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稳定齿轮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657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稳定齿轮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固定于一传动箱体内,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向外凸伸的轴套,另一侧设有伸出轴,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轴套套于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上,轴套的外周安装有第一胀紧套,第一齿轮的伸出轴通过一圆柱滚子轴承固定在传动箱体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套紧于丝杠螺母外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齿轮在传递动力时可以保持稳定,不会发生颤动的现象,确保进给机构工作可靠,达到更优的驱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稳定齿轮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固定于一传动箱体内,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向外凸伸的轴套,另一侧设有伸出轴,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轴套套于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上,轴套的外周安装有第一胀紧套,第一齿轮的伸出轴通过一圆柱滚子轴承固定在传动箱体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套紧于丝杠螺母外周上。本技术的齿轮在传递动力时可以保持稳定,不会发生颤动的现象,确保进给机构工作可靠,达到更优的驱动效果。【专利说明】 一种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稳定齿轮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的驱动结构技术,具体为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齿轮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采用的传动方式是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传动副旋转,进而实现运动部件的直线进给。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传动副的丝杠螺母之间一般通过传动轴或若干中间齿轮进行动力传递。在这些结构中,传动轴和中间齿轮等都并非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如中国专利CN200910042856所公开的一种数控车床螺母旋转式丝杠装置,其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螺母传动副之间设有同步带轮传动链,通过此同步带轮传动链进行动力传递。同步带轮传动链一端的同步带轮与伺服电机的轴端连接,另一端的同步带轮则与滚珠丝杠螺母连接,除此之外,同步带轮传动链再无其他的固定安装结构。这种结构导致同步带轮传动链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容易颤动的问题,滚珠丝杠螺母转动不够稳定,对数控机床的整体工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稳定齿轮传动结构,其工作稳定,传动可靠,能够极大地提高进给机构的工作性能。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稳定齿轮传动结构,设置于动力源以及动力源所要驱动的丝杠螺母之间,所述齿轮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固定于一传动箱体内,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向外凸伸的轴套,另一侧设有伸出轴,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轴套套于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上,轴套的外周安装有使所述轴套和动力输出轴固定的第一胀紧套,第一齿轮的伸出轴通过一圆柱滚子轴承固定在传动箱体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套紧于丝杠螺母外周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源包括伺服电机以及行星齿轮箱,所述行星齿轮箱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套套于行星齿轮箱的输出轴上,行星齿轮箱固定于传动箱体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齿轮整体为长度大于所述丝杠螺母的柱形结构,其外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圈用于与第二齿轮啮合的齿,内部设有与丝杠螺母形状匹配的柱形中空腔体,所述丝杠螺母固定穿装于该柱形中空腔体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箱体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形状匹配的第一腔体,第三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腔体内,传动箱体还设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有连通口,第三齿轮的齿位于连通口处,第二齿轮设于第二腔体靠近连通口的位置处,通过连通口与第三齿轮的齿啮合,第二齿轮通过一第二胀紧套固定于一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两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第二腔体的侧壁上,第一齿轮设于第二腔体内位于第二齿轮一侧的位置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有传动箱体,将齿轮都固定到该传动箱体上,特别是与动力源所连接的第一齿轮是采用胀紧套的方式固定到动力输出轴上,并且在另一侧设有伸出轴,利用该伸出轴配合圆柱滚子轴承固定到传动箱体上,利用以上的结构可以使得齿轮在传递动力时可以保持稳定,不会发生颤动的现象,确保进给机构工作可靠,达到更优的驱动效果。特别地,当第三齿轮将丝杠螺母整体套装,且第三齿轮进一步通过传动箱体套装时,本技术的传动机构传动效果更加稳定,丝杠螺母的转动更加可靠。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1-伺服电机,2-行星齿轮箱,3-丝杠螺母,4-丝杠,5-第一齿轮,51-轴套,52-伸出轴,6-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71-齿,8-传动箱体,81-第一腔体,82-第二腔体,83-连通口,9-第一胀紧套,10-圆柱滚子轴承,11-第二胀紧套,12-传动轴,13-圆锥滚子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技术所应用的一种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结构除了齿轮传动结构外,还包括由伺服电机I和行星齿轮箱2所组成的动力源,以及动力源所要驱动的丝杠螺母3,另外,丝杠4也在图中示出,丝杠螺母3和丝杠4组成了用于实现直线运动的滚珠丝杠传动副。行星齿轮箱2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I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I驱动行星齿轮箱2动作,在行星齿轮箱2的作用下,其输出轴的转动速度降低,力矩增大。工作时,伺服电机I通过齿轮传动结构向丝杠螺母3输出动力,使得丝杠螺母3相对丝杠4转动,由于丝杠4是固定的,因此丝杠螺母3在转动的同时可以沿丝杠4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相应的结构同时做直线运动。 本技术的齿轮传动结构主要由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7以及传动箱体8组成。传动箱体8是本结构的整体支承部分,动力源也是通过行星齿轮箱2安装到此传动箱体8上的方式实现固定。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7依次设于动力源和丝杠螺母3之间。第一齿轮5的一侧设有向外凸伸的轴套51,另一侧设有伸出轴52,第一齿轮5通过轴套51套于行星齿轮箱2的动力输出轴上,两者之间的固定通过位于轴套51外周的第一胀紧套9互相固定。第一齿轮5的伸出轴52延伸至传动箱体8的侧壁上,通过一圆柱滚子轴承10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可以确保第一齿轮5位置稳定,不会出现转动时摆动的现象。 第二齿轮6与第一齿轮5啮合,第三齿轮7与第二齿轮6啮合,第三齿轮7套紧于丝杠螺母2外周上。工作时,第一齿轮5跟随行星齿轮箱2动作,然后进一步通过第二齿轮6和第三齿轮7将动力传递到丝杠螺母3上。 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驱动丝杠螺母3相对丝杠4转动,使得丝杠螺母3能够相对丝杠4进行直线位移。为了使得丝杠螺母3的转动更加稳定,如图所示,本技术将第三齿轮7整体构造为长度大于丝杠螺母的柱形结构,在其外周的中间位置设一圈用于与第二齿轮6啮合的齿71,在其内部设与丝杠螺母2形状匹配的柱形中空腔体,将此丝杠螺母3固定穿装于该柱形中空腔体内。从图中可以看出,丝杠螺母3是被完全包裹于第三齿轮7中的,丝杠螺母3运动时稳定,另外,丝杠4从第三齿轮7所伸出的通孔处也是与丝杠4的直径大小相等的,因此第三齿轮7对丝杠4也起到了定位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丝杠4和丝杠螺母3两者之间运动的稳定性。 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为了使得第三齿轮7能够在传动箱体8内稳定可靠地转动,本技术的传动箱体8设有与第三齿轮7形状匹配的第一腔体81,第三齿轮7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腔体81内,传动箱体8还设有第二腔体82,第一腔体81和第二腔体82之间设有连通口 83,第三齿轮7的齿71位于连通口 83处,第二齿轮6设于第二腔体82靠近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稳定齿轮传动结构,设置于动力源以及动力源所要驱动的丝杠螺母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固定于一传动箱体内,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向外凸伸的轴套,另一侧设有伸出轴,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轴套套于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上,轴套的外周安装有使所述轴套和动力输出轴固定的第一胀紧套,第一齿轮的伸出轴通过一圆柱滚子轴承固定在传动箱体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套紧于丝杠螺母外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新王忠华洪波荣斌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瑞精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