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包括机架、基座、头枕本体,基座形成供人体头部放入的内腔,内腔内设置有头枕本体;基座的下部设置有铰接轴,基座通过铰接轴与机架铰连接,铰接轴通过与基座通过平面涡卷弹簧连接;头枕本体包括枕套和枕芯,枕套表面的中央设置有按摩区,按摩区由多个第一按摩块和多个第二按摩块交替排列组合而成,枕芯的内腔被隔成多个封闭的小内腔,第一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能量火山石,第二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菊花、松明子或薰衣草。该修复枕具有能够自适应调节和排毒养颜的保健功效,有效避免落枕以及对落枕导致椎骨错位实施自然调整修复进而改善血液循环恢复颈椎各部组织的生理功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包括机架、基座、头枕本体,基座形成供人体头部放入的内腔,内腔内设置有头枕本体;基座的下部设置有铰接轴,基座通过铰接轴与机架铰连接,铰接轴通过与基座通过平面涡卷弹簧连接;头枕本体包括枕套和枕芯,枕套表面的中央设置有按摩区,按摩区由多个第一按摩块和多个第二按摩块交替排列组合而成,枕芯的内腔被隔成多个封闭的小内腔,第一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能量火山石,第二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菊花、松明子或薰衣草。该修复枕具有能够自适应调节和排毒养颜的保健功效,有效避免落枕以及对落枕导致椎骨错位实施自然调整修复进而改善血液循环恢复颈椎各部组织的生理功能。【专利说明】自适应颈椎修复枕
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和医疗保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颈椎修复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颈椎的脚感舒适性及保健性的要求上也在不断地提升,根据医学理论,颈椎是复关节没有单关节凹凸的外型能很好稳定和相连,所以颈椎关节间稳定和相连要更多依靠颈椎四周强的大肌肉群保护。睡眠中颈椎肌肉群放松,这时颈椎如果没有合理支撑,就会导致椎骨错位就是通常所说的落枕。椎骨错位压迫颈椎各部血管和椎管内中枢神经,造成普遍发生的颈椎病。 但是,当今市场上销售和普遍使用的枕头一方面在保健方面存在缺陷,并不具有其它如排毒养颜的功效,导致其保健功能的缺失,另一方面在自适应性、可调节性和舒适性等功能缺乏,其不足之处是枕头对人体的反作用力的分布不能自动均衡的调节和分配,因此不能满足不同睡姿颈椎骨骼生理曲度高度的要求。新型模板保健枕头产品自适应、调节功能和舒适性不明显,上述产品针对人在睡眠时对枕头高度的调节能力减弱,造成普遍发生落枕的技术缺陷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其具有能够自适应调节和排毒养颜的保健功效,满足了人们在睡眠时不同睡姿颈椎骨骼生理曲度合理支撑的需要,有效避免落枕以及对落枕导致椎骨错位实施自然调整修复进而改善血液循环恢复颈椎各部组织的生理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包括机架、基座、头枕本体,所述基座包括头靠部和两个连接在头靠部上的护侧部,头靠部和护侧部形成供人体头部放入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头枕本体;所述头靠部和护侧部的内腔形状造型为符合人体生理曲线的环状鞍形曲面,使颈部和头部同时接触基座内腔,受力均匀,并对颈部有牵引作用,有效避免落枕以及对落枕导致椎骨错位实施自然调整修复进而改善血液循环恢复颈椎各部组织的生理功能。所述基座的下部设置有铰接轴,所述基座通过铰接轴与机架铰连接,所述铰接轴通过与基座通过平面涡卷弹簧连接; 所述头枕本体,包括枕套和拆卸的枕芯,所述枕套表面的中央设置有按摩区,所述按摩区由多个第一按摩块和多个第二按摩块交替排列组合而成,所述枕芯的内腔由此而被隔成多个封闭的小内腔,所述第一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能量火山石,所述第二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菊花、松明子或薰衣草; 所述第一按摩块设置有多个矩阵排列的按摩头,所述的按摩头为半球状,所述按摩头的直径为2?3之间,随机错落排列,如此设计,给人体提供更多个按摩点,增加按摩体验感,矩阵排列使按摩具有层次感,按摩头的体积不会太小,避免与人体接触时发生刺痛感; 所述第二按摩块设置有多条凸出的磁疗石制成的按摩条,所述按摩条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护侧部之间设置有护眼罩,其一端连接在一侧的护侧部上,另一端设置有摩丝贴,通过摩丝贴连接在另一侧的护侧部上。 本技术的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基座形状为环状鞍形曲面,符合人体生理曲线的环状鞍形曲面,使颈部和头部同时接触基座内腔,受力均匀,并对颈部有牵引作用,有效避免落枕以及对落枕导致椎骨错位实施自然调整修复进而改善血液循环恢复颈椎各部组织的生理功能;基座通过平面涡卷弹簧与机架连接,平面涡卷弹簧的作用使得机架可以前后偏摆,使基座与人体的适应性更好,头枕本体不同的按摩块提供人体更多的按摩体验感,矩阵排列使按摩具有层次感;内腔内火山能菊花、松明子或薰衣草的设置有助于睡眠,而能量火山石促进血液循环,使得这种眨眼状态来得更块,睡眠质量更高,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头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枕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包括机架1、基座2、头枕本体3,所述基座2包括头靠部21和两个连接在头靠部21上的护侧部22,头靠部21和护侧部22形成供人体头部放入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头枕本体3 ;所述头靠部21和护侧部22的内腔形状造型为符合人体生理曲线的环状鞍形曲面,使颈部和头部同时接触基座I内腔,受力均匀,并对颈部有牵引作用,所述基座2的下部设置有铰接轴4,所述基座2通过铰接轴4与机架I铰连接,所述铰接轴4通过与基座2通过平面涡卷弹簧5连接; 所述头枕本体3,包括枕套6和拆卸的枕芯7,所述枕套6表面的中央设置有按摩区,所述按摩区由多个第一按摩块8和多个第二按摩块9交替排列组合而成,所述枕芯7的内腔由此而被隔成多个封闭的小内腔,所述第一按摩块8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能量火山石12,所述第二按摩块9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菊花、松明子或薰衣草13 ; 所述第一按摩块8设置有多个矩阵排列的按摩头10,所述的按摩头10为半球状,所述按摩头10的直径为2?3之间,随机错落排列,如此设计,给人体提供更多个按摩点,增加按摩体验感,矩阵排列使按摩具有层次感,按摩头10的体积不会太小,避免与人体接触时发生刺痛感; 所述第二按摩块9设置有多条凸出的磁疗石制成的按摩条11,所述按摩条11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所述护侧部22之间设置有护眼罩14,其一端连接在一侧的护侧部22上,另一端设置有摩丝贴,通过摩丝贴连接在另一侧的护侧部2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其特征在于:该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包括机架、基座、头枕本体,所述基座包括头靠部和两个连接在头靠部上的护侧部,头靠部和护侧部形成供人体头部放入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头枕本体;所述头靠部和护侧部的内腔形状造型为符合人体生理曲线的环状鞍形曲面;所述基座的下部设置有铰接轴,所述基座通过铰接轴与机架铰连接,所述铰接轴通过与基座通过平面涡卷弹簧连接; 所述头枕本体,包括枕套和拆卸的枕芯,所述枕套表面的中央设置有按摩区,所述按摩区由多个第一按摩块和多个第二按摩块交替排列组合而成,所述枕芯的内腔由此而被隔成多个封闭的小内腔,所述第一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能量火山石,所述第二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菊花、松明子或薰衣草; 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其特征在于:该自适应颈椎修复枕包括机架、基座、头枕本体,所述基座包括头靠部和两个连接在头靠部上的护侧部,头靠部和护侧部形成供人体头部放入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头枕本体;所述头靠部和护侧部的内腔形状造型为符合人体生理曲线的环状鞍形曲面;所述基座的下部设置有铰接轴,所述基座通过铰接轴与机架铰连接,所述铰接轴通过与基座通过平面涡卷弹簧连接;所述头枕本体,包括枕套和拆卸的枕芯,所述枕套表面的中央设置有按摩区,所述按摩区由多个第一按摩块和多个第二按摩块交替排列组合而成,所述枕芯的内腔由此而被隔成多个封闭的小内腔,所述第一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能量火山石,所述第二按摩块对应位置的小内腔内填充有菊花、松明子或薰衣草;所述第一按摩块设置有多个矩阵排列的按摩头,所述的按摩头为半球状,所述按摩头的直径为2~3之间,随机错落排列;所述第二按摩块设置有多条凸出的磁疗石制成的按摩条,所述按摩条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洪青,
申请(专利权)人:曹洪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