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KF公司专利>正文

轮毂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934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轮的轮毂,其中,所述轮缘的所述轴套部分具有较小直径的轴向延伸部分,所述较小直径的轴向延伸部分位于所述轮轴与所述滚动轴承之间,在所述轴承与所述轴套部分的所述轴向延伸部分之间设有外和内薄壁轴套构件,所述外和内薄壁轴套构件在其彼此相向的包络面中具有波形斜面,用于在相对于彼此轴向位移的时候,增加该对内和外薄壁轴套构件的外直径,所述内和外薄壁轴套构件中的一个在安装过程中被布置成跟随所述轴套部分的轴向位移,而所述内和外薄壁轴套构件中的另一个则与轴向可变形的机械部件接触,在所述轮缘的轴套部分以及轴承已经达到它们想要的内部间隙和预加载的时候,所述可变形的机械部件弹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轮的轮毂,其易于这样安装,即毂单元及其相关滚动轴承具有正确的内部间隙和预加载,该目的通过如附属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轮毂实现。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安装这种轮毂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特征。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附图中图1显示用于汽车的驱动前轮的常规轮毂的剖视图;图2显示在最后安装之前的一个阶段时根据本专利技术轮毂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3显示安装好的位置时根据图2的轮毂的相应视图;和图4以较大比例示出图2所示的状态,示出整个毂以及车轮悬挂装置的一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了用于汽车的驱动前轮的毂和轴承装置的常规设计,其包括驱动轴1,该驱动轴通过等速万向节(CVJ)2将它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轮轴3,在所示实施例中,该轮轴3通过花键连接4连接到轮缘5,轮辋6又通过螺栓连接到该轮缘5。轮轴3及其相关部件可旋转地支撑在双排角接触滚珠轴承7中,在所示实施例中,该滚珠轴承7的整体的内座圈环安装到轮轴3并夹在轮轴上的台肩与轮缘5的轴向部分之间。轴承7的外座圈环不可旋转地布置在车轮悬挂装置8中的座中。根据图1的这种常规设计的双排角接触滚珠轴承7具有整体的内座圈环和整体的外座圈环。图2以简单形式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毂和轴承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以及带有一体的轮轴10的CVJ 9的一部分。轮缘11一体地形成有大体圆筒形轴套部分12,从图4可以更好地看出,该大体圆筒形轴套部分12在其外包络面处具有较小直径部分13,该较小直径部分位于远离轮缘11的轴向端处,轴向台肩14位于较小直径部分13和该圆筒形轴套部分12的其余部分之间。圆筒形轴套部分12借助于未示出的花键连接(如图1所示)或键连接或类似装置而跟随轮轴10旋转。靠近轴向台肩14,浅的环座15设在较小直径部分中。一对薄壁轴套构件16、17中的内薄壁轴套构件17设在较小直径部分13上并与环座15轴向接合,在这对薄壁轴套构件16、17彼此相向的表面中有一系列锥形的波形斜面18,该薄壁轴套构件16、17可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从而在相对于彼此沿一个方向位移的时候,增大两个薄壁轴套构件16、17的外直径尺寸,在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位移的时候,减小外直径尺寸。两个薄壁轴套构件的外部的那个17的外包络面起到轴承19的座的作用,该轴承19由两排角接触滚珠轴承构成,其中两排滚珠具有共同的外座圈环19a和分离的内座圈环19b、19c。在将轮毂安装到轮轴10上时,轴承利用其轴向间隔开的两个内座圈环19b、19c定位在该对薄壁轴套构件16、17的外包络面上,而外座圈环19a则被推入到位于车轮悬挂装置20(仅在图4中示出)的一部分中的座中,在这里外座圈环借助于锁紧垫圈21或类似装置锁紧。在该位置,两个薄壁轴套构件的内部的那个17利用其一个轴向端抵靠环座15,而外薄壁轴套构件16利用其相反的轴向端接合在锥形垫圈22的外缘边上,该锥形垫圈22绕轮轴10设置,并且其内缘边与CVJ 9上的台肩23接触。在该位置,如图2和4所示,内座圈环19c的最靠近CVJ 9的台肩23的那个侧面与所述台肩间隔开距离d,该距离等于两内座圈环19b、19c之间的距离,还等于锥形垫圈22的倾斜的距离,即锥形垫圈的内缘边与外缘边之间的轴向距离。当轮缘11以及它的圆筒形轴套部分12然后被推上到轮轴10上,即推上到图2到图4中的右手侧时,台肩14将压靠轴承19的座圈环中的一个19b,同时,环座15将推压内薄壁轴套构件17,以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内薄壁轴套构件17的外包络面中的波形斜面18相对于外薄壁轴套构件16的内包络面中的配合斜面18位移,于是这对薄壁轴套构件16、17的组合径向尺寸增加,从而增加圆筒形轴套部分12的较小直径部分13与轴承19的内座圈环19b、19c之间的夹持,以及圆筒形轴套部分12的较小直径部分13与轮轴10之间的夹持。在轮缘的位移过程中,外薄壁轴套构件16从它与内薄壁轴套构件17的接触中获得力的分量,其导致外薄壁轴套构件16抵靠锥形垫圈22的外缘边的压力,该锥形垫圈22然后逐渐变平到图3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锥形垫圈基本上是平面的。因此,内座圈环19c的最靠近CVJ 9的台肩23的那个侧面开始与台肩23接触,两内座圈环19b、19c之间的间隙消除。图3所示的状态即为两内座圈环的侧面紧密接触彼此相对的状态。从而确保了正确操作所必需的轴承上的预加载。在安装好的位置中,如图3所示,由于曾受到使原本锥形的垫圈变平的压力,该垫圈22还受到张力,该张力随后用于拆卸轮毂。本专利技术不限于附图所示以及参考其所述的实施例,在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修改和变型也是可以的。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轮的轮毂,包括轮缘(11)以及轴套部分(12),所述轴套部分稳固地连接到所述轮缘并布置成被固定地安装在被驱动的轮轴(10)上,滚动轴承(19)具有不可旋转地安装到车轮悬挂装置(20)的一部分中的外座圈环(19a),而滚动轴承(19)的内座圈环(19b,19c)则随着车轮轴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缘(11)的所述轴套部分(12)具有较小直径的轴向延伸部分(13),所述较小直径的轴向延伸部分位于所述轮轴(10)与所述滚动轴承(19)之间,在所述轴承(19)与所述轴套部分(12)的所述轴向延伸部分(13)之间设有外和内薄壁轴套构件(16,17),所述外和内薄壁轴套构件在其彼此相向的包络面中具有波形斜面(18),用于在它们相对于彼此轴向位移的时候,增加该对内和外薄壁轴套构件(17,16)的外直径,所述内和外薄壁轴套构件(17,16)中的一个(17)在安装过程中被布置成跟随所述轴套部分(12)的轴向位移,而所述内和外薄壁轴套构件(17,16)中的另一个则与轴向可变形的机械部件(22)接触,在所述轮缘(11)的轴套部分(12)以及轴承(19)已经达到它们想要的内部间隙和预加载的时候,所述可变形的机械部件弹性变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薄壁轴套构件(17)的一个轴向端抵靠设在所述轮缘(11)的所述轴套部分(12)的所述轴向延伸部分(13)中的环座(15),从而跟随所述轴向延伸部分(13)在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而位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的机械部件(22)由锥形垫圈构成,所述锥形垫圈绕所述轮轴(10)设置,其内缘边与固定台肩(23)接触,而其外缘边与外薄壁轴套构件(16)的相反轴向端接合,所述相反轴向端是相比内薄壁轴套构件(17)抵靠所述轴向延伸部分(13)中的环座(15)的轴向端而言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垫圈(22)的内缘边和外缘边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安装时所述轴向延伸部分(13)的轴向位移所需的安装距离(d)。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承(19)具有一个外座圈环(19a)和两个分离的内座圈环(19b,19c),其中两个内座圈环部分以相互距离(d)定位,该相互距离(d)等于所述锥形垫圈(22)的内缘边和外缘边之间的轴向距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9)为两排角接触滚珠轴承,一排滚珠的座圈轨道设在共有的外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轮的轮毂,包括:轮缘(11)以及轴套部分(12),所述轴套部分稳固地连接到所述轮缘并布置成被固定地安装在被驱动的轮轴(10)上,滚动轴承(19)具有不可旋转地安装到车轮悬挂装置(20)的一部分中的外座圈环(19a),而滚动轴承(19)的内座圈环(19b,19c)则随着车轮轴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缘(11)的所述轴套部分(12)具有较小直径的轴向延伸部分(13),所述较小直径的轴向延伸部分位于所述轮轴(10)与所述滚动轴承(19)之间,在所述轴承(19)与所述轴套部分(12)的所述轴向延伸部分(13)之间设有外和内薄壁轴套构件(16,17),所述外和内薄壁轴套构件在其彼此相向的包络面中具有波形斜面(18),用于在它们相对于彼此轴向位移的时候,增加该对内和外薄壁轴套构件(17,16)的外直径,所述内和外薄壁轴套构件(17,16)中的一个(17)在安装过程中被布置成跟随所述轴套部分(12)的轴向位移,而所述内和外薄壁轴套构件(17,16)中的另一个则与轴向可变形的机械部件(22)接触,在所述轮缘(11)的轴套部分(12)以及轴承(19)已经达到它们想要的内部间隙和预加载的时候,所述可变形的机械部件弹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阿克塞尔松CR谢夫克特
申请(专利权)人:SKF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