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套叠式包装箱,包括开口箱体,支撑沿所述的支撑沿位于箱体上端外侧、或箱体上端边外翻的平面形成支撑沿;筒状套叠支撑柱用于支撑上下相邻的箱体于支撑沿上端、或使上下相邻的箱体套叠,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上端开口位于支撑沿上端面,筒状套叠支撑柱呈梯形筒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上下筐体底顶相落叠装货,也能使空箱上下筐体底顶相套,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回运占用运输空间小,方便携带,空箱回运成本低,用人少,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套叠式包装箱,包括开口箱体,支撑沿所述的支撑沿位于箱体上端外侧、或箱体上端边外翻的平面形成支撑沿;筒状套叠支撑柱用于支撑上下相邻的箱体于支撑沿上端、或使上下相邻的箱体套叠,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上端开口位于支撑沿上端面,筒状套叠支撑柱呈梯形筒状体。本技术能使上下筐体底顶相落叠装货,也能使空箱上下筐体底顶相套,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回运占用运输空间小,方便携带,空箱回运成本低,用人少,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专利说明】套叠式包装箱
本技术属于一种套叠式包装箱。
技术介绍
各种包装箱,或称包装周转箱、包装周转筐在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被广泛使用。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包装箱大多为上端开口的长方形筐体,筐体内用于盛装货物,相邻的上下筐体底顶相落叠。卸货后,仍依此状态回运包装箱。而这种传统的包装箱装运货物时与空置回运时所占用的运输空间相同,从而造成空置回运时所占用的运输空间浪费,空箱回运成本高,用人多,难于适应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套叠式包装箱,能使上下筐体底顶相落叠装货,也能使空箱上下筐体底顶相套,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回运占用运输空间小,方便携带,空箱回运成本低,用人少,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为此,本技术包括: 开口箱体,呈梯型箱体; 支撑沿,支撑沿位于箱体上端外侧、或箱体上端边外翻的平面形成支撑沿,所述的支撑沿的上端为平面; 筒状套叠支撑柱,用于支撑上下相邻的箱体于支撑沿上端、或使上下相邻的箱体套叠,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上端开口位于支撑沿上端面,筒状套叠支撑柱呈梯形筒状体。 所述的套叠式包装箱上至少设有两个筒状套叠支撑柱,两个筒状套叠支撑柱位于支撑沿的对应边上。所述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中下部的体积小于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中上部的体积。所述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下端面位于上下相邻箱体的支撑沿面上,或穿设在其下端另一箱体对应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上端开口内。所述的支撑沿至筒状套叠支撑柱下端的长度与支撑沿至箱体下端面的长度比为46?48: 50。所述的筒状套叠支撑柱位于支撑沿的相邻角部和与相邻角部对应边的中部,位于支撑沿的相邻角部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的内壁上设有抗磨层。所述的开口箱体外侧的底面上设有加强筋,开口箱体的水平横截面形状可为矩形、方形、圆形、椭圆、多边形。 所述的开口箱体的内侧面上设有防碰层。 上述结构设计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 本技术能使上下筐体底顶相落叠装货,也能使空箱上下筐体底顶相套,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回运占用运输空间小,方便携带,空箱回运成本低,用人少,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据测算,本技术回运占用运输空间仅是装货占用运输空间的8?10%。空箱回运成本较传统包装箱结构降低80%,有较好的经济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顶面所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为本技术的上下筐体底顶相落叠装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为本技术的空箱上下管体底顶相套空置回运时的结构不意图。 图10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套叠式包装箱,包括开口箱体、支撑沿和筒状套叠支撑柱。其中: 开口箱体6,开口箱体呈梯型箱体。所述的开口箱体外侧的底面上设有加强筋9,用于增强箱体的承重量。开口箱体的水平横截面形状可为矩形、方形、圆形、椭圆、多边形,或其它形状。所述的开口箱体的内侧面上设有防碰层2,防碰层的作用是可防止开口箱体的内侧面碰损货物。防碰层可在开口箱体的内侧面上镶嵌一层珍珠棉、或无纺布、或泡沫塑料等软材料形成。 支撑沿3,支撑沿位于箱体上端外侧、或箱体上端边外翻的平面形成支撑沿,所述的支撑沿的上端为平面。显然,应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上端的箱体。 筒状套叠支撑柱,用于支撑上下相邻的箱体于支撑沿上端、或使上下相邻的箱体套叠,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上端开口 1、4位于支撑沿上端面,筒状套叠支撑柱呈梯形筒状体。 所述的套叠式包装箱上至少设有两个筒状套叠支撑柱,两个筒状套叠支撑柱位于支撑沿的对应边上。所述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中下部的体积小于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中上部的体积。所述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下端面位于上下相邻箱体的支撑沿面上,或穿设在其下端另一箱体对应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上端开口内。所述的支撑沿至筒状套叠支撑柱下端的长度与支撑沿至箱体下端面的长度比为46?48: 50。所述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的内壁上设有抗磨层8,抗磨层可为在筒状套叠支撑柱的内壁上镀设一层耐磨金属层形成。 所述的筒状套叠支撑柱位于支撑沿的相邻角部和与相邻角部对应边的中部,位于对应边的中部的筒状套叠支撑柱可称为:边部筒状套叠支撑柱5,其上端开口 I。位于支撑沿的相邻角部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的横截面呈L形,L形筒状套叠支撑柱可称为:角部筒状套叠支撑柱7,其上端开口 4,以方便论述。 使用时,图6和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装货状态。显然,本技术结构的筐体根据用量可为数个至数百个。当数个筐体装货时,只需将上下筐体对应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相错开;即:上端的开口箱体上的边部筒状套叠支撑柱5与下端的另一开口箱体61上的另一边部筒状套叠支撑柱51相错开;开口箱体上的角部筒状套叠支撑柱7与下端的另一开口箱体61上的另一角部筒状套叠支撑柱71相错开;即形成上下筐体底顶相落叠装货状态时的状态。此时,上端的开口箱体6位于下端的另一开口箱体61之上,位于上端的角部筒状套叠支撑柱7和边部筒状套叠支撑柱5的下端面顶持在下端的另一开口箱体61上的另一支撑沿31上。依次类推,形成数个本技术的装货状态。 图8和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空箱上下筐体底顶相套空置回运时的结构。当数个筐体空置回运时,只需将上下筐体对应相同的筒状套叠支撑柱相对齐;即:上端的开口箱体上的边部筒状套叠支撑柱5与下端的另一开口箱体61上的另一边部筒状套叠支撑柱51相对齐;开口箱体上的角部筒状套叠支撑柱7与下端的另一开口箱体61上的另一角部筒状套叠支撑柱71相对齐;从而使上端的边部筒状套叠支撑柱7和角部筒状套叠支撑柱5的中下部分别从下端的另一开口箱体61上对应的各自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上端开口插入下端对应相同的各自筒状套叠支撑柱内(注其中:位于上端边部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下端从位于其下端对应的边部筒状套叠支撑柱的另一上端开口 41插入。位于上端角部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下端从位于其下端对应的角部筒状套叠支撑柱的另一上端开口 11插入。);同时,位于上端的开口箱体6的中下部即位于下端的另一开口箱体61之内。依次类推,即形成数个空箱上下筐体底顶相套空置回运时的状态。 如图10所示,显然图1至图9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此设计基础上将筒状套叠支撑柱在开口箱体的各支撑沿上呈不等距、不等数、不对称分布,其效果和功效相同。本技术的开口箱体的水平横截面形状可为矩形、方形、圆形、椭圆、多边形、或其它形状。 总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叠式包装箱,由箱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套叠式包装箱包括, 开口箱体,呈梯型箱体; 支撑沿,支撑沿位于箱体上端外侧、或箱体上端边外翻的平面形成支撑沿; 筒状套叠支撑柱,用于支撑上下相邻的箱体于支撑沿上端、或使上下相邻的箱体套叠,筒状套叠支撑柱的上端开口位于支撑沿上端面,筒状套叠支撑柱呈梯形筒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雨顺,
申请(专利权)人:冯雨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