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蓄水箱,属于生活供水系统领域,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水管接口、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出水管接口以及出水管;所述箱体顶部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自动排气阀;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接口连接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蓄水,避免了市民使用水缸、水桶或盆等器具储备应急用水导致的费时、费力;自动蓄水箱内随时充满水并且可随时取用,保障了停水时有存水可以使用,同时也保障了箱体内的存水干净、清洁,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维护难度低,既可以随时取用箱体内的存水,也可以确保水质的良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蓄水箱,属于生活供水系统领域,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水管接口、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出水管接口以及出水管;所述箱体顶部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自动排气阀;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接口连接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底部。本技术可实现自动蓄水,避免了市民使用水缸、水桶或盆等器具储备应急用水导致的费时、费力;自动蓄水箱内随时充满水并且可随时取用,保障了停水时有存水可以使用,同时也保障了箱体内的存水干净、清洁,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维护难度低,既可以随时取用箱体内的存水,也可以确保水质的良好。【专利说明】自动蓄水箱
本技术涉及生活供水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蓄水箱。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中有的地区出现供水紧张的问题,因此很多家庭经常需要存储备用水。多数家庭采用水缸、水桶或者盆等器具储水。通过这种方式蓄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如果储备的水长期放置而得不到有效利用,水容易发臭变质,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蓄水箱,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蓄水箱,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水管接口、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出水管接口以及出水管;所述箱体顶部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自动排气阀;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出水管接口连接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蓄水箱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出水管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与出水管接口连接。第二密封件可拆卸,可以方便地更换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地面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水箱底部与地面的竖直距离。这样便于在停水时可以直接放水,避免应急用水阀门的使用,使得自动蓄水箱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蓄水箱还包括进水管和第一密封件,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进水管接口连接。通过进水管实现自动蓄水箱的进水管接口与居民供水管道系统中的供水管道连通,避免了自动蓄水箱的安装位置受限。第一密封件可拆卸,可以方便地更换进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排气阀通过一个大小接头与所述通孔连接。通孔可以兼作为入水口,当需要清洗蓄水箱时,关闭所述进水管,拆卸大小接头,从入水口注水达到清洗箱体内部的目的,降低了自动蓄水箱的清洗难度。箱体上没有额外增设入水口及密封该入水口的密封装置,简化了自动蓄水箱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孔和第三密封件,所述排污孔处设置有堵头,所述排污孔与所述堵头通过所述第三密封件连接。排污孔平时与箱体密封,在需要清洗箱体时可以作为污水的排放口排放污水。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圆柱形箱体。圆柱形箱体的受力效果更好,不易变形,这样可以方便箱体材料的选择;其次,箱体的壁厚可以适度减小从而节约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自动蓄水箱的进水管接口与居民供水管道系统中的供水管道连接后可实现自动蓄水,避免了市民使用水缸、水桶或盆等器具储备应急用水导致的费时、费力。供水管道系统正常供水时,自动蓄水箱直接作为供水管道系统的一部分,箱体随时充满水并且可以随时取用,保障了停水时有存水可以使用,同时也保障了箱体内的存水干净、清洁,且出水管的进水口从箱体底部汲水,即优先使用箱体底部的存水,进一步保持箱体内水质整体一致清洁。 此外,本技术采用自动排气阀,利用自动排气阀的排气、进气实现进水、出水,使得自动蓄水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水管接口设置于箱体顶部,停水时自动排气阀自动进气以实现出水,不需要使用止回阀便可以阻止箱体内的水回流到供水管道系统,简化自动蓄水箱的结构,也便于更换供水管道。出水管也设置于箱体顶部,保持整个自动蓄水箱的美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蓄水箱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蓄水箱,包括:圆柱形箱体111,设置在箱体111顶部的进水管接口 101、设置在箱体111顶部的出水管接口 105以及出水管107,出水管107通过第二密封件与出水管接口 105连接,出水管107与出水管接口 105连接的一端为进水口 106,进水口 106延伸至箱体111底部;箱体顶部还设置有通孔104,通孔104连接有自动排气阀103 ;进水管接口 101通过第一密封件与居民供水管道系统中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从而与居民供水管道系统连通以自动进行进水蓄水。根据箱体111的安装位置,如果进水管接口 101不便于直接与居民供水管道系统中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时,进水管接口 101也可以通过第一密封件与一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与居民供水管道系统中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 供水管道系统正常供水时,自动排气阀103排尽箱体111内气体,自动封闭排气孔,避免水溢出箱体。箱体111蓄满水后,自动蓄水箱直接作为供水管道系统的一部分,箱体111内随时蓄水并且可以随时取用,保持箱体111内的存水干净、清洁。供水管道系统停止供水时,自动排气阀103调节箱体111内的气压,使箱体内的水能够排出使用。由于采用从箱体111顶部进水的方式,进水口 106从箱体111底部汲水,可以保持箱体内水质整体一致。另外,进水管接口 101设置于箱体顶部,利用自动排气阀103调节箱体111内的气压进行排水,不使用止回阀即可以防止箱体111内储存的水倒灌回供水管道系统,便于对供水管道到进行更换、维修。通过自动排气阀103进气和排气,则不需要另设密封装置,从而简化了自动蓄水箱的结构。 出水管107设置有一个出水口 108,停水时直接通过出水口 108放水。出水口 108与地面的竖直距离小于箱体111底部与地面的竖直距离,以保障出水口 108可顺畅放水,避免应急用水阀门的使用。 由于自动排气阀103的口径较小,如果直接将通孔104的口径设置为自动排气阀103的口径大小,利用通孔104注水对自动蓄水箱进行清洗,难度大,不便操作。为了方便清洗操作,可在箱体上额外增设较大口径的入水口以及遮盖该入水口的密封部件,但是这样使得自动蓄水箱的结构复杂化。本实施例中,自动排气阀103通过大小接头102与通孔104连接,通孔104的口径则可设置得较大,便于清洗操作,同时也不需要额外设计清洗箱体用的入水口和密封部件,简化了自动蓄水箱的结构。箱体111底部设置有排污孔109和堵头110,排污孔109通过第三密封件与堵头110连接。正常使用自动蓄水箱时,用堵头110堵住排污孔109 ;当需要对箱体内部进行清洗时,拆卸大小接头102,通过通孔104注水清洗箱体内部,然后自排污孔109排出污水。这使得对箱体111内部的清洗更加方便、简单。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一个出水口 108,根据实际用水情况可以设置一个以上的出水口 ;设置有一个自动排气阀103,实际使用中可以增加自动排气阀的数量,以适应进气量和排气量的现实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蓄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水管接口、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出水管接口以及出水管;所述箱体顶部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自动排气阀;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接口连接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魏程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