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9767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9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内窥镜的管道上根据用途择一性地连接不同的连接器并保持充分的气密、液密的内窥镜系统。将清洗用接合器与拆下了连接器的电子内窥镜的接头装置相结合。清洗用接合器具有连接器主体和连接管。连接管具有外锥部。连接器主体具有内螺纹部和引导面。接头装置具有凸缘部和外螺纹部。引导面与凸缘部抵接以引导接头装置。由此,外锥面的轴心和内锥面的轴心对位。外螺纹部和内螺纹部螺合从而外锥面和内锥面紧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内窥镜的管道上根据用途择一性地连接不同的连接器并保持充分的气密、液密的内窥镜系统。将清洗用接合器与拆下了连接器的电子内窥镜的接头装置相结合。清洗用接合器具有连接器主体和连接管。连接管具有外锥部。连接器主体具有内螺纹部和引导面。接头装置具有凸缘部和外螺纹部。引导面与凸缘部抵接以引导接头装置。由此,外锥面的轴心和内锥面的轴心对位。外螺纹部和内螺纹部螺合从而外锥面和内锥面紧贴。【专利说明】内窥镜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内窥镜的流体管道上择一性地结合不同的连接器的内窥镜系统。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中,设置有用于向插入部前端供给流体(气体或液体)的输气输液管道、用于抽吸流体的抽吸管道等流体管道。另外,在插入部的前端部等设置有气囊的内窥镜中,设置有用于使气囊膨胀、收缩的气囊用流体管道。因此,在输气输液管道上连接有输气输液装置,在抽吸管道上连接有抽吸装置,在气囊用流体管道上连接有进行流体的供给/抽吸的气囊控制装置。为了连接这些附属设备,在流体管道的端部设置有接头装置。 在向内窥镜的流体管道连接输气输水装置、抽吸装置等附属设备的连接结构中,要求能够相对于流体管道的接头装置拆装且保持气密或液密。作为用于保持气密或液密的结构,已知如日本特许4458258号公报、日本特许371282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在附属设备的连接器与接头装置对置的位置处设置密封部件,并将密封部件压接在接头装置上的结构。 在日本特许4458258号公报所记载的内窥镜的通道清洗接合器(连接器)中,具有插入到内窥镜的接头装置中的流体管、设置在流体管上的密封部件、主体的引导装置、固定流体管并能够相对于引导装置往复滑动的滑动机构、设置在滑动机构与引导装置之间的弹簧,当使密封部件与接头装置的端面抵接,并使滑动机构相对于引导装置位移时,接头装置的凸缘部被夹在引导装置与流体管之间,并且弹簧按压流体管以将密封部件压接在接头装置上。另外,在日本特许3712820号公报(与美国专利5971917号相对应)所记载的内窥镜中,在接头装置上形成外螺纹部,在连接器上形成内螺纹部,通过使两者螺合而压接密封部件。 另一方面,在日本特许4144444号公报(与美国专利7568735号相对应)、日本特开平09-20132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8-112247号公报所记载的内窥镜及与该内窥镜连接的连接器中,在接头装置的内周面上形成规定锥角的内锥面(锥开口面),并且在设置在连接器上的连接管的前端侧形成外锥面(锥密封面),以将连接管嵌入到接头装置的内周面的方式使外锥面紧贴在内锥面上而保持气密。 在为了保持与内窥镜的接头装置之间的气密或液密而设置密封部件的情况下,在密封部件崭新的状态下,能够保持较高的气密、液密,但当密封部件劣化时,与接头装置之间的紧贴将变得不充分,从而无法保持气密或液密。因此,在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入大肠或小肠这种被检体内,进行管内壁面的观察、诊断和实施治疗的手术时,要求使用设置了密封部件的一次性(disposable)类型的连接器与附属设备连接,而在与清洗用的注射器、管清洗装置等被反复使用需要耐久性的设备进行连接时,要求使用不设置密封部件而保持气密或液密的可重复利用(reusable)类型的连接器。 然而,虽然在上述日本特许4458258号公报、日本特许3712820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中,设置有用于保持气密、液密的密封部件,但由于具有用于按压流体管的弹簧、用于夹持接头装置的凸缘部的滑动机构、或设置了用于与接头装置螺合的内螺纹部等复杂的结构,因此在一次性的用途中成本增高,无法使用。 另外,虽然在日本特许414444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9-20132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8-112247号公报所记载的内窥镜及与该内窥镜连接的连接器中,采用了不设置密封部件、为了保持气密或液密而使锥面相互压接的结构,但由于未考虑以较高的精度对齐锥面彼此的轴心位置,因此在管清洗装置等反复使用的用途中连接这种连接器的情况下,存在气密或液密不充分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内窥镜的管道上根据用途择一性地连接不同的连接器、且能够保持充分的气密、液密的内窥镜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内窥镜、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的内窥镜系统,内窥镜具备插入到体腔内进行图像观察的插入部、配置在插入部的内部用于输送流体的流体管道、位于插入部的基端侧与流体管道连通的接头装置,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择一性地与接头装置结合,其特征在于,(A)接头装置具备:筒部,其具有开口部;凸缘部,其从筒部的外周面向径向突出;第一锥部,其形成于开口部,(B)第一连接器具备:流体管,其插入到开口部内;密封部件,其密封插入到开口部内的流体管的外周面;卡合部,其与凸缘部卡合,(C)第二连接器具备:连接管,其插入到开口部内;第二锥部,其形成于连接管,并与第一锥部对应地倾斜;固定部,其固定于接头装置;按压部,其在通过固定部固定于接头装置的状态下,将第二锥部压靠于第一锥部而将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之间密封。 另外,优选为,第一锥部是形成在接头装置的内侧的内锥面,第二锥部是外锥面。 另外,优选为,第二连接器的至少包括第二锥部的部分由金属形成。 另外,优选为,该内窥镜系统还具备形成于接头装置的外螺纹部,固定部具备内螺纹部,内螺纹部与外螺纹部螺合而进行拧紧。 另外,优选为,按压部由内螺纹部构成,与内螺纹部和外螺纹部的旋入量对应地将第二锥部向第一锥部按压。 另外,优选为,该内窥镜系统还具备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包围第二锥部而配置,弓丨导接头装置,将第一锥部定位于第二锥部。 另外,优选为,第二连接器具备开口部,开口部位于与接头装置对置的位置,内螺纹部位于开口部与引导面之间,外螺纹部位于凸缘部与流体管道之间。 另外,优选为,内螺纹部的轴向上的尺寸比从凸缘部的上端面至外螺纹部的轴向上的距离短。 另外,优选为,内螺纹部的轴向上的尺寸、与从凸缘部的上端面至外螺纹部的轴向上的距离之差为Imm以上且3mm以下。 另外,优选为,第二连接器具备开口部,开口部位于与接头装置对置的位置,引导面位于开口部与内螺纹部之间,外螺纹部位于凸缘部的外周面。 另外,优选为,该内窥镜系统还具备引导突起,所述引导突起在接头装置的周围形成在凸缘部和流体管道之间,接触并引导引导面。 另外,优选为,按压部具备施力部,施力部对第二锥部向接头装置侧施力,固定部具备移动部件,移动部件移动自如地设置在固定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在处于固定位置时,移动部件与凸缘部的下端卡合而与第二锥部一起夹持接头装置以将第二连接器固定于接头装置,在处于解除位置时,移动部件从凸缘部的下端退开以解除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接头装置的固定。 另外,优选为,移动部件在与第二连接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锥部在固定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滑动。 另外,优选为,移动部件绕第二连接器的轴向在固定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旋转。 另外,优选为,接头装置具备内鲁尔锥面,内鲁尔锥面形成在开口部内且第一锥部和流体管道之间,并以与第一锥部的锥角不同的锥角倾斜,内窥镜系统还具备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具备内窥镜、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所述内窥镜具备被插入到体腔内进行图像观察的插入部、配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内部并输送流体的流体管道、位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并与所述流体管道连通的接头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二连接器择一性地与所述接头装置结合,其中,(A)所述接头装置具备:筒部,其具有开口部;凸缘部,其从所述筒部的外周面向径向突出;第一锥部,其形成于所述开口部,(B)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流体管,其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内;密封部件,其密封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内的所述流体管的外周面;卡合部,其与所述凸缘部卡合,(C)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连接管,其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内;第二锥部,其形成于所述连接管,并与所述第一锥部相对应地倾斜;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接头装置;按压部,其在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接头装置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二锥部压靠于所述第一锥部而将所述第一锥部和所述第二锥部之间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佳弘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