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船埋入式箱座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段内底板下料时预加工孔;2)基准线划线;3)箱座埋入式安装;4)船体各分段合拢口预修割;5))船体各分段进行合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埋入式箱座的结构确保集装箱的下底面与内底板能较好地贴合,可一次安装成型,彻底摒弃了传统采用在后期调整垫板高度的这种繁琐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造船的时间周期且提高了运输过程集装箱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段内底板下料时预加工孔;2)基准线划线;3)箱座埋入式安装;4)船体各分段合拢口预修割;5))船体各分段进行合拢。本专利技术采用埋入式箱座的结构确保集装箱的下底面与内底板能较好地贴合,可一次安装成型,彻底摒弃了传统采用在后期调整垫板高度的这种繁琐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造船的时间周期且提高了运输过程集装箱的稳定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船箱座的安装方法,特别是集装箱船埋入式箱座的安装方法,属于船舶建设
。
技术介绍
在集装箱船的货舱内,集装箱装载在货舱平台上,在内底板上与集装箱箱脚接触的部件称为货舱箱座。在现有船舶建设技术中,为保证在集装箱吊装到船的货舱内后,集装箱下底面与船舱内底板之间能以较大面积相贴合,在集装箱建设后期,现在采用的箱座结构是:通过测量内底板上预安装集装箱的四个箱脚的平面度,在平台上设置相应厚度的调节垫板,以弥补内底板的不平带来的问题,达到较好的贴合度。这种方式需通过后期工序来调节实现,过程繁琐,增加了造船的周期,不利于造船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埋入式箱座的安装方案,既要保证装箱技术要求,又需要减少返工成本,提高建造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集装箱船埋入式箱座的安装方法,采用埋入式箱座的结构确保集装箱的下底面与内底板能较好地贴合,可一次安装成型,彻底摒弃了传统采用在后期调整垫板高度的这种繁琐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造船的时间周期且提高了运输过程集装箱的稳定性。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分段内底板下料时预加工孔 在集装箱船分段内底板下料加工时,根据集装箱的长宽和箱座的尺寸,确定与箱座相配合的孔的分布位置和大小尺寸,通过机械加工设备,预先在内底板上开通孔; 2)基准线划线 在船体各个分段内底板上分别划出基准线,用于定位箱座进行安装,以及定位各船体分段进行搭载合拢; 3)箱座埋入式安装 将箱座嵌套于内底板的通孔内,根据已划出的基准线进行定位,调整箱座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并进行安装固定; 4)船体各分段合拢口预修割 在分段合拢前,根据已划出的基准线进行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采用测量仪器在合拢口处划出余量线后,沿余量线对分段合拢口的余量进行预修割; 5)船体各分段进行合拢 以基准线作为合拢的对位准线,通过基准线的准确对合,将各分段内底板在合拢口处进行焊接,形成船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和5)需符合精度要求,其中,步骤3)在箱座安装上内底板后,需确保与集装箱底角相对应的四个箱座构成的矩形的长宽、对角线和平面度都符合精度要求;步骤5)需确保合拢后,由跨合拢口的四个箱座构成的矩形的长宽、对角线和平面度都符合精度要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的基准线包括安装线、中心线、肋位线,用于作为安装箱座和搭载合拢的定位基准,具体步骤如下: I)在各船体分段上以内底板上的通孔的中心点进行连接,划出中心线,用于将箱座安装到孔内时进行定位; 2)在各船体分段的内底板上沿长度方向划出安装线,在合拢时,通过安装线定位合拢口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3)在各船体分段的内底板上的合拢口处沿宽度方向划出肋位线,所述肋位线与中心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如下: 3.1)采用全弧焊接方式,在焊接时通过增加足够的定位焊进行双人对称焊,将箱座焊接到孔上; 3.2)在焊接完成后,进行抽真空试验,保证焊接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在焊接合拢后,将集装箱吊装放置到埋入式箱座上,在确保集装箱四个角底面基中三个与箱座贴合的基础上,其第四个角底面与对应的箱座之间的间隙符合要求,保证集装箱底面能较好与内底板进行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箱座的中心点正对于集装箱的底角,连线四个箱座的中心点可构成用于固定一个集装箱的矩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与箱座之间预留有用于焊接固定箱座的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不小于Imm ;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测量仪器为激光经纬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座和通孔为带圆角的矩形结构。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采用埋入式箱座的安装方法,并在每个工艺步骤完成后,严格检测控制相关尺寸的精度,使得集装箱的下底面与内底板能较好地贴合,该建造工艺方法在建造初期即可实施且一次安装成型,持续使用无需后期调节,彻底摒弃了传统采用在后期通过调整垫板高度的方式,过程实施繁琐,增加了造船的周期,本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集装箱底面与内底板的贴合度,保证运输的稳定和安全性,并且节约了造船的时间周期。 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所有箱座进行分段预安装,并确保合拢后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分段完整性,减少船体涂层的破坏和预装后的返工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效率的目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是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分段建造阶段箱座的结构分布图。 图3是箱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由四个箱座构成的矩形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由四个箱座构成的矩形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分段内底板下料时预加工孔 在集装箱船分段内底板I下料加工时,根据集装箱的长宽和箱座的尺寸,确定与箱座2相配合的孔的分布位置和大小尺寸,通过机械加工设备,预先在内底板上开通孔3 ; 2)基准线划线 在船体各个分段内底板I上分别划出基准线,用于定位箱座进行安装,以及定位各船体分段进行搭载合拢; 3)箱座埋入式安装 将箱座2嵌套于内底板I的通孔内,根据已划出的基准线进行定位,调整箱座2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并进行安装固定; 4)船体各分段合拢口预修割 在分段合拢前,根据已划出的基准线进行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采用测量仪器在合拢口处划出余量线后,沿余量线对分段合拢口的余量进行预修割,以减少分段合拢前为的搭载时间; 5)船体各分段进行合拢 以基准线作为合拢的对位准线,通过基准线的准确对合,将各分段内底板在合拢口处进行焊接,形成船体。 在本实施例中,内底板的平面度即代表箱座平面度,需要严格按照加工工艺要求,有序地进行箱座的装配和焊接。所述步骤1)、3)和5)需符合精度要求,其中,步骤I)要控制好开了的位置尺寸精度;步骤3)在箱座安装上内底板后,需确保与集装箱底角相对应的四个箱座构成的矩形4的长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集装箱船埋入式箱座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段内底板下料时预加工孔在集装箱船分段内底板下料加工时,根据集装箱的长宽和箱座的尺寸,确定与箱座相配合的孔的分布位置和大小尺寸,通过机械加工设备,预先在内底板上开通孔;2)基准线划线在船体各个分段内底板上分别划出基准线,用于定位箱座进行安装,以及定位各船体分段进行搭载合拢;3)箱座埋入式安装将箱座嵌套于内底板的通孔内,根据已划出的基准线进行定位,调整箱座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并进行安装固定;4)船体各分段合拢口预修割在分段合拢前,根据已划出的基准线进行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采用测量仪器在合拢口处划出余量线后,沿余量线对分段合拢口的余量进行预修割;5)船体各分段进行合拢以基准线作为合拢的对位准线,通过基准线的准确对合,将各分段内底板在合拢口处进行焊接,形成船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锦,陈伯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