组成,所述过滤板均朝同一方向倾斜30-60°设置,从而将不同大小的颗粒依次滞留于所述二级栅栏式过滤池中。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21和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22的底部均通过管道连接集污井14,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21和所述二级栅栏式过滤池在退水后可进行反冲洗,污水进入所述集污井14中,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大棚,所述塑料大棚内设有养殖池,所述养殖池通过地下管道连接一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连接一级物理沉淀池,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连接二级栅栏过滤池,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内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滤板,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连接一级生物滤池,所述一级生物滤池连接二级生物滤池,所述二级生物滤池连接至清水池,所述清水池连接至所述养殖池;其中,所述一级物理沉淀池、所述二级栅栏过滤池、所述一级生物滤池以及所述二级生物滤池的底部均通过管道连接集污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勤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柯斯维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