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096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洁阀门,包括:内部形成有阀腔的阀体、与阀体固定连接的转接管、阀把以及与阀把一体成型的阀杆,结构设计新颖巧妙,通过在阀杆上附着活性炭吸附层,对流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然后再通过紫外灯的光催化效果将污染物及时分解,避免阀体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的藏污纳垢;此外,还通过在转接管内安装过流板,过流板的流动孔沿流体的方向呈尺寸渐进缩小的喇叭形,能够使流体迸发进入阀门内从而将管壁上的附着物冲击,避免污染物附着于管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洁阀门,包括:内部形成有阀腔的阀体、与阀体固定连接的转接管、阀把以及与阀把一体成型的阀杆,结构设计新颖巧妙,通过在阀杆上附着活性炭吸附层,对流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然后再通过紫外灯的光催化效果将污染物及时分解,避免阀体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的藏污纳垢;此外,还通过在转接管内安装过流板,过流板的流动孔沿流体的方向呈尺寸渐进缩小的喇叭形,能够使流体迸发进入阀门内从而将管壁上的附着物冲击,避免污染物附着于管壁上。【专利说明】一种自清洁阀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洁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是用于控制流体开闭和流量大小的部件,一般由内部形成阀腔的阀体、阀杆和阀芯构成,通过阀杆带动阀芯转动,驱动阀门的开闭和调节开启大小。由于阀门处于流体的节点位置,因为阀门所在位置极易藏污纳垢,久而久之,阀门就可能会对流体造成污染,尤其是对于清洁度要求较高的饮用水,这是我们不能无视和期望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清洁、尽量减少污染的阀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清洁阀门,包括:内部形成有阀腔的阀体、与阀体固定连接的转接管、阀把以及与阀把一体成型的阀杆,所述阀腔内设有与阀杆配合的形成有内螺纹的中柱,所述阀杆的中部以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转接管上形成有供阀杆伸入的通孔,所述阀杆伸入转接管内的杆体部分附着一活性炭吸附层,所述中柱的壁体上形成有多个贯通结构,所述阀腔内安装有若干个紫外灯。 优选地,前述中柱由透明材料制成,这样一来,紫外灯的净化效果更好。 优选地,前述阀腔为中间粗、两头细的筒状,所述阀体包括位于两头的连接部和位于中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检修口,所述紫外灯连接于检修口的内壁上,不仅方便更换紫外灯,还便于打开后对阀杆等进行人为清洗。 优选的贯通结构为直线型通槽或多个圆孔、方孔。 进一步地,前述转接管包括:与阀体固定连接的刚性管、设置于刚性管两端的柔性管,所述刚性管内对应于阀杆的位置设有一防漏垫片,既能保证阀门的开启和闭合顺利转换,又提高了阀门的通用性。 优选地,前述刚性管内安装一过流板,所述过流板上形成有多个流动孔,所述流动孔沿流体的流动方向呈尺寸渐进缩小的喇叭形,使得流体经过过流板之后,流速得到提升,冲击管壁从而避免污染物附着于管壁上。 进一步地,前述流动孔的截面为四角星形或五角星形,该类形状优于一般传统的圆形或方形,能够取得更好的湍流和流体发散效果,进而冲击力度更大更有效。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阀门,结构设计新颖巧妙,通过在阀杆上附着活性炭吸附层,对流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然后再通过紫外灯的光催化效果将污染物及时分解,避免阀体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的藏污纳垢;此外,还通过在转接管内安装过流板,过流板的流动孔沿流体的方向呈尺寸渐进缩小的喇叭形,能够使流体迸发进入阀门内从而将管壁上的附着物冲击,避免污染物附着于管壁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清洁阀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不实施例中过流板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阀腔,2、阀体,3、阀把,4、阀杆,5、中柱,6、紫外灯,7、活性炭吸附层,8、刚性管,9、柔性管,10、防漏垫片,11、过流板,12、流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清洁阀门,包括:内部形成有阀腔I的阀体2、与阀体2固定连接的转接管、阀把3以及与阀把3 —体成型的阀杆4。其中,阀腔I内设有与阀杆4配合的形成有内螺纹的中柱5,阀杆4的中部以上形成有外螺纹(图中省略未示出),阀把3带动阀杆4相对于中柱5旋转,即可实现阀门开启和闭合状态的切换。必然地,在转接管上形成有供阀杆4伸入的通孔,当阀杆4完全伸入通孔内即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时,阀门为闭合状态。 为了将流体(如饮用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化学污染物去除,避免长期使用后造成阀门的藏污纳垢,如图1所示,阀杆4伸入转接管内的杆体部分附着有活性炭吸附层7,中柱5的壁体上形成有多个贯通结构(图中未示出),同时在阀腔I内安装有若干个紫外灯6。当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阀杆4从转接管内旋出,开启紫外灯6,由于中柱5上形成有贯通结构,优选的贯通结构为直线型通槽或多个圆孔、方孔,紫外灯6透过贯通结构能够有效地照射活性炭吸附层7,促进污染物的降解。优选地,中柱5由透明材料制成,这样一来,紫外灯6的净化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具体结构,阀腔I为中间粗、两头细的筒状,相应地,阀体2包括位于两头的连接部和位于中间的主体部,在主体部上形成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检修口,紫外灯6连接于检修口的内壁上,不仅方便更换紫外灯6,还便于打开后对阀杆4等进行人为清洗,更加有效地去除污染物。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转接管包括:与阀体2固定连接的刚性管8、设置于刚性管8两端的柔性管9,在刚性管8内对应于阀杆4的位置设有一防漏垫片10,这样既能保证阀门的开启和闭合顺利转换,又提高了阀门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如图1所示,在刚性管8内还安装一过流板11,过流板11上形成有多个流动孔12,沿流体的流动方向(图1所示箭头方向)来看,流动孔12呈尺寸渐进缩小的喇叭形,这样一来,流体流经过流板11之后,流速得到提升后冲击管壁从而避免污染物附着于管壁上。作为优选,流动孔12的截面为四角星形或五角星形,该类形状优于一般传统的圆形或方形,能够取得更好的湍流和流体发散效果,进而冲击力度更大,去污更有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清洁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有阀腔的阀体、与阀体固定连接的转接管、阀把以及与阀把一体成型的阀杆,所述阀腔内设有与阀杆配合的形成有内螺纹的中柱,所述阀杆的中部以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转接管上形成有供阀杆伸入的通孔,所述阀杆伸入转接管内的杆体部分附着一活性炭吸附层,所述中柱的壁体上形成有多个贯通结构,所述阀腔内安装有若干个紫外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由透明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为中间粗、两头细的筒状,所述阀体包括位于两头的连接部和位于中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检修口,所述紫外灯连接于检修口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结构为直线型通槽或多个圆孔、方孔。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清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包括--与阀体固定连接的刚性管、设置于刚性管两端的柔性管,所述刚性管内对应于阀杆的位置设有一防漏垫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清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管内安装一过流板,所述过流板上形成有多个流动孔,所述流动孔沿流体的流动方向呈尺寸渐进缩小的喇叭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清洁阀门,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清洁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有阀腔的阀体、与阀体固定连接的转接管、阀把以及与阀把一体成型的阀杆,所述阀腔内设有与阀杆配合的形成有内螺纹的中柱,所述阀杆的中部以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转接管上形成有供阀杆伸入的通孔,所述阀杆伸入转接管内的杆体部分附着一活性炭吸附层,所述中柱的壁体上形成有多个贯通结构,所述阀腔内安装有若干个紫外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