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片式磁珠,包括至少三层基体膜片、位于所述基体膜片两侧的端电极以及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之间的内电极线圈,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结构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极大提高叠层片式磁珠的额定电流,同时降低直流电阻。(*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叠层片式磁珠,包括至少三层基体膜片、位于所述基体膜片两侧的端电极以及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之间的内电极线圈,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结构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本技术能够极大提高叠层片式磁珠的额定电流,同时降低直流电阻。【专利说明】叠层片式磁珠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层片式磁珠。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通讯业(如手机等便携终端产品)的发展,叠层片式磁珠以其良好的磁屏蔽性、小型化等优势成为电子元件领域重点开发的产品,其应用范围涉及移动设备、电脑、服务器、个人导航系统、个人多媒体设备和汽车系统等。 然而传统的叠层片式磁珠额定电流较低、直流电阻高,这样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额定电流高、直流电阻低的叠层片式磁珠。 一种叠层片式磁珠,包括至少三层基体膜片、位于所述基体膜片两侧的端电极以及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之间的内电极线圈,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结构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电极线圈包括内电极,不同层的内电极之间通过金属导体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电极线圈为四分之三网结构线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共用所述端电极并一起引出作为引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内电极线圈之间或内电极线圈与所述基体膜片之间的隔离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叠层片式磁珠的长、宽、高分别为1.6毫米、0.8毫米、 0.8晕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膜片为铁氧体材料膜片。 上述叠层片式磁珠包括至少三层基体膜片、位于所述基体膜片两侧的端电极以及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之间的内电极线圈,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结构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这样可以增加电路导通面积,从而能够极大提高叠层片式磁珠的额定电流,同时降低了直流电阻。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叠层片式磁珠内部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叠层片式磁珠外部结构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叠层片式磁珠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分别为一实施例的叠层片式磁珠内部结构图和外部结构图。图I所示,叠层片式磁珠包括基体膜片110、内电极线圈120、基体膜片130、内电极线圈140以及基体膜片150。 在本实施例中,基体膜片110、基体膜片130以及基体膜片150均为铁氧体材料膜片,在制作时采用流延方式成型。 一个完整的内电极线圈120包括内电极122和内电极124,内电极122和内电极124之间通过金属导体相互连接。内电极线圈120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基体膜片110、基体膜片130)之间。同样的,内电极线圈140包括内电极142和内电极144,内电极142和内电极144之间通过金属导体相互连接。内电极线圈140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基体膜片130、基体膜片150)之间。 内电极线圈120、内电极线圈140结构完全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在本实施例中,内电极线圈120、内电极线圈140为四分之三网结构线圈,即相邻的四个内电极叠加而组合成三个完整的闭合线圈。如图中所述,相邻四个内电极(内电极122、内电极124、内电极142、内电极144)中,内电极122、内电极124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内电极线圈120,内电极142、内电极144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内电极线圈140,而内电极124、内电极142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内电极线圈。该叠层片式磁珠的内电极线圈通过采用结构完全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使其额定电流达到传统磁珠的两倍,其直流电阻可以降低为传统磁珠的二分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该叠层片式磁珠还包括隔离层(图未示),所述隔离层于所述内电极线圈之间或内电极线圈与所述基体膜片之间,这样可以用来防止内部导体之间的电路开路。 图2所示,叠层片式磁珠包括基体膜片210和位于基体膜片210两侧的端电极220,该叠层片式磁珠的长、宽、高分别为1.6毫米、0.8毫米、0.8毫米。这样保证了叠层片式磁珠的小型化要求。 内电极线圈120、内电极线圈140共用端电极220并一起引出作为引出端(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叠层片式磁珠采用多层内电极线圈共同引出作为引出端,从而保证了该叠层片式磁珠的内电极线圈与引出端的可靠性,同时保证了引出端的端头电镀锡铅的厚度,而锡铅厚度的增加可以提高整机电路焊接的牢固性和电气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叠层片式磁珠内部结构图。该叠层片式磁珠包括至少三层基体膜片、位于所述基体膜片两侧的端电极以及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之间的内电极线圈,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结构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 其中,至少三层基体膜片为铁氧体材料膜片,在制作时采用流延方式成型。 一个完整的内电极线圈包括不同层之间通过金属导体相互连接的内电极。内电极线圈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之间。 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结构完全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在本实施例中,内电极线圈为四分之三网结构线圈,即相邻四个内电极叠加而组合成三个完整的闭合线圈。 在本实施例中,该叠层片式磁珠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于所述内电极线圈之间或内电极线圈与所述基体膜片之间,这样可以用来防止内部导体之间的电路开路。该叠层片式磁珠的长、宽、高分别为1.6毫米、0.8毫米、0.8毫米。这样保证了叠层片式磁珠的小型化要求。 上述叠层片式磁珠包括至少三层基体膜片、位于所述基体膜片两侧的端电极以及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之间的内电极线圈,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结构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这样可以增加电路导通面积,从而能够极大提高叠层片式磁珠的额定电流,同时降低了直流电阻。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叠层片式磁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层基体膜片、位于所述基体膜片两侧的端电极以及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之间的内电极线圈,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结构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片式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线圈包括内电极,不同层的内电极之间通过金属导体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片式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线圈为四分之三网结构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片式磁珠,其特征在于,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共用所述端电极并一起引出作为引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片式磁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内电极线圈之间或内电极线圈与所述基体膜片之间的隔离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片式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片式磁珠的长、宽、高分别为1.6晕米、0.8晕米、0.8晕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片式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膜片为铁氧体材料膜片。【文档编号】H01F37/00GK204010886SQ201420305079【公开日】2014年12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层片式磁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层基体膜片、位于所述基体膜片两侧的端电极以及位于不同层基体膜片之间的内电极线圈,不同层的内电极线圈结构相同且采用平行并联的方式布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会,张小霞,肖倩,曹华春,刘奕林,尹红葵,邵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