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684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9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包括活塞腔体、活塞杆,所述活塞腔体一端安装活塞杆,所述活塞腔体另一端与铝接头密封连接,所述铝接头上部具有气囊安装组件,所述气囊安装组件包括上壳体,上壳体具有上空腔,所述上空腔内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密封设置在上空腔内,所述上空腔与活塞腔体的液压腔之间由通流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活塞杆移动时产生的液压腔容积变化,以及防空程作用,使液压阻尼能更好的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减震剧烈运动时液压油产生气泡以及高速剧烈运动时产生空程影响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包括活塞腔体、活塞杆,所述活塞腔体一W安装活塞杆,所述活塞腔体另一端与铝接头密封连接,所述铝接头上部具有气囊安装组件,所述气囊安装组件包括上壳体,上壳体具有上空腔,所述上空腔内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密封设置在上空腔内,所述上空腔与活塞腔体的液压腔之间由通流管路连接。本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活塞杆移动时产生的液压腔容积变化,以及防空程作用,使液压阻尼能更好的工作。本技术可以避免减震剧烈运动时液压油产生气泡以及高速剧烈运动时产生空程影响减震效果。【专利说明】带气囊的后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后减震器
,尤其是一种带气囊的后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后减震器,减震是通过液压腔不注满,保留一部分气体用于适应这个容积的变化,但是减震剧烈运动时,气体就可能使液压油产生气泡,气泡通过活塞时就会产生震动和不稳定。 另外,这种减震器,减震快速压缩时,活塞下的空间很可能产生真空,减震再回弹的时候,产生真空的那一段行程内就是无阻尼,影响了减震的效果,这个区域称为“空程”,这种情况在民用车上不会影响太大,但用在高速、剧烈运动的赛车上就会产生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气囊的减震器。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包括活塞腔体、活塞杆,所述活塞腔体一端安装活塞杆,所述活塞腔体另一端与铝接头密封连接,所述铝接头上部具有气囊安装组件,所述气囊安装组件包括上壳体,上壳体具有上空腔,所述上空腔内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密封设置在上空腔内,所述上空腔与活塞腔体的液压腔之间由通流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鼓起后的体积小于上空腔的体积,所述气囊的开口部由气囊密封件密封,所述上空腔的端口由密封盖密封,所述气囊内注入0.6Mpa的氮气。 进一步地,所述通流管路为倾斜管路,所述通流管路的直径小于活塞腔体的液压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上空腔的一端具有锥形部,所述上空腔的锥形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与通流管路连通,所述活塞腔体的液压腔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与通流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通流管路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与通流管路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一端安装在活塞腔体的活塞杆腔,活塞杆另一端与铝吊环安装连接,所述活塞杆上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与铝吊环端面接触,所述铝吊环与铝接头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腔体的液压腔注满液压油。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活塞杆移动时产生的液压腔容积变化,以及防空程作用,使液压阻尼能更好的工作。本技术可以避免减震剧烈运动时液压油产生气泡以及高速剧烈运动时产生空程影响减震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活塞腔体,3、铝吊环,5、弹簧,6、活塞杆,7、减震垫,10、通流管路,19、铝接头,22、气囊,23、气囊密封件,25、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包括活塞腔体1、活塞杆6,活塞腔体I 一端安装活塞杆6,活塞腔体I另一端与铝接头19密封连接,铝接头19上部具有气囊安装组件,气囊安装组件包括上壳体,上壳体具有上空腔,上空腔内安装有气囊22,气囊22密封设置在上空腔内,上空腔与活塞腔体I的液压腔之间由通流管路10连接。 气囊22鼓起后的体积小于上空腔的体积,气囊22的开口部由气囊密封件23密封,上空腔的端口由密封盖25密封。气囊22内注入0.6Mpa的氮气。 通流管路10为倾斜管路,通流管路10的直径小于活塞腔体I的液压腔的直径。 上空腔的一端具有锥形部,上空腔的锥形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与通流管路10连通,活塞腔体I的液压腔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与通流管路10连通。 第一连接管路与通流管路10的直径相同,第二连接管路与通流管路10的直径相同。 活塞杆6 —端安装在活塞腔体I的液压腔,活塞杆6另一端与铝吊环3安装连接,所述活塞杆6上安装有减震垫7,所述减震垫7与铝吊环3端面接触,所述铝吊环3与铝接头19之间连接有弹簧5。 活塞杆6压缩活塞腔体I液压腔内的液压油时,液压油经过通流管路10进一步压缩上空腔内的气囊22,气囊22受到高压收缩,从而缓解压缩的容积变化。 在减震快速压缩的时候,气囊22减震通过充入高压气体,相当于大大提升了活塞腔体的液压腔的气压,可以有效的避免减震压缩时活塞下端产生真空的“空程”,也就改善了减震的效果。 本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活塞杆移动时产生的液压腔容积变化,以及防空程作用,使液压阻尼能更好的工作。 本技术可以避免减震剧烈运动时液压油产生气泡以及高速剧烈运动时产生空程影响减震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包括活塞腔体、活塞杆,所述活塞腔体一端安装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体另一端与铝接头密封连接,所述铝接头上部具有气囊安装组件,所述气囊安装组件包括上壳体,上壳体具有上空腔,所述上空腔内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密封设置在上空腔内,所述上空腔与活塞腔体的液压腔之间由通流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鼓起后的体积小于上空腔的体积,所述气囊的开口部由气囊密封件密封,所述上空腔的端口由密封盖密封,所述气囊内注入0.6Mpa的氮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管路为倾斜管路,所述通流管路的直径小于活塞腔体的液压腔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空腔的一端具有锥形部,所述上空腔的锥形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与通流管路连通,所述活塞腔体的液压腔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与通流管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通流管路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与通流管路的直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一端安装在活塞腔体的活塞杆腔,活塞杆另一端与铝吊环安装连接,所述活塞杆上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与铝吊环端面接触,所述铝吊环与铝接头之间连接有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体的液压腔注满液压油。【文档编号】F16F9/40GK204025509SQ201420372530【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专利技术者】王福龙, 邵琪 申请人: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气囊的后减震器,包括活塞腔体、活塞杆,所述活塞腔体一端安装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体另一端与铝接头密封连接,所述铝接头上部具有气囊安装组件,所述气囊安装组件包括上壳体,上壳体具有上空腔,所述上空腔内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密封设置在上空腔内,所述上空腔与活塞腔体的液压腔之间由通流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龙邵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