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7074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线莲种植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包括苗圃,所述苗圃上设有若干横竖交错的交通渠,单元棚内设有搁架、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搁架上设有若干培养槽,水循环装置穿过若干培养槽后与交通渠连通,单元棚外侧罩设有遮光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电路与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苗圃通过中央控制器调控各单元棚内的采光、湿度和温度,在光照变化时由牵引器带动遮光网,从而调节进入单元棚的光线强度;湿度检测器控制进而由增压泵通过滴管调节培养槽内的湿度;一体化、自动化配置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金线莲的产业化种植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金线莲种植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包括苗圃,所述苗圃上设有若干横竖交错的交通渠,单元棚内设有搁架、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搁架上设有若干培养槽,水循环装置穿过若干培养槽后与交通渠连通,单元棚外侧罩设有遮光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电路与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苗圃通过中央控制器调控各单元棚内的采光、湿度和温度,在光照变化时由牵引器带动遮光网,从而调节进入单元棚的光线强度;湿度检测器控制进而由增压泵通过滴管调节培养槽内的湿度;一体化、自动化配置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金线莲的产业化种植发展。【专利说明】一种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金线莲种植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金线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民间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素有“药王”、“金草”、“神草”、“鸟人参”等美称。金线莲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要求温度20°C?32°C,光照3000-5000LUX。光照过强易导致植株茎匍匐;光照过弱易致植株茎细长。不同金线莲品种光照需求不同。 随着野生金线莲资源的日渐匮乏,以及市场对金线莲产品的旺盛需求,金线莲人工种植技术也逐渐成熟。人工种植的金线莲一般在温室大棚内培育,通过人工模拟和控制环境条件,以满足金线莲的生长需求。目前常见的金线莲种植大棚一般采用矩形结构,大棚上罩设有遮阳网以控制光照强度,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大棚内的光线强度、湿度、温度、以及培养基的含水度等进行监控,在金线莲的不同生长过程随时调整以提高产量和品质。现有的金线莲种植大棚在使用中存在搭建成本高,操作维护不便、空间利用率低、采光不均、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不利于金线莲人工培育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管理方便、产业化程度高的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包括苗圃,所述苗圃上设有若干横竖交错的交通渠,交通渠之间设有若干单元棚,单元棚内设有搁架、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搁架上设有若干培养槽,水循环装置穿过若干培养槽后与交通渠连通,单元棚外侧罩设有遮光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电路与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棚为三棱柱形的棚架,单元棚两端的斜撑杆上设有轨道;遮光装置包括遮光网,遮光网罩设于单元棚的两侧斜面上,遮光网的顶边与单元棚的顶梁连接,遮光网的侧边上设有与轨道配合的牵引器,单元棚内设有与牵引器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若干滴管和增压泵,若干滴管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培养槽内,且滴管两端穿过培养槽的两端后分别与增压泵的出水口和交通渠连通,增压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交通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棚内的若干滴管一端并联后与增压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器和若干湿度检测器,若干湿度检测器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培养槽内,温度检测器和若干湿度检测器通过电路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合理,苗圃通过中央控制器调控各单元棚内的采光、湿度和温度,在光照变化时由牵引器带动遮光网,从而调节进入单元棚的光线强度;培养槽内的湿度由湿度检测器控制,进而由增压泵3通过滴管调节培养槽内的湿度;一体化、自动化、规模化的配置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金线莲的产业化种植发展。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单元棚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苗圃;2、单元棚;3、遮光网;11、交通渠; 12、中央控制器;21、培养槽; 22、滴管;23、增压泵; 24、温度检测器;25、湿度检测器;26、搁架;31、牵引器; 32、驱动电机; 33、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包括苗圃1,所述苗圃I上设有若干横竖交错的交通渠11,交通渠11之间设有若干单元棚2,单元棚2内设有搁架26、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搁架26上设有若干培养槽21,水循环装置穿过若干培养槽21后与交通渠11连通,单元棚2外侧罩设有遮光装置,遮光装置用于控制进入单元棚2内的光通率;交通渠11贮存有用于灌溉的水,且水中可添加各种液化肥料以及防虫害药物,通过水循环装置将灌溉水输送到各单元棚2内的培养槽21中,从而实现自动施肥、杀虫和灌溉,检测装置对各单元棚2以及培养槽21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还包括中央控制器12,中央控制器12通过电路与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连接,检测装置将信号发送至中央控制器12后,从而操控水循环装置或和遮光装置工作。 上述单元棚2为三棱柱形的棚架,三角棚架结构可节约搭建成本,且三角作为最稳定的结构可提高单元棚2的整体强度,且斜面受光可提高光照效率,单元棚2两端的斜撑杆上设有轨道33 ;遮光装置包括遮光网3,遮光网3罩设于单元棚2的两侧斜面上,遮光网3的顶边与单元棚2的顶梁连接,遮光网3的侧边上设有与轨道33配合的牵引器31,单元棚2内设有与牵引器31连接的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与中央控制器12电连接,驱动电机32开启使牵引器31沿轨道33移动,从而带动遮光网3收拢或展开,从而控制进入单元棚2内的光通率。 上述水循环装置包括若干滴管22和增压泵23,若干滴管22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培养槽21内,且滴管22两端穿过培养槽21的两端后分别与增压泵23的出水口和交通渠11连通,增压泵23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交通渠11连通。 上述单元棚2内的若干滴管22 —端并联后与增压泵23连接,若干滴管22并联后在接口上设置选择路由阀,从而可实现单个培养槽21的灌溉操作,提高金线莲培养过程的精确控制。 上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器24和若干湿度检测器25,若干湿度检测器25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培养槽21内,温度检测器24和若干湿度检测器25通过电路分别与中央控制器12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包括苗圃(1),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圃(I)上设有若干横竖交错的交通渠(11),交通渠(11)之间设有若干单元棚(2),单元棚(2)内设有搁架(26)、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搁架(26)上设有若干培养槽(21),水循环装置穿过若干培养槽(21)后与交通渠(11)连通,单元棚(2)外侧罩设有遮光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器(12),中央控制器(12 )通过电路与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棚(2)为三棱柱形的棚架,单元棚(2)两端的斜撑杆上设有轨道(33);遮光装置包括遮光网(3),遮光网(3)罩设于单元棚(2)的两侧斜面上,遮光网(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金线莲养殖系统,包括苗圃(1),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圃(1)上设有若干横竖交错的交通渠(11),交通渠(11)之间设有若干单元棚(2),单元棚(2)内设有搁架(26)、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搁架(26)上设有若干培养槽(21),水循环装置穿过若干培养槽(21)后与交通渠(11)连通,单元棚(2)外侧罩设有遮光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器(12),中央控制器(12)通过电路与水循环装置和检测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洞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