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模具及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786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其即使在具有小尺寸胎边芯的充气轮胎的制造中,也能够抑制在胎圈部出现空瑕疵,并且还能够制造具有与轮辋的优良的粘附力的充气轮胎。还提供了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圈部很少出现空瑕疵,具有与轮辋的优良的粘附力,以及具有小尺寸胎边芯。轮胎模具被配置为用于成型轮胎的胎圈部的胎圈部成型面具有包括沿模具径向方向延伸的凹槽的凸条成型部,凸条成型部形成于用于成型轮胎的轮辋轮缘接触部的轮缘接触部成型区域。充气轮胎被配置为胎边芯的轮胎径向方向的外端部在轮胎径向方向上比轮辋线位置定位于更靠内侧,并且包括沿轮胎径向方向延伸的凸条的凸条形成部形成于胎圈部的外表面,凸条形成部被定位在轮辋轮缘接触部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其即使在具有小尺寸胎边芯的充气轮胎的制造中,也能够抑制在胎圈部出现空瑕疵,并且还能够制造具有与轮辋的优良的粘附力的充气轮胎。还提供了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圈部很少出现空瑕疵,具有与轮辋的优良的粘附力,以及具有小尺寸胎边芯。轮胎模具被配置为用于成型轮胎的胎圈部的胎圈部成型面具有包括沿模具径向方向延伸的凹槽的凸条成型部,凸条成型部形成于用于成型轮胎的轮辋轮缘接触部的轮缘接触部成型区域。充气轮胎被配置为胎边芯的轮胎径向方向的外端部在轮胎径向方向上比轮辋线位置定位于更靠内侧,并且包括沿轮胎径向方向延伸的凸条的凸条形成部形成于胎圈部的外表面,凸条形成部被定位在轮辋轮缘接触部的内侧。【专利说明】轮胎模具及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模具和充气轮胎。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用于制造具有小型化的胎边芯(bead filler)的轮胎的轮胎模具,以及具有小型化的胎边芯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一般情况下,轮胎模具上设置有排气通道,用于向模具外部排出在生胎和模具表面之间残留的空气等。常规地,该轮胎模具的排气通道是通过在所述模具上形成的通气孔(通孔)中嵌入通气件而形成的。 这里,在通过使用具有通过通气孔和通气件形成的排气通道的轮胎模具制造轮胎的情况下,当轮胎进行硫化成型时,会造成橡胶被挤出进入到排气通道中,导致在硫化成型轮胎的外表面上形成了若干溢料(圆柱形的毛刺)。 然而近年来,考虑到提高车辆的燃料效率,已经要求安装在车辆上的轮胎降低重量。随之而来的是,已经提出小型化胎边芯(参见例如专利文献I (PTLl))作为降低轮胎重量的方法,所述胎边芯将要被配置在嵌入胎圈部的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外侧。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JP 2007-45361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然而,随着胎边芯尺寸的减小(即,胎边芯胶的体积的减少),具有小型化的胎边芯的上述传统充气轮胎遇到了在轮胎的硫化成型时生胎的胎圈部和轮胎模具之间的粘附力的降低的问题。其结果是,在上述传统充气轮胎中,当轮胎进行硫化成型时,空气积累在生胎的胎圈部和轮胎模具的内周面之间,这导致了空瑕疵(由于橡胶流不足导致的不良外观)倾向于出现在所制造的轮胎的胎圈部中的问题。 这里,空瑕疵(bare defects)特别倾向于出现在胎边芯的轮胎径向方向的外端部附近,在此处,由于制造的原因,很可能在生胎中产生高低差。 在这里,作为防止在具有小型化的胎边芯的充气轮胎的制造过程中在胎圈部出现空瑕疵的一个可能想到的措施,可以形成多个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在用于成型轮胎胎圈部的模具部件(胎圈部成型面)中连通模具的内部和外部,从而加速向模具外部排出空气。 然而,因此在轮胎模具的胎圈部成型面形成的大量排气通道导致在由该轮胎模具制造的轮胎的胎圈部外侧表面上形成若干溢料(spew),该溢料可能会降低所制造的轮胎和轮辋之间的粘附力,从而导致空气泄漏。具体地,在具有小型化的胎边芯的轮胎的制造中,使用具有形成在胎圈部成型面上的、对应于易出现空瑕疵的部分(例如,在胎边芯的轮胎径向方向的外端部附近)的排气通道的轮胎模具,可能导致在将要与轮辋接触的轮胎外侧表面部分形成溢料,这会降低所制造的轮胎和轮辋之间的粘附力,从而导致空气泄漏。 因此,在制造具有小型化的胎边芯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难以采用在胎圈部成型面形成排气通道以防止出现空瑕疵的上述方法。 在上述情况下形成了本专利技术,并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模具,即使是在制造具有小型化的胎边芯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并且也在制造对轮辋具有优异的粘附力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所述轮胎模具也能够抑制在胎圈部出现空瑕疵。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小型化的胎边芯的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在胎圈部更少出现空瑕疵并且对轮辋具有优异的粘附力。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专利技术具有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并且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模具包括用于成型轮胎的胎圈部的胎圈部成型面,其中:所述胎圈部成型面具有包括沿模具径向方向延伸的凹槽的凸条成型部;并且所述凸条成型部形成于所述胎圈部成型面上的轮缘接触部成型区域,所述轮缘接触部成型区域用于成型位于轮胎的胎踵与轮辋线位置之间的轮辋轮缘接触部。通过将凸条成型部形成于如上所述的胎圈部成型面上的轮缘接触部成型区域,当使生胎进行硫化成型时,可以使得模具中的空气经由凸条成型部的凹槽沿模具径向方向流向外部,从而抑制空气积累,该空气积累否则可能在生胎的胎圈部和胎圈部成型面之间出现。因此,根据如此配置的轮胎模具能够抑制在硫化成型的轮胎的胎圈部中出现空瑕疵,而不需要在胎圈部成型面,特别是在胎圈部成型面的轮缘接触部成型区域中形成诸如通气孔的任何排气通道,否则该排气通道可能会导致溢料的形成。因此,即使是在充气轮胎具有小型化的胎边芯的情况下,该轮胎模具也能够制造对轮辋具有优异的粘附力的、且同时抑制在胎圈部出现空瑕疵的充气轮胎。 在这里,在本专利技术中,“沿模具径向方向延伸”指的是朝向模具径向方向延伸,并且因此,“沿模具径向方向延伸”甚至是指相对于平行于模具径向方向的方向以预定的角度θ(其中,0° < Θ <90° )倾斜地延伸。另外,本专利技术中,“轮辋线位置”指的是虚拟线和轮胎中的轮胎外表面之间的交叉点,其中,所述轮胎已组装到适用的轮辋并填充有预定的内压,在该轮胎上没有施加负载,所述虚拟线平行于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穿过在轮胎径向方向的外侧距离胎踵20.0mm处的位置。然而,在虚拟线和轮胎外表面之间的交叉点相对于穿过轮胎和轮辋之间的分离点的轮胎宽度方向线被定位于在轮胎径向方向的内侧的情况下,“轮辋线位置”是指由穿过轮胎和轮辋之间的分离点的轮胎宽度方向线所通过的位置。 附带地,“适用的轮辋”指的是在生产或使用轮胎的地区的有效的工业标准中指定的轮辋,譬如日本的JATMA(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年鉴,欧洲的ETRT0(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以及在美国的TRA(轮胎和轮辋协会)年鉴。另外,“已组装到适用的轮辋并填充有预定的内压,在其上没有施加负载”的轮胎指的是组装到适用的轮辋且填充内压(最大气压)的轮胎,所述内压与在JATMA中,或在其他用于适当的尺寸的轮胎的标准中,指定的轮胎的最大轮胎负载能力相关联。 在这里,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模具中,凹槽可优选地具有2.0mm或更高以及10.0mm或更低的延伸方向长度,其原因如下:即,凹槽的延伸方向长度为2.0mm或更高,可以充分地抑制空气积累,否则空气积累可能在生胎的胎圈部和胎圈部成型面之间出现,从而进一步抑制在硫化成型的轮胎的胎圈部中出现空瑕疵。同时,凹槽的延伸方向长度为10.0mm或更低,可以抑制在硫化成型的轮胎的胎圈部和轮辋之间的粘附力的降低。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模具中,凹槽可优选地具有0.2mm或更高以及0.4mm或更低的深度,其原因如下:即,凹槽的深度为0.2mm或更高,可以充分地抑制空气积累,否则空气积累可能在生胎的胎圈部和胎圈部成型面之间出现,从而进一步抑制在硫化成型的轮胎的胎圈部中出现空瑕疵。同时,凹槽的深度为0.4_或更低,可以抑制在硫化成型的轮胎的胎圈部和轮辋之间的粘附力的降低。 另外,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轮胎模具及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模具,包括用于成型轮胎的胎圈部的胎圈部成型面,其中:所述胎圈部成型面具有凸条成型部,所述凸条成型部包括沿模具径向方向延伸的凹槽;并且所述凸条成型部形成于所述胎圈部成型面上的轮缘接触部成型区域,所述轮缘接触部成型区域被配置为成型轮辋轮缘接触部,所述轮辋轮缘接触部位于轮胎的胎踵与轮辋线位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贤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