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砼砌墙体结构,包括砼墙体,在与砌墙体连接的砼墙体部分设有压槽,砌墙体与砼墙体连接,在砌墙体和压槽上设置抹灰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模板面板底部设置外形尺寸与压槽一致的垫板,方便简单快速,此施工方法在保证墙体的强度下,能大大减少抹灰量,减少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砼砌墙体结构,包括砼墙体,在与砌墙体连接的砼墙体部分设有压槽,砌墙体与砼墙体连接,在砌墙体和压槽上设置抹灰层,本技术采用在模板面板底部设置外形尺寸与压槽一致的垫板,方便简单快速,此施工方法在保证墙体的强度下,能大大减少抹灰量,减少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本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专利说明】一种砼砌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砼砌墙体结构,属于建筑工施工
。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对高层建筑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在现有技术中对高层墙体施工时,一般先施工砼墙体,然后在施工砌墙体,待两种结构墙体施工完后在统一进行抹灰,该施工方法既浪费材料,又大大增加了劳动成本,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砼砌墙体结构,该结构在保证墙体的强度下,能大大减少抹灰量,减少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砼砌墙体结构,包括砼墙体,在与砌墙体连接的砼墙体部分设有压槽,砌墙体与砼墙体连接,在砌墙体和压槽上设置抹灰层。 前述的5全砌墙体结构中,所诉的压槽的深度a为8?15mm,宽度b为80?150mm, 该抹灰层厚度与压槽深度a —致。 前述的砼砌墙体结构中,该压槽分布与与砌墙体连接的砼墙体部分的一侧或两侧。 本技术原理: 一种砼砌墙体的施工方法,采用铝合金建筑墙柱模板浇筑砼墙体,并在与砌墙体连接的砼墙体部位一侧或两侧形成压槽,待砼墙体满足设计强度后施工砌墙体,对砌墙体和砼墙体的压槽部分进行抹灰,使得砌墙体的厚度与砼墙体一致。 前述的砼砌墙体的施工方法中,该压槽的深度a为8?15mm,宽度b为80?150mmo 前述的砼砌墙体的施工方法中,在铝合金建筑墙柱模板的面板上设有与压槽形状一致的垫板,垫板位于面板底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在与砌墙体连接的砼墙体部位一侧或两侧形成压槽,待砼墙体满足设计强度后施工砌墙体,该砌墙体厚度与有压槽的砼墙体部分厚度一致,然后对砌墙体和砼墙体的压槽部分进行抹灰,使得砌墙体的厚度与砼墙体一致,在制作压槽时,采用在模板面板底部设置外形尺寸与压槽一致的垫板,方便简单快速,此施工方法在保证墙体的强度下,能大大减少抹灰量,减少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本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附图2为在砼墙柱只有一侧设有压槽时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3为在砼墙柱两侧侧设有压槽时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4为在砼墙柱只有一侧设有压槽时铝合金模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在砼墙柱只两侧设有压槽时铝合金模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砼墙体、2-砌墙体、3-压槽、4-抹灰层、5-面板、6_横竖肋板、7-穿墙螺栓、8-操作平台、-9-调整板带、10-加厚垫板、11-行走面板、12-支撑架、13-横杆、14-连接杆、15-调整螺栓、16-倒角、a-压槽深度、b_压槽宽度、c_加厚垫板厚度、d_加厚垫板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本技术实施例一:一种砼砌墙体的施工方法,采用铝合金建筑墙柱模板浇筑砼墙体,并在与砌墙体连接的砼墙体部位一侧或两侧形成压槽,待砼墙体满足设计强度后施工砌墙体,对砌墙体和砼墙体的压槽部分进行抹灰,使得砌墙体的厚度与砼墙体一致,其中该压槽的深度a为8?15mm,宽度b为80?150mm,在招合金建筑墙柱模板的面板上设有与压槽形状一致的垫板,垫板位于面板底部。 具体实施过程: 步骤一、砼墙体施工; 将铝合金建筑墙柱模板固定在砼墙体钢筋笼两侧,通过调整螺栓调整面板垂直度,在完成面板间间距和垂直度后,通过穿墙螺栓实现面板对来,操作员在操作平台上实现砼墙体浇筑施工,带混泥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拆卸模板,则形成带有压槽的砼墙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业主要求,当砼砌墙体整体厚度低于10mm时,只需在砼墙体一侧设有压槽,则在抹灰工序中,没有设置压槽一侧砼墙柱和砌墙柱需要同时抹灰,当当砼砌墙体整体厚度大于10mm时,则可在轮墙体两侧同时设置压槽。 步骤二、砌墙体施工; 按现有技术施工砌墙体,该砌墙体与带有压槽的砼墙体的厚度一致。 步骤三、抹灰; 对砌墙体和压槽进行抹灰,其抹灰的厚度以砌墙体的厚度与砼墙体厚度一致即可,及抹灰厚度为压槽的深度。 根据上述方法所构建的一种砼砌墙体结构,如附图1和2所示,包括砼墙体1,在与砌墙体2连接的砼墙体I部分一侧设有压槽3,砌墙体2与砼墙体I连接,在砌墙体2和压槽3上设置抹灰层4,其中所诉的压槽3的深度a为8?15mm,宽度b为80?150mm,该抹灰层4厚度与压槽深度a —致。 上述施工方法所需的一种砼砌墙柱模板,如附图4所示,包括铝合金模板制成的面板5,在面板5背面设置横竖肋板6,在面板5上设有对拉孔,穿墙螺栓7穿过对拉孔实现对面板5对拉,其特征在于:在面板5背面顶部设有操作平台8,在面板5背面设有调整板带9,在其中一块面板5底部设有加厚垫板10。 本技术实施例二:一种砼砌墙体的施工方法,采用铝合金建筑墙柱模板浇筑砼墙体,并在与砌墙体连接的砼墙体部位一侧或两侧形成压槽,待砼墙体满足设计强度后施工砌墙体,对砌墙体和砼墙体的压槽部分进行抹灰,使得砌墙体的厚度与砼墙体一致,其中该压槽的深度a为8?15mm,宽度b为80?150mm,在招合金建筑墙柱模板的面板上设有与压槽形状一致的垫板,垫板位于面板底部。具体实施过程: 步骤一、砼墙体施工; 将铝合金建筑墙柱模板固定在砼墙体钢筋笼两侧,通过调整螺栓调整面板垂直度,在完成面板间间距和垂直度后,通过穿墙螺栓实现面板对来,操作员在操作平台上实现砼墙体浇筑施工,带混泥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拆卸模板,则形成带有压槽的砼墙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业主要求,当砼砌墙体整体厚度低于10mm时,只需在砼墙体一侧设有压槽,则在抹灰工序中,没有设置压槽一侧砼墙柱和砌墙柱需要同时抹灰,当当砼砌墙体整体厚度大于10mm时,则可在轮墙体两侧同时设置压槽。 其中所述的操作平台8由行走面板11和支撑架12构成,支撑架12与面板构成直角三角结构,其中支撑架的的横杆13与面板5垂直固定,行走面板11设置在横杆13上,该操作平台8能实现施工员安全、快速的进行砼浇筑,该调整板带9与面板构成三角结构,该调整板带9的两根连接杆14分别与面板5背面中部和底部连接,在两根连接杆14的连接处设有调整螺栓15,该调整板带9能轻松实现对面板5的垂直度调整,所述加厚垫板10底边与面板5底边对齐,加厚垫板10与面板5间设有倒角16,通过设置倒角16,方便模板的拆模,所述加厚垫板10的厚度C为8?15mm,宽度d为80?150mm,该加厚垫板长度与面板长度一致。 步骤二、砌墙体施工; 按现有技术施工砌墙体,该砌墙体与带有压槽的砼墙体的厚度一致。 步骤三、抹灰; 对砌墙体和压槽进行抹灰,其抹灰的厚度以砌墙体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砼砌墙体结构,包括砼墙体(1),其特征在于:在与砌墙体(2)连接的砼墙体(1)部分设有压槽(3),砌墙体(2)与砼墙体(1)连接,在砌墙体(2)和压槽(3)上设置抹灰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盛,严柳青,庄泽浩,华健,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