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轧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8739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辊轧成型机构,它包括上辊轴和设置在其下方的下辊轴,所述上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上轧辊,所述上辊轴两端分别安装有辊轴安装组件,所述下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下轧辊,且所述下辊轴两端分别与辊轴安装组件连接;所述辊轴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杆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下座、弹簧、上座和调节螺母,所述弹簧的上表面与上座的下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弹簧的下表面与下座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调节螺母的下表面与上座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导向杆上在其与调节螺母连接的端部设有与调节螺母相互配合的调节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产品辊轧质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辊轧成型机构,它包括上辊轴和设置在其下方的下辊轴,所述上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上轧辊,所述上辊轴两端分别安装有辊轴安装组件,所述下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下轧辊,且所述下辊轴两端分别与辊轴安装组件连接;所述辊轴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杆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下座、弹簧、上座和调节螺母,所述弹簧的上表面与上座的下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弹簧的下表面与下座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调节螺母的下表面与上座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导向杆上在其与调节螺母连接的端部设有与调节螺母相互配合的调节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产品辊轧质量。【专利说明】辊轧成型机构
本技术属于辊轧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辊轧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辊轧成型方法是使用一组连续机架来把不锈钢轧成复杂形状。辊子的顺序是这样设计的,即:每个机架的辊型可连续使金属变形,直到获得所需的最终形状。如果部件的形状复杂,最多可用三十六个机架,但形状简单的部件,三、四个机架就可以了。 现有的辊轧成型机的轧辊支撑架与墙体两侧固定连接,整体结构刚性较差,影响整机使用寿命,而且现有的辊轧成型机是采用悬臂式安装在轧辊轴上的,在辊轧过程中,轧件对轧辊和辊轴有反作用力,轧辊和辊轴悬空的一端容易发生轴向跳动,进而影响产品的棍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采用悬臂式安装存在的在辊轧过程中,轧件对轧辊和辊轴有反作用力,轧辊和辊轴悬空的一端容易发生轴向跳动,进而影响产品的辊轧质量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轧辊和辊轴出现轴向跳动,提高产品辊轧质量的辊轧成型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辊轧成型机构,它包括上辊轴和设置在其下方的下辊轴,所述上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上轧辊,所述上辊轴两端分别安装有辊轴安装组件,所述下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下轧辊,且所述下辊轴两端分别与辊轴安装组件连接;所述辊轴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杆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下座、弹簧、上座和调节螺母,所述弹簧的上表面与上座的下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弹簧的下表面与下座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调节螺母的下表面与上座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导向杆上在其与调节螺母连接的端部设有与调节螺母相互配合的调节螺纹。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将上辊轴和下辊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辊轴安装组件上,辊轴就不会发生产生轴向跳动的现象,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悬浮式辊轴时辊轴和轧辊容易发生轴向跳动的问题,提高了轧件的辊轧质量,本技术方案对现有结构改进较小,只需要将辊轴的两端分别设于辊轴安装组件上即可实现,改造比较容易且成本较低。 本技术方案中还提供一种能够调节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中心距,从而提高压型精度进而提高轧件的辊轧质量的辊轴安装组件,通过在导向杆上依次安装下座,弹簧,上座和调节螺母,当需要向下调整上座时,首先正向转动调节螺母,由于调节螺母的下表面与上座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以调节螺母就能推动上座在导向杆上向下移动,当上座达到理想位置(即上、下座的轴心孔中心距满足使用要求)后,停止旋转调节螺母,由于调节螺母与调节螺纹的相互配合,从而保证上座到达理想位置时固定,当需要向上调整上座时,反向旋转调节螺母,由于弹簧的作用,弹簧释能并推动上座在导向杆上做向上移动,达到理想位置时,停止旋转调节螺母,就能实现对上座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上座在其与上辊轴连接的位置开设有与上辊轴相配合的上辊轴安装孔,所述下座在其与下辊轴连接的位置开设有与下辊轴相配合的下辊轴安装孔。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上辊轴相配合的上辊轴安装孔和与下辊轴相配合的下辊轴安装孔,从而保证了上辊轴和下辊轴安装在辊轴安装组件上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导向杆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均采用硬质合金制成。 本技术方案中硬质合金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C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C时仍有很高的硬度,由于硬质合金具有上述良好的性能,所以采用硬质合金制造的上轧辊和下轧辊具有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通过改变上辊轴和下辊轴的连接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悬浮式辊轴时辊轴和轧辊容易发生轴向跳动的问题,通过使辊轴安装组件中上座可以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从而使上轧辊和下轧辊中心距离可以调节,进而提高压型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棍轧质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辊轴1、上轧辊2、下辊轴3、下轧辊4、辊轴安装组件5、调节螺母51、调节螺纹52、导向杆53、上辊轴安装孔54、上座55、弹簧56、下辊轴安装孔57、下座58、底座5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辊轧成型机构,它包括上辊轴I和设置在其下方的下辊轴3,所述上辊轴I上同轴安装有上轧辊2,所述上辊轴I两端分别安装有辊轴安装组件5,所述下辊轴3上同轴安装有下轧辊4,且所述下辊轴3两端分别与辊轴安装组件5连接;所述辊轴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59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3,所述导向杆53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底座59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杆53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下座58、弹簧56、上座55和调节螺母51,在所述调节螺母51上方还可以安装螺纹盖,通过螺纹盖从而防止导向杆53端部露出,避免导向杆53造成安全隐患,所述弹簧56的上表面与上座55的下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弹簧56的下表面与下座58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调节螺母51的下表面与上座55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导向杆53上在其与调节螺母51连接的端部设有与调节螺母51相互配合的调节螺纹52。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座55在其与上辊轴I连接的位置开设有与上辊轴I相配合的上辊轴安装孔54,所述下座58在其与下辊轴3连接的位置开设有与下辊轴3相配合的下辊轴安装孔57。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列,所述上轧辊2和下轧辊4均采用硬质合金制成. 本技术通过改变上辊轴和下辊轴的连接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悬浮式辊轴时辊轴和轧辊容易发生轴向跳动的问题,通过使辊轴安装组件中上座可以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从而使上轧辊和下轧辊中心距离可以调节,进而提高压型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棍轧质量。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能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技术的启示下,本
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辊轧成型机构,它包括上辊轴和设置在其下方的下辊轴,所述上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上轧辊,所述上辊轴两端分别安装有辊轴安装组件,所述下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下轧辊,且所述下辊轴两端分别与辊轴安装组件连接;所述辊轴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轧成型机构,它包括上辊轴和设置在其下方的下辊轴,所述上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上轧辊,所述上辊轴两端分别安装有辊轴安装组件,所述下辊轴上同轴安装有下轧辊,且所述下辊轴两端分别与辊轴安装组件连接;所述辊轴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杆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下座、弹簧、上座和调节螺母,所述弹簧的上表面与上座的下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弹簧的下表面与下座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调节螺母的下表面与上座的上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导向杆上在其与调节螺母连接的端部设有与调节螺母相互配合的调节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欧博特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