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封装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7687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包括透光基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一封装层以及第二封装层。透光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封装层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二封装层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在垂直于透光基板的方向上与发光二极管芯片重叠。发光二极管芯片用以发出一光束。部分的光束经过透光基板以及第二封装层而离开发光二极管封装。此外,一种包括上述发光二极管封装的照明装置也被提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包括透光基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一封装层以及第二封装层。透光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封装层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二封装层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在垂直于透光基板的方向上与发光二极管芯片重叠。发光二极管芯片用以发出一光束。部分的光束经过透光基板以及第二封装层而离开发光二极管封装。此外,一种包括上述发光二极管封装的照明装置也被提出。【专利说明】 发光二极管封装及照明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电组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及照明 >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工作原理如下:由对发光二极管芯片施加电流,邻近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第一型半导体层与第二型半导体层交界处的电子电洞会复合,进而使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光束。有别于传统的加热或放电等发光方式,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现象是属于冷性发光,因此发光二极管芯片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此外,发光二极管芯片更具有反应速度快、体积小、省电、低污染等优点,因此发光二极管芯片已广泛地被应用在各种领域中。 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使用寿命及信赖性,发光二极管芯片完成后多会再进行一封装制程,以构成发光二极管封装。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一般而言,完成后的发光二极管芯片10会固定于一杯状物20中,即俗称的固晶制程。然后,再将发光二极管芯片10的二电极12分别与二导电接脚30电性连接。之后,再将具有荧光粉的封装材料40填入杯状物20,以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10,于此便完成了发光二极管封装50。然而,由于导电接脚30及杯状物20多为不透光材质,因此从发光二极管芯片10的第一型半导体层14与第二型半导体层16交界处15发出的部分光束L会被导电接脚30及杯状物20阻挡,从而降低了发光二极管封装50的光提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其光提取效率高。 本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光提取效率高。 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封装,包括透光基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一封装层以及第二封装层。透光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封装层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二封装层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在垂直于透光基板的方向上与发光二极管芯片重叠。发光二极管芯片用以发出一光束。部分的光束经过透光基板以及第二封装层而离开发光二极管封装。 本技术的照明装置,包括灯罩、与灯罩围出一容置空间的灯头以及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发光二极管封装配置于容置空间中。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基板为玻璃基板。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一半导体层连接的第二半导体层、配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上的第一电极以及配置于第二半导体层上且与第一电极分离的第二电极。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为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透光基板更具有第一供电电极以及与第一供电电极分离的第二供电电极。发光二极管芯片由第一供电电极向第二供电电极排成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列。发光二极管封装更包括多条导线。发光二极管芯片列中除了最靠近第一供电电极的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外,部份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每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第二电极通过一条导线与相邻的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最靠近第一供电电极的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第一电极通过一条导线与第一供电电极电性连接。而最靠近第二供电电极的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第二电极通过一条导线与第二供电电极电性连接。简单说,同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彼此串联。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排成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列。这些发光二极管芯片列彼此并联。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具有面向透光基板的底面、相对于底面的顶面以及连接底面与顶面的侧面。发光二极管芯片彼此相隔开。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封装层包括第一封装材料以及混入第一封装材料的第一荧光粉,而第二封装层包括第二封装材料以及混入第二封装材料的第二荧光粉。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部分上述的光束经过第二封装层的第二荧光粉后转换为与光束颜色不同的第二色光,而另一部分的光束经过第一封装层的第一荧光粉后转换为与光束颜色不同的第一色光。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色光以及第二色光皆为白光。 基于上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及照明装置中,是利用透光基板来封装发光二极管芯片,因此除了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顶面、侧面发出的光束可传递至发光二极管封装外,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发出的光束亦可穿过透光基板,进而为使用者所运用。如此一来,发光二极管封装以及照明装置的光提取效率便可提高。 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的示意图。 图2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的上视示意图。 图2B为沿图2A的剖线A-A’绘示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10:发光二极管芯片 12:电极 14:第一型半导体层 15:交界处 16:第二型半导体层 20:杯状物 30:导电接脚 40:封装材料 50:发光二极管封装 100:发光二极管封装 110:透光基板 IlOa:第一表面 IlOb:第二表面 112:第一供电电极 114:第二供电电极 120:发光二极管芯片 120a:底面 120b:顶面 120c:侧面 122:第一半导体层 124:第二半导体层 126:第一电极 128:第二电极 130:第一封装层 132:第一封装材料 134:第一荧光粉 140:第二封装层 142:第二封装材料 144:第二荧光粉 150:透光胶 160:导线 200:灯罩 300:灯头 1000:照明装置 A-A’:剖线 L、L1、L2:光束 R:发光二极管芯片列 R1、R2:区域 X:容置空间 z: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的上视示意图。图2B为沿图2A的剖线A-A’绘示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A及图2B,发光二极管封装100包括透光基板110、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120、第一封装层130以及第二封装层140。透光基板1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IlOa以及第二表面110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IlOa以及第二表面IlOb可为互相平行的二平面。然而,本技术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表面IlOa以及第二表面IlOb也可为凸面、凹面、平面或其组合。透光基板110的材质以选用具有高透光率的材质为佳,例如玻璃,但本技术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透光基板110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该透光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 一第一封装层,配置于该透光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覆盖该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 一第二封装层,配置于该透光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且在垂直于该透光基板的一方向上与该发光二极管芯片重叠,该发光二极管芯片用以发出一光束,部分的该光束经过该透光基板以及该第二封装层而离开该发光二极管封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妤林子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