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能琦专利>正文

三脚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823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架。一种三脚支撑架,包括基体和支撑基体的三只主支撑脚,所述主支撑脚同所述基体铰接在一起,所述三只主支撑脚设有张开极限位置,所述主支撑脚设有辅助支撑脚,所述辅助支撑脚的上端同主支撑脚铰接在一起,所述三只主支撑脚张开到张开极限位置时、三只主支撑脚中的辅助支撑脚的下端彼此抵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支撑脚同基体的连接处不容易产生损坏现象且支撑脚不容易产生折断或弯曲变形现象的三脚支撑架,解决了现有的张角恒定式三脚支撑架所存在的支撑脚同基体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损坏现象、支撑脚容易产生折断或弯曲变形现象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支架。一种三脚支撑架,包括基体和支撑基体的三只主支撑脚,所述主支撑脚同所述基体铰接在一起,所述三只主支撑脚设有张开极限位置,所述主支撑脚设有辅助支撑脚,所述辅助支撑脚的上端同主支撑脚铰接在一起,所述三只主支撑脚张开到张开极限位置时、三只主支撑脚中的辅助支撑脚的下端彼此抵接在一起。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支撑脚同基体的连接处不容易产生损坏现象且支撑脚不容易产生折断或弯曲变形现象的三脚支撑架,解决了现有的张角恒定式三脚支撑架所存在的支撑脚同基体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损坏现象、支撑脚容易产生折断或弯曲变形现象的问题。【专利说明】三脚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支架,尤其涉及一种三脚支撑架。
技术介绍
三脚支撑架是一种用于支撑相机、测量仪等用的支架。三脚支撑架的基本结构包括基体和三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同所述基体铰接在一起,使用时被支撑物体连接在基体上。三脚支撑架的三只支撑脚处于张开位置而对基体进行支撑时的张开角度(即张开极限位置)有的是可以改变的、有的是不可变的,以下将支撑脚的张开角度不可变(即张开极限位置只有一个)的三脚支撑架称为张角恒定式三脚支撑架。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303265、【公开日】为2012年12月19日、名称为“三脚架”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张角恒定式三脚支撑架。现有的张角恒定式三脚支撑架使支撑脚保持在张开极限位置的方式为,通过支撑脚的上端同基体抵接在一起进行限位来实现的,该种使支撑脚保持在张开极限位置的张角恒定式三脚支撑架存在以下不足:支撑脚同基体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损坏现象、支撑脚容易产生折断或弯曲变形现象;移动三脚架时费力;三脚架的高度不可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支撑脚同基体的连接处不容易产生损坏现象且支撑脚不容易产生折断或弯曲变形现象的三脚支撑架,解决了现有的张角恒定式三脚支撑架所存在的支撑脚同基体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损坏现象、支撑脚容易产生折断或弯曲变形现象的问题。 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旨在第一个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移动时省力的三脚支撑架,解决了现有的张角恒定式三脚支撑架所存在的移动费力的问题。 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旨在第一个目的和/或第二个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升降的三脚支撑架,解决了现有的张角恒定式三脚支撑架所存在的不能够升降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三脚支撑架,包括基体和支撑基体的三只主支撑脚,所述主支撑脚同所述基体铰接在一起,所述三只主支撑脚设有张开极限位置,所述主支撑脚设有辅助支撑脚,所述辅助支撑脚的上端同主支撑脚铰接在一起,所述三只主支撑脚张开到张开极限位置时、三只主支撑脚中的辅助支撑脚的下端彼此抵接在一起。主支撑脚不张开而对基体进行支撑时,三只主支撑脚处于合拢状态,辅助支撑脚同其所在的主支撑脚合拢在一起。需要对基体进行支撑时,使三只主支撑脚张开的同时使三只辅助支撑脚的下端靠拢,当主支撑脚张开到三只主支撑脚中的共计三只辅助支撑脚的下端抵接在一起时,则辅助支撑脚限制住主支撑脚的进一步张开(也即主支撑脚张开到了张开极限位置),使得三只主支撑脚保持在张开极限位置。由于主支撑脚保持在张开极限位置是通过辅助支撑脚的下端抵接在一起来实现的,从而克服了现有的通过主支撑脚同基体抵接在一起的方式保持在一起而导致的主支撑脚和基体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损坏的问题,由于辅助支撑脚的设置,对主支撑脚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因此主支撑脚不容易产生折断或者弯曲变形的现象,辅助支撑脚起到一物二用的效果。 本技术还包括主套管和伸缩杆,所述主套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基体上,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主套管内。使用时,被支撑物体连接在伸缩杆上,通过转动伸缩杆来使得伸缩杆伸缩而实现三脚架的高度改变。实现了第三个专利技术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主套管设有内螺纹套管,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通过所述内螺纹套管螺纹连接在伸缩杆的下端而同所述主套管螺纹连接在一起。制作时的方便性好、转动伸缩杆时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套管位于所述主套管的上端。在主套管的长度恒定时,使得伸缩杆的伸缩范围最大化。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支撑脚的下端设有万向行走轮。当要移动本技术时,转动辅助支撑脚到本技术仅通过万向行走轮进行支撑,然后通过万向行走轮进行支撑而移动。实现了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万向行走轮为球形。能够使每次张开主支撑脚到张开极限位置时三只主支撑脚的下端所确定的三角形的形状不变,从而使得本技术每次处于张开位置时基体和主支撑脚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恒定、调整被支撑物的位置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撑脚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倾斜段和主体段,所述倾斜段朝远离所述辅助支撑脚所在侧的方向倾斜,所述辅助支撑脚铰接于所述主体段,所述辅助支撑脚和主支撑脚的铰接处同所述倾斜段和主体段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辅助支撑脚和主支撑脚的铰接处同所述万向行走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当辅助支撑脚和主支撑脚合拢时,万向行走轮能够至少部分伸入到倾斜段下方而降低万向行走轮对辅助支撑脚和主支撑脚合拢的阻碍作用,使得主支撑脚和辅助支撑脚合拢在一起时的外管体积小,尤其是在主支撑脚合拢时所围成的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存放本技术时方便。支撑时的平稳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万向行走轮和所述倾斜段抵接在一起时,所述倾斜段所在的直线同所述万向行走轮的表面相切。能够缩小主支撑脚和辅助支撑脚合拢在一起时倾斜段下端之间的距离,使得本技术合拢在一起时的外观体积小。 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主支撑脚保持在张开极限位置是通过辅助支撑脚的下端抵接在一起来实现的,克服了现有的通过主支撑脚同基体抵接在一起的方式保持在一起而导致的主支撑脚和基体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损坏的问题;辅助支撑脚的设置,对主支撑脚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因此主支撑脚不容易产生折断或者弯曲变形的现象;辅助支撑脚起到一物二用的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三只主支撑脚张开到张开极限位置时的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首I]视不意图。 图3为本技术处于合拢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基体1、主支撑脚2、倾斜段21、主体段22、辅助支撑脚3、万向行走轮4、主套管5、内螺纹套管6、伸缩杆7、辅助支撑脚和主支撑脚的铰接处同倾斜段和主体段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L1、辅助支撑脚和主支撑脚的铰接处同万向行走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三脚支撑架,包括基体I和三只主支撑脚2。三只主支撑脚2用于对基体I进行支撑。 参见图2,还包括主套管5和伸缩杆7。 主支撑脚2铰接有辅助支撑脚3。主支撑脚2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倾斜段21和主体段22。倾斜段21朝远离辅助支撑脚所在侧的方向倾斜。主体段22的上端同基体I铰接在一起。辅助支撑脚3的上端铰接于主体段22的中部。辅助支撑脚3的下端设有万向行走轮4。万向行走轮4为球形。辅助支撑脚和主支撑脚的铰接处同倾斜段和主体段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LI小于辅助支撑脚和主支撑脚的铰接处同万向行走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 主套管5的下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脚支撑架,包括基体和支撑基体的三只主支撑脚,所述主支撑脚同所述基体铰接在一起,所述三只主支撑脚设有张开极限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脚设有辅助支撑脚,所述辅助支撑脚的上端同主支撑脚铰接在一起,所述三只主支撑脚张开到张开极限位置时、三只主支撑脚中的辅助支撑脚的下端彼此抵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能琦
申请(专利权)人:许能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