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后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46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卡式后轮毂,其具有一轮毂本体、一花毂、一套垫、二端盖及一轴管,于轮毂本体两侧形成圆形的侧板,于一侧侧板外侧面设置容置槽,轮毂本体中设置两轴承,两轴承间设置套管,于套管两端与轴承相对处设置定位套环加以定位,并于一侧端盖中设置O型环,以及在轴管前端设置环槽,使轴管穿入花毂、轮毂本体及套垫后,端盖可直接套在轴管前端让O型环可卡入轴管前端的环槽中,藉此设计,而不需工具即能用手直接拆装后轮毂,可达到方便快速拆装的实用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卡式后轮毂,尤指一种可直接用手拆装后轮毂的创新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按,自行车后轮毂可提供后轮心轴穿入枢设,一般自行车后轮毂是以轴管去穿设花毂及轮毂本体,其轮毂本体与花毂之间设置单向棘轮,使链条带动花毂周面所设置的齿盘,而带动轮毂本体是形成向前旋转可驱动轮毂本体,向后旋转则为空转形式;上述自行车后轮毂的整体组成结构,其经由轴管穿设后,是在两侧端处以螺帽螺设在轴管两侧端所设置的螺纹部处加以固结,如申请案号第7920944号「后轮毂传动改良构造」、申请案号第84202184号「自行车后花毂改良构造上申请案号第89201744号「后花毂的双培林式齿轮座改良构造」等皆为此种两侧锁固的形式,惟其缺点在于整个后轮毂无法快速进行组合、拆解动作,即使在后轮毂处与自行车后叉管接设端设置快拆结构,亦即能达到快速拆下整个后轮毂的目的,无法不经由工具辅助再进行后轮毂的细部分解作业;又,已知的后轮毂的轮毂本体中所设置的套管,仅平行的置放在两轴承间,当轴管要穿设轮毂本体时,因套管与轴承之间尚留有套管可位移的间隙,而当轴管要穿设在轮毂本体时,因套管可移动错开,而造成轴管不易于穿入轮毂本体的问题;另外,市面上有一种后轮毂中所设置的棘轮结构,是以环绕形式的单一弹性线,来作为单向棘齿的弹性线,其问题则在单一弹性线的损坏,将使单向棘齿无法复归而失去作用。专利技术专利内容有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想到研究改良,并设计出一种「卡式后轮毂」,可不必在轴管两端螺设螺帽,而利用套合卡掣的方式,可将轴管穿设的构件加以定位,如此可达到方便拆装的目的,以及轮毂本体的两个轴承间所设置的套管与轴承相对位置设置套环加以定位,使套管不会任意位移,而能方便轴管穿设轮毂本体的实用功效;为达成上述目的的结构特征及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卡式后轮毂」具有一轮毂本体、一花毂、一套垫、二端盖及一轴管,于轮毂本体两侧形成圆形的侧板,于一侧侧板外侧面设置容置槽,轮毂本体中设置两轴承,两轴承间设置套管,于套管两端与轴承相对处设置定位套环加以定位,并于一侧端盖中设置O型环,以及在轴管前端设置环槽,使轴管穿入花毂、轮毂本体及套垫后,端盖可直接套在轴管前端让O型环可卡入轴管前端的环槽中。藉此专利技术,可达到免用工具即可快速拆装后轮毂的功效,并且,因定位套环的设置,使轮毂本体的轴承与套管中心对齐,可让轴管易于穿过轮毂本体加以组接,而能达到便于组装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分解图。图2本专利技术组合剖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轮毂本体端面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轴管 (11)端盖(12)橡胶盖 (13)环槽(20)花毂 (21)棘齿盘(221)轴承(222)轴承(23)套管 (24)垫片(30)轮毂本体 (31)侧板(32)容置槽 (33)挡墙(331)固定槽 (34)挡块(341)窝槽(35)定位块(36)弹性钢线 (37)棘齿块(371)卡槽(38)套管 (39)定位套环(401)轴承(402)轴承(41)套垫 (42)橡胶盖(43)端盖 (44)环槽(45)O型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卡式后轮毂」具有一轮毂本体、一花毂、一套垫、二端盖及一轴管,其一侧端盖中设置O型环,以及在轴管前端设置环槽,使轴管穿设各组成构件后可直接将端套套设卡掣在轴管前端,可达到易于拆装后轮毂功效;配合参看图1,2和3所示,其具有一轮毂本体(30)、一花毂(20)、一套垫(42)、二端盖(11)(43)及一轴管(10),其中于轮毂本体(30)两侧形成侧板(31),于一侧侧板(31)外侧面设置容置槽(32),轮毂本体(30)中设置两轴承(401)(402),两轴承(401)(402)间设置套管(38),于套管(38)两端与轴承(401)(402)相对处设置定位套环(39)加以定位,并于一侧端盖(43)中设置O型环(45),以及在轴管(10)前端设置环槽(13),使轴管(10)穿入花毂(20)、轮毂本体(30)及套垫(41)后,该侧内部具有O型环(45)的端盖(43)可直接套在轴管(10)前端让O型环(45)可卡入轴管(10)前端的环槽(13)中完成后轮毂组装作业;上述端盖(43)内部所设置的O型环(45),是在端盖(43)内面设置一环槽(44),而O型环(45)可为具弹性的橡胶,O型环(45)内径微凸出于环槽(44)外缘,于端盖(43)套设在轴管(10)前端时,O型环(45)可被轴管(10)扩张撑开,至O型环(45)位于环槽(13)处,轴管(10)扩张的力量释放,使O型环(45)可以弹性回复作用而圈束在环槽(13)位置,完成后轮毂的组装作业,而若要拆开后轮毂,则只要用手拉动端盖(43)向外,即可再以轴管(10)表面扩张撑开O型环(45),使其能脱离环槽(13)而可将轴管(10)抽出,使橡胶盖(42)、轮毂本体(30)及花毂(20)的组合能被分解开来。于花毂(20)内部两侧分别设置轴承(221)(222),上述另一端盖(11)是迫紧在轴管(10)末端,且于该端盖(11)上套设橡胶盖(12),用以遮蔽在花毂(20)一侧的轴承(222)外侧,以及,在套垫(41)与侧板(31)相对面上设置橡胶盖(42),可遮蔽在轮毂本体(30)侧端的轴承(401)外;又,轮毂本体(30)内部两轴承(401)(402)间与套管(38)相对端所设置的定位套环(39),是在一侧形成凹弧口可套在套管(38)侧端,以及另一侧形成套口可套设在轴承(401)(402)内环侧凸出端处,使两轴承(401)(402)中心与套管(38)中心位于同一轴心线上,而让轴管(10)能方便快速的穿设组装;前述花毂(20)内部两侧的轴承(221)(222)亦设置套管(23),而在轴承(221)(222)与套管(23)相对端处亦可设置如上所述的定位套环(39)加以定位,并且,在花毂(20)一侧端缘设置棘齿盘(21),于棘齿盘(21)邻侧设置垫片(24),垫片(24)可封闭在轮毂本体(30)外侧面所设置的容置槽(32)处;又,轮毂本体(30)外侧面所设置的容置槽(32)内侧周缘设置数组挡块(34),挡块(34)间分别设置具有弹性钢线(36)的定位件及棘齿块(37),弹性钢线(36)末端抵靠于棘齿块(37)表面,棘齿块(37)可与花毂(20)一例所设置的棘齿盘(21)啮合。上述具有弹性钢线(36)的定位件可为定位块(35),并于容置槽(32)内侧周缘设置挡墙(33)及挡块(34),挡墙(33)及挡块(34)相对方向的表面处分别内凹形成固定槽(331)及窝槽(341),定位块(35)即设置在固定槽(331)中,且弹性钢线(36)可设置在定位块(35)上,以及把棘齿块(37)设置在窝槽(341)中,并于棘齿块(37)表面设置卡槽(371),卡槽(371)可供弹性钢线(36))末端加以抵靠,使棘齿块(37)具有可向一侧拨动及回复的弹性。另外,具有弹性钢线(36)的定位件可为螺丝(图中未示),弹性钢线(36)可缠绕在螺丝表面,并将螺丝锁固在容置槽(32)内侧周缘与挡块(34)相对,以及在挡决(34)相对于螺丝锁固弹性钢线(36)方向的表面处内凹形成窝槽(341),棘齿块(37)可设置在窝槽(371)中,并于棘齿块(37)表面设置卡槽(371),卡槽(371)可供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式后轮毂,其具有一轮毂本体、一花毂、一套垫、二端盖及一轴管,于轮毂本体两侧形成侧板,于一侧侧板外侧面设置容置槽,轮毂本体中设置两轴承,两轴承间设置套管,于套管两端与轴承相对处设置定位套环加以定位,并于一侧端盖中设置O型环,以及在轴管前端设置环槽,使轴管穿入花毂、轮毂本体及套垫后,端盖可直接套在轴管前端让O型环可卡入轴管前端的环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清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