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770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0:59
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属于镀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电源及控制系统、真空系统、供气系统及沉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系统上连接有真空系统和供气系统,所述沉积系统包括左腔室、右腔室、中部腔室和热丝调力机构,所述中部腔室固定安装于真空系统之上,左腔室和右腔室分别转动安装于中部腔室两侧,热丝竖直固定安装于中部腔室内部,热丝下端连接有热丝调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热丝竖直安装于中部腔室上,真空室采用双开门立式布局,待镀膜试样分别安装于两个真空室内壁,热丝下端安装热丝调力机构,实现高效、稳定、均匀的制备金刚石薄膜,该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属于镀膜
,特别涉及一种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电源及控制系统、真空系统、供气系统及沉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系统上连接有真空系统和供气系统,所述沉积系统包括左腔室、右腔室、中部腔室和热丝调力机构,所述中部腔室固定安装于真空系统之上,左腔室和右腔室分别转动安装于中部腔室两侧,热丝竖直固定安装于中部腔室内部,热丝下端连接有热丝调力机构。本技术采用热丝竖直安装于中部腔室上,真空室采用双开门立式布局,待镀膜试样分别安装于两个真空室内壁,热丝下端安装热丝调力机构,实现高效、稳定、均匀的制备金刚石薄膜,该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专利说明】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镀膜
,特别涉及一种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
技术介绍
金刚石具有优异的力、热、声、光、电、化学等各项性能。人造金刚石薄膜的性能已 经基本接近天然金刚石,优异的性能使其在高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金刚石 薄膜技术已在刀具、高性能电子元件,航天材料等众多场合得到应用,收到极好的效果,其 应用在高科技领域被人们倍加关注。 目前,工业化CVD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 (HFCVD),二是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微波法可制备高品质的金刚石薄膜 及厚度达毫米量级的金刚石晶片,但设备成本高昂,沉积面积较小,沉积速度缓慢。热丝法 操作简单,沉积速率快,成本低,容易控制沉积的衬底温度,可获得质量较高、面积尺寸较大 的金刚石薄膜。采用HFCVD法制备金刚石薄膜是将反应气体混合后通入真空反应室内,混 合气体经高温热丝裂解后,其气体中的活性碳原子就会沉积在基体表面,从而生长出金刚 石薄膜。 目前,采用这种制备方法的设备中的大部分热丝采用水平布局,包括美国SP3公 司在内的主要企业都是如此,例如美国专利US5997650,这种结构分布的热丝要求镀膜试样 只能在热丝一侧安装,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这种镀膜设备只能利用热丝的一侧实现单面镀膜,未能有效利用热丝,镀膜效 率较低; (2)这种镀膜设备每完成一次镀膜后取出镀膜试样时,都需要破坏热丝后才能取 出镀膜试样,增加了热丝的使用成本。 目前,国内有些公司已经采取热丝坚直分布的设备镀膜,包括中南大学的 200910043584. X的专利技术专利等,但是设备结构复杂,需要安装复杂的旋转机构,成本较高, 有些专利技术的设备中热丝采用坚直分布,热丝下端采用配重吊挂在热丝的下端,但是由 于热丝具有弹性,会导致下电极板晃动,而配重是自由悬挂,就会进一步导致热丝晃动,影 响试样的金刚石膜生成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 膜的设备,该设备中采用热丝坚直安装于中部腔室上,真空室采用双开门立式布局,待镀膜 试样分别安装于两个真空室内壁,热丝下端安装热丝调力机构,实现高效、稳定、均匀的制 备金刚石薄膜,该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 的设备,包括电源及控制系统、真空系统、供气系统及沉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系统 上连接有真空系统和供气系统,所述沉积系统包括左腔室、右腔室、中部腔室和热丝调力机 构,所述中部腔室固定安装于真空系统之上,左腔室和右腔室分别转动安装于中部腔室两 侦!|,热丝坚直固定安装于中部腔室内部,热丝下端连接有热丝调力机构。 所述供气系统通过气体管道连接于沉积系统的中部腔室之上 所述中部腔室包括真空室上壁板和真空室下壁板,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真空室上 壁板之上,上电极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上,热丝调力机构固定安装于真空室下壁板之上, 下电极板固定于热丝调力机构上端,热丝两端分别固定于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之上。 所述热丝调力机构采用保护钟罩固定安装于真空室下壁板之上,滚轴固定安装于 保护钟罩内部,热丝调力滑板上端与下电极板连接,保护钟罩上端设有限位通孔;热丝调力 滑板下端依次穿过保护钟罩上的限位通孔和滚轴,下电极板固定安装于热丝调力机构的热 丝调力滑板之上,并可随热丝调力滑板上下自由滑动。 所述热丝调力滑板下端依次穿过保护钟罩上的限位通孔和滚轴后,再与配重相 连。 所述热丝调力滑板下端依次穿过保护钟罩上的限位通孔和滚轴后,再与调力弹簧 相连,调力弹簧另一端与真空室下壁板或保护钟罩底壁相连。 所述左腔室和/或右腔室内部固定安装有试样固定机构。 所述试样固定机构采用侧部底座固定安装于左腔室和/或右腔室内壁,固定盘固 定于侧部底座上,固定管固定于固定盘上。 左腔室和右腔室分别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于中部腔室两侧壁之上。 本技术设备的有益效果为: (1)设备中沉积系统采用双开门方式,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利于产品取出,每次 更换试样不破坏热丝,降低热丝成本; (2)两腔室之间为中部腔室,在中部腔室中热丝坚直排列安装,待镀膜试样分别安 装于左、右腔室之上,热丝可以对左、右腔室的元件进行镀膜,实现大面积双面镀膜,提高镀 膜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3)热丝下端的热丝调力机构可以通过自重、配重或调力弹簧有效张紧热丝,防止 热丝摆动,实现均匀镀膜的效果; (4)现有技术和专利中,为了提高镀膜的效率,一般采用旋转镀膜设备,需要安装 复杂的旋转机构,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的B-B截面示意图。 图中:1、电源及控制系统,2、转动轴,3、中部腔室,41、左腔室,42、右腔室,5、气体 管道,6、供气系统,7、真空系统,81、真空室上壁板,82、真空室下壁板,9、上电极板,10、下电 极板,11、热丝调力滑板,12、保护钟罩,13、配重,14、热丝,15、固定支架,16、待镀膜试样, 17、侧部底座,18、固定盘,19、固定管,20、滚轴,21、试样固定机构,22、沉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 例。 实施例1 如图1、2和3所示的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包括电源及控制系统、 真空系统、供气系统及沉积系统。 电源及控制系统1实现了真空系统7、供气系统6和沉积系统22的供电、控制、记 录、监视、报警和保护等功能。 沉积系统上连接有真空系统和供气系统,沉积系统包括左腔室41、右腔室42、中 部腔室3和热丝调力机构,还包括水冷系统,用于腔室的冷却。 供气系统包括1路氢气(99. 99% )、1路甲烷(99. 99% )、1路氮气(15-20psi)、1 路氩气(15-20psi)及1路气动阀用氮气(70psi)等及相应质量流量计和控制仪。 真空系统由抽气机组、气压调控系统、尾气处理系统组成。 沉积系统中,中部腔室固定安装于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开门立式制备金刚石膜的设备,包括电源及控制系统(1)、真空系统(7)、供气系统(6)及沉积系统(2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系统(22)上连接有真空系统(7)和供气系统(6),所述沉积系统包括左腔室(41)、右腔室(42)、中部腔室(3)和热丝调力机构,所述中部腔室(3)固定安装于真空系统之上,左腔室(41)和右腔室(42)分别转动安装于中部腔室(3)两侧,热丝(14)竖直固定安装于中部腔室(3)内部,热丝(14)下端连接有热丝调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爱民林国强李强邹瑞洵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