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综合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8251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03:46
一种高效综合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抗病品种;(2)选择优越的农田;(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4)种子包衣处理;(5)苗期病害防控;(6)花期病害防控;(7)适时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治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以及叶枯病等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效果可达77.37%~89.5%,产量提高85.9%~93.6%。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防控步骤简单,设计合理,高效安全,可实施性强,防控效率高,结果重复性好,成本低,在不增加防控成本的情况下可提高芝麻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技术适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抗病品种;(2)选择优越的农田;(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4)种子包衣处理;(5)苗期病害防控;(6)花期病害防控;(7)适时收获。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治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以及叶枯病等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效果可达77.37%?89.5%,产量提高85.9%?93.6%。本专利技术综合防控步骤简单,设计合理,高效安全,可实施性强,防控效率高,结果重复性好,成本低,在不增加防控成本的情况下可提高芝麻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技术适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综合防控芝麻病害的方 法。
技术介绍
芝麻(Sesamum indicum L.,2η = 26),属胡麻科胡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特色优质油料作物芝麻。我国芝麻年种植面积1200万 亩左右,总产量约75万吨,在国际油料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芝麻种植地域十分广泛,河南、安徽、湖北为主要产区,其次是江西、陕西、河 北、山西、江苏及辽宁等地。芝麻的生育期较短(85天左右),但由于芝麻抗病性差,芝麻 枯萎病、茎点枯病以及叶枯病等主要病害在主产区发生较为普遍,也是造成我国芝麻产量 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芝麻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sesami)侵染引起,芝麻植株在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均可被尖孢镰刀菌侵 染。尖孢镰刀菌厚垣孢子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在无寄主的情况下可存活6年以上),仅 采用简单的化学防治、栽培措施方法不能够对该病进行有效地控制;芝麻茎点枯病由菜豆 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l.)Ashby.)侵染引起,主要侵染时期为苗期及盛 花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因其发病周期短,病害蔓延快,防控难度很大。此外,叶 枯病(Helminthosporum sesami Miyake)等叶部病害发生较为常见,主要发生在盛花期,与 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因其发病迅速、蔓延快,防控效果往往较低,对芝麻种子品质和产 量影响较大。 至今,在我国东北、江西、华北以及黄淮主产区仍然可见因上述主要芝麻病害危害 导致全田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农民种植芝麻的积极性受挫,芝麻生产面积下滑严重。 研究认为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栽培布局等措施是可以实现对芝麻主要病 害的安全、可持续控制的,例如,现有技术余小青《芝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湖北植保2000 年第4期。但是目前,由于芝麻病害研究基础薄弱,芝麻抗病育种进展相对缓慢,品种整体 抗病性仍有待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对芝麻病害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防治手段较为 单一。化学防控和生物防控技术在实际防控芝麻枯萎病的应用中尚存在防控效果差、成本 高等问题。此外,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大量化学农药的频繁使用,易导致病原菌发生基因变 异、产生拮抗作用,并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频现。鉴于以上原 因,当前急需建立一种稳定高效快速的芝麻病害综合防控方法,确保芝麻病害防治从单一 利用化学药剂向综合防治技术发展,从而为我国芝麻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利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综 合防治措施,达到了稳定、高效、快速地综合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抗病品种:根据地域特征及品种特性,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种植制 度的抗病耐渍优良品种; (2)选择优越的农田:选择地势平坦、四周排水条件良好的农田,保证田间和周边 沟渠配套,雨季排水畅通,田间不积水; (3)种子包衣:播种前,剔除破粒、霉粒,然后使用适于芝麻的安全性杀菌剂对种 子进行拌种,晾干后播种,以杀灭种子所带的病菌。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当气温稳定在20°C以上时,即可播种;采用起 垄或平作,10, 000-15, 000株/亩,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5)苗期病害防控:芝麻出苗后1-2对真叶时,当有枯萎病发生时,每亩采用 〇· 01 %的芸薹素内酯3000-3500倍(如云大-120、金云大-120)、NEB 2500-3000倍(如恩 益碧)和生防菌菌液600-800倍,兑水30kg喷雾,2-3周后待病株生长有所恢复后,再喷施 0. 01 %芸薹素内酯3000-3500倍; (6)花期病害防控:芝麻在初花期、盛花期时,采用三组低毒、低残留、广谱的安全 性化学杀菌剂联合喷雾防治,每间隔10天更换一组喷雾一次,连续防治三次。第一次喷药 时间选择在初花期或者初花期前田间有零星轻发病株时进行,同时配合采用物理防治方 法,拔除重病株,带出田外销毁;如当遇连阴雨天气某阶段喷药受阻,应在雨后及时补喷药 齐IJ ;芝麻生长期间,虫、草、渍、旱害等防控依据常规管理技术进行; (7)适时收获:根据芝麻生长发育状况,调查田中75%的芝麻植株叶片变黄或脱 落,中下部蒴果和种子呈现生理成熟色时,即可收获。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所述杀菌剂是用250g/L嘧菌酯(如安灭达、阿米西达)、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如甲基托布津)、25g/L咯菌腈(如适乐时)中的任一种拌种, 其中用药量占种子重量的〇. 1%?〇. 3%。 进一步,所述250g/L嘧菌酯(如安灭达、阿米西达)占种子重量的0.2%,所述 70%甲基硫菌灵(如甲基托布津)占种子重量的0· 2%,所述25克/升咯菌腈(如适乐时) 占种子重量的〇. 15%。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所述生防菌是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并且叶面 喷施生防菌时,应避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喷施时间应选在多云、阴天或傍晚。生防菌在太 阳的直接照射下,其有效活菌数会下降,直接影响生防菌的药效。 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在初花期时,每亩采用50 %多菌灵300-500倍(如枯萎立 克、苯并咪唑44号)和NEB 2500-3000倍,兑水30kg喷雾;间隔10天后每亩用25%戊唑 醇可湿性粉剂508(如菌立克、立克秀)和25 <%嘧菌酯30-401111(如安灭达、阿米西达),兑 水30kg喷雾;再次间隔10天后用50%多菌灵100g和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0g或50% 咪酰胺锰盐50g (如使百功),兑水30kg喷雾。 进一步,所述步骤¢)中盛花期喷撒药剂时,所述三组低毒、低残留、广谱的安全 性化学杀菌剂分别加3%。磷酸二氢钾混合喷雾防治,每间隔10天更换一组喷雾一次,连续 防治三次,增加肥料供给。 本专利技术依据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是芝麻生产中最主要病害,病原菌主要从植株 茎基部、根茎部入侵植株危害。苗期是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菌侵染作物的主要时期之 一。所以防控措施从增肥、强壮芝麻植株、提高芝麻植株抗病能力以及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 数量等方面入手,其中,采用的芸薹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根 部生长,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缓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综合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抗病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的抗病耐渍优良品种;(2)选择优越的良田:选择地势平坦、四周排水条件良好的农田;(3)种子包衣:播种前,使用适于芝麻的安全性杀菌剂对种子进行拌种,晾干后播种;(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当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播种,采用起垄或平作,10,000‑15,000株/亩,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5)苗期病害防控:芝麻出苗后1‑2对真叶时,当有枯萎病发生时,每亩采用0.01%的芸薹素内酯3000‑3500倍、NEB 2500‑3000倍和生防菌菌液600‑800倍喷雾,2‑3周后待病株生长有所恢复后,再喷施0.01%芸薹素内酯3000‑3500倍。(6)花期病害防控:芝麻在初花期、盛花期时,采用三组低毒、低残留、广谱的安全性化学杀菌剂联合喷雾防治,每间隔10天更换一组喷雾一次,连续防治三次。第一次喷药时间选择在初花期或者初花期前田间有零星轻发病株时进行,同时配合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拔除重病株,带出田外销毁;如当遇连阴雨天气,某阶段喷药受阻,应在雨后及时补喷药剂;芝麻生长期间,虫、草、渍、旱害等防控依据常规管理技术进行;(7)适时收获:调查田中有75%的芝麻植株叶片大部分脱落,中下部蒴果和种子呈现生理成熟色时,即可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红梅张海洋杨光宇段迎辉徐桂真魏利斌李伟峰张战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