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忠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7007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属于眼镜的侧面构件,包括,一对镜框、两脚架、两镜片,在镜框外侧端有转折的衔接件,所述衔接件为上框件及下框件,所述上框件及下框件压合时定位一镜片,所述上框件及下框件的后端各有后枢接元件;所述两脚架前端有前枢接元件,且与后枢接元件相后枢接,并有一插柱嵌入于后枢接元件与前枢接元件内之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以简易的插柱取代螺丝,利用插柱中段为压花面,接可以让后枢接元件的两圆圈定位镜片,简易而方便,且脚架顺利旋转,而不脱落,组装或拆卸均容易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属于眼镜的侧面构件,包括,一对镜框、两脚架、两镜片,在镜框外侧端有转折的衔接件,所述衔接件为上框件及下框件,所述上框件及下框件压合时定位一镜片,所述上框件及下框件的后端各有后枢接元件;所述两脚架前端有前枢接元件,且与后枢接元件相后枢接,并有一插柱嵌入于后枢接元件与前枢接元件内之中,本技术仅以简易的插柱取代螺丝,利用插柱中段为压花面,接可以让后枢接元件的两圆圈定位镜片,简易而方便,且脚架顺利旋转,而不脱落,组装或拆卸均容易操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方便。【专利说明】 —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眼镜的侧面构件.
技术介绍
通常眼镜的镜框定位组合,主要用靠螺丝加以定位镜片,使用后,易因振荡而松脱螺丝,当螺丝松脱则有镜片脱落,或者当眼镜用脚架定位时一并定位镜框,旋转脚架多次,容易产生脚架定位不良等问题,镜框松脱,镜片脱落,或有以焊点作固定螺丝,仍然容易焊点脱落而松脱螺丝,镜片脱落随时发生在使用者身上;目前市面眼镜虽有种种免螺丝以定位镜框的装置,然组装结构缺少螺丝,镜框于结合镜片上,容易受撞击而脱离,并非理想结构。即,本创作一种眼镜之镜框定位结构,其主要目的系提供不使用螺丝,而将镜片稳固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眼镜框用螺丝固定容易脱落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该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不仅能同时定位镜片及脚架,而且易组装、易拆卸。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包括,一对镜框、两脚架、两镜片,在镜框外侧端有转折的衔接件,其结构是: 所述衔接件有分离式的上框件和下框件,所述上框件和下框件的后端各有后枢接元件,所述后枢接元件为相并列重叠的圆圈;所述两脚架前端有前枢接元件,所述前枢接元件为两限制圈,所述两限制圈与所述后枢接元件相错开枢接,且两限制圈位于上下位置,所述后枢接兀件的圆圈位于中间; 有一插柱嵌入在所述后枢接元件与前枢接元件内,所述插柱中段有结合段,结合段具有压花面,所述压花面与所述后枢接元件结合,所述插柱上、下段为光滑面,所述光滑面与前枢接元件枢接。 上述的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其结构是:所述前枢接元件的两限制圈之间有一抵档片,所述抵档片可以抵挡插柱,使脚架旋转约至九十度角时免再向外旋转。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为具有中段为结合段的插柱,将所述插柱借助外力插入所述前枢接元件的两限制圈和所述后枢接元件的两圆圈之中;由于所述插柱中段为压花面,压花面与后枢接元件的两圆圈接触产生阻力,而使后枢接元件的两圆圈不分离,在压合作用下定位镜片,又因为所述插柱上、下段为光滑面,光滑面供前枢接元件接触,可以顺利旋转脚架,而不脱落脚架,且脚架旋转约至九十度角时,抵档片可以抵挡在所述插柱的结合段,不再向外偏转。 本技术仅以简易的插柱取代螺丝,利用插柱中段为压花面,接可以让后枢接元件的两圆圈定位镜片,简易而方便,且脚架顺利旋转,而不脱落,组装或拆卸均容易操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1.镜框,12.脚架,13.镜片,14.衔接件,141.上框件,142.下框件,15.后枢接元件,151.圆圈,16.前枢接元件,161.限制圈,162.抵档片,17.插柱,171.结合段,1711.压花面,172.光滑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所示: 实施例1: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包括,一对镜框11、两脚架12、两镜片13,在镜框11外侧端有转折的衔接件14,其结构是:所述衔接件14有分离式的上框件141和下框件142,所述上框件141及下框件142压合时定位一镜片13,所述上框件141和下框件142的后端各有后枢接兀件15,所述后枢接兀件15为相并列重置的圆圈151 ;所述两脚架12前端有前枢接元件16,所述前枢接元件16为两限制圈161,所述两限制圈161与所述后枢接元件15相错开枢接,且两限制圈161位于上下位置,所述后枢接元件15的圆圈151位于中间,以令所述脚架12可以旋转活动及定位;有一插柱17嵌入在所述后枢接元件15与前枢接元件16内,所述插柱17中段有结合段171,结合段171具有压花面1711,所述压花面1711与所述后枢接元件15结合,所述插柱17上、下段为光滑面172,所述光滑面172与前枢接元件16枢接。 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所述前枢接元件16的两限制圈161之间有一抵档片162,所述抵档片162可以抵挡插柱17,使脚架12旋转约至九十度角时免再向外旋转。 本技术具有中段为结合段171 (压花面1711)的插柱17,组装时将镜片13入到镜框11内,将脚架12的前枢接元件16的两限制圈161位于上下位置,让后枢接元件15的圆圈151位于中间,以相互重叠,将所述插柱17借助外力插入所述前枢接元件16的两限制圈161和所述后枢接元件15的两圆圈151之中;由于所述插柱17中段为压花面1711,压花面1711与后枢接元件15的两圆圈151接触产生阻力,而使后枢接元件15的两圆圈151不分离,在压合作用下定位镜片13,又因为所述插柱17上、下段为光滑面172,光滑面172供前枢接元件16接触,可以顺利旋转脚架12,而不脱落脚架12,且脚架12旋转约至九十度角时,抵档片162可以抵挡在所述插柱17的结合段171 (压花面1711),不再向外偏转。【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包括,一对镜框(11)、两脚架(12)、两镜片(13),在镜框(11)外侧端有转折的衔接件(14),其特征是:所述衔接件(14)有分离式的上框件(141)和下框件(142),所述上框件(141)和下框件(142)的后端各有后枢接兀件(15),所述后枢接兀件(15)为相并列重置的圆圈(151);所述两脚架(12)前端有前枢接元件(16),所述前枢接元件(16)为两限制圈(161),所述两限制圈(161)与所述后枢接元件(15)相错开枢接,且两限制圈(161)位于上下位置,所述后枢接元件(15)的圆圈(151)位于中间; 有一插柱(17)嵌入在所述后枢接元件(15)与前枢接元件(16)内,所述插柱(17)中段有结合段(171),结合段(171)具有压花面(1711),所述压花面(1711)与所述后枢接元件(15)结合,所述插柱(17)上、下段为光滑面(172),所述光滑面(172)与前枢接元件(16)枢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枢接元件(16)的两限制圈(161)之间有一个用来抵挡所述插柱(17)的抵档片(162)。【文档编号】G02C5/00GK204009244SQ201420374964【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专利技术者】刘忠贺 申请人:刘忠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眼镜框固定装置,包括,一对镜框(11)、两脚架(12)、两镜片(13),在镜框(11)外侧端有转折的衔接件(14),其特征是:所述衔接件(14)有分离式的上框件(141)和下框件(142),所述上框件(141)和下框件(142)的后端各有后枢接元件(15),所述后枢接元件(15)为相并列重叠的圆圈(151);所述两脚架(12)前端有前枢接元件(16),所述前枢接元件(16)为两限制圈(161),所述两限制圈(161)与所述后枢接元件(15)相错开枢接,且两限制圈(161)位于上下位置,所述后枢接元件(15)的圆圈(151)位于中间;有一插柱(17)嵌入在所述后枢接元件(15)与前枢接元件(16)内,所述插柱(17)中段有结合段(171),结合段(171)具有压花面(1711),所述压花面(1711)与所述后枢接元件(15)结合,所述插柱(17)上、下段为光滑面(172),所述光滑面(172)与前枢接元件(16)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贺
申请(专利权)人:刘忠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