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电子内窥镜、一内窥镜套设机构、一冲洗机构、以及一吸引机构;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冲洗机构、吸引机构相互粘结为一体;所述的电子内窥镜,其包括一摄像机构、一接线端口、以及一数据线;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其包括一内窥镜套管、以及一内窥镜端口;所述的摄像机构,贯穿于内窥镜套管内,所述的内窥镜端口、与接线端口通过螺旋结构活动式连接,将电子内窥镜、冲洗机构、以及吸引机构整合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接线端口旋出,所述的电子内窥镜,与冲洗机构、吸引机构、内窥镜套设机构的结合体,成为分体式结构,方便用户分别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电子内窥镜、一内窥镜套设机构、一冲洗机构、以及一吸引机构;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冲洗机构、吸引机构相互粘结为一体;所述的电子内窥镜,其包括一摄像机构、一接线端口、以及一数据线;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其包括一内窥镜套管、以及一内窥镜端口;所述的摄像机构,贯穿于内窥镜套管内,所述的内窥镜端口、与接线端口通过螺旋结构活动式连接,将电子内窥镜、冲洗机构、以及吸引机构整合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接线端口旋出,所述的电子内窥镜,与冲洗机构、吸引机构、内窥镜套设机构的结合体,成为分体式结构,方便用户分别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
技术介绍
耳鼻喉是人体高发病部位之一,医生在进行耳鼻喉科手术时,该部位会产生大量的粘性液体,并会有出血现象。为手术顺利进行,必须及时清除鼻腔或咽喉内的液体,此时就需要一种吸引装置,吸出这些液体。 传统的耳鼻喉用吸引管,无法直视操作,在进行吸引操作时,医生常常根据经验或手感进行,不能彻底清除液体。此外,会有损伤组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其包括一电子内窥镜、一内窥镜套设机构、一冲洗机构、以及一吸引机构;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冲洗机构、吸引机构相互粘结为一体;所述的电子内窥镜,其包括一摄像机构、一接线端口、以及一数据线;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其包括一内窥镜套管、以及一内窥镜端口 ;所述的摄像机构,贯穿于内窥镜套管内,所述的内窥镜端口、与接线端口通过螺旋结构活动式连接,将电子内窥镜、冲洗机构、以及吸引机构整合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接线端口旋出,所述的电子内窥镜,与冲洗机构、吸引机构、内窥镜套设机构的结合体,成为分体式结构,方便用户分别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所述电子内窥镜的摄像机构,其还包括一透明视窗、一摄像模组、一模组套管;所述的摄像模组的前端设置于透明视窗内,所述的摄像模组贯穿于模组套管内,所述的模组套管的一端与透明视窗粘结,另一端与接线端口粘结;所述的接线端口的另一端与数据线粘结,所述的摄像模组与数据线连接。 所述冲洗结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冲洗管、以及一冲洗管接头,所述的冲洗管的外壁表面与内窥镜套管的外壁表面粘结。 所述的吸引机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吸引管、一吸引管接头、以及一疏通拉索,所述的吸引管的外壁表面分别与内窥镜套管的外壁表面粘结,冲洗管的外壁表面连接,所述的疏通拉索设置于吸引管接头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操作方便、安全、可视;同时,本技术提供的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内窥镜和手术器械合为一体,综合了传统吸引管和鼻窦镜的优势。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操作简单,减少对医生技术的依赖,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具有冲洗与吸引的功能,结构精简,所述电子内窥镜,其可与轻巧灵便的显示系统连接,方便医生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门诊检查、直视活检取样、临床手术、病房临时检查等,大大减轻医生劳力与手术风险,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3.本技术的电子内窥镜,与冲洗机构、吸引机构、内窥镜套设机构的结合体,通过定位套管、弹性锁紧装置组合为一体,既可以合体使用,也可以分体使用。 4.本技术的电子内窥镜,其前端设有一透明视窗,使得摄像模组的摄取图像比较清晰;同时,摄像模组贯穿于模组套管内,模组套管一端与透明视窗粘结,另一端与接线端口粘结,使得摄像模组处于包裹中,防止了由于外部的种种原因,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发生。 5.本技术的电子内窥镜,其可与轻巧的显示系统连接,并与移动与使用,方便用于门诊检查、直视活检取样、临床手术、病房临时检查等情况,无需其他辅助的情况下,医生能同步直视手术操作,很大程度上减轻医生劳力,因此,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冲洗机构、吸引机构、内窥镜套设机构的结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电子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电子内窥镜 2、内窥镜套设机构 3、冲洗机构 4、吸引机构5、吸引管6、吸引管接头 7、疏通拉索8、冲洗管9、冲洗管接头 10、内窥镜套管 11、内窥镜端口12、接线端口 13、数据线14、透明视窗15、摄像模组 16、模组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其包括一电子内窥镜1、一内窥镜套设机构2、一冲洗机构3、以及一吸引机构4 ;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 2、冲洗机构3、吸引机构4相互粘结为一体;所述的电子内窥镜1,其包括一摄像机构、一接线端口 12、以及一数据线13 ;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2,其包括一内窥镜套管10、以及一内窥镜端口 11 ;所述的摄像机构,贯穿于内窥镜套管10内,所述的内窥镜端口 11、与接线端口12通过螺旋结构活动式连接,将电子内窥镜1、冲洗机构3、以及吸引机构4整合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接线端口 12旋出,所述的电子内窥镜1,与冲洗机构3、吸引机构4、内窥镜套设机构2的结合体,成为分体式结构,方便用户分别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所述电子内窥镜I的摄像机构,其还包括一透明视窗14、一摄像模组15、一模组套管16 ;所述的摄像模组15的前端设置于透明视窗14内,所述的摄像模组15贯穿于模组套管16内,所述的模组套管16的一端与透明视窗14粘结,另一端与接线端口 12粘结;所述的接线端口 12的另一端与数据线13粘结,所述的摄像模组15与数据线13连接。 所述冲洗结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冲洗管8、以及一冲洗管接头9,所述的冲洗管8的外壁表面与内窥镜套管10的外壁表面粘结。 所述的吸引机构4,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吸引管5、一吸引管接头6、以及一疏通拉索7,所述的吸引管5的外壁表面分别与内窥镜套管10的外壁表面粘结,冲洗管8的外壁表面连接,所述的疏通拉索7设置于吸引管接头6上。 所述的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其包括电子内窥镜,一冲洗机构、吸引机构、内窥镜套设机构的结合体,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1)设置一透明视窗、摄像模组、一模组套管、一接线端口、以及一数据线;所述的摄像模组,其包括一镜头端,将其容置于透明视窗内,其余部分贯穿于模组套管内;将模组套管的一端与透明视窗粘结,另一端与接线端口粘结;将接线端口与数据线粘结,并将摄像模组与数据线连接; (2)所述的冲洗机构、吸引机构、内窥镜套设机构的结合体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21)设置一冲洗机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冲洗管、以及一冲洗管接头;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子直视双头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电子内窥镜、一内窥镜套设机构、一冲洗机构、以及一吸引机构;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冲洗机构、吸引机构相互粘结为一体;所述的电子内窥镜,其包括一摄像机构、一接线端口、以及一数据线;所述的内窥镜套设机构,其包括一内窥镜套管、以及一内窥镜端口;所述的摄像机构,贯穿于内窥镜套管内,所述的内窥镜端口、与接线端口通过螺旋结构活动式连接,将电子内窥镜、冲洗机构、以及吸引机构整合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接线端口旋出,所述的电子内窥镜,与冲洗机构、吸引机构、内窥镜套设机构的结合体,成为分体式结构,方便用户分别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振权,勾成俊,黄振宁,颜志坦,张志轩,卜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麦可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