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等交通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其包括横梁、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三摆臂和减震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减震、空气减震、液压减震等);第一摆臂的一端设置在横梁上,第一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相连,第二摆臂一端与上梁上的固定座相连,第二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相连;第三摆臂的下端与减震固定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在横梁上依次设置三个摆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轴线相交,并分别与第三摆臂连接。通过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控制,使得第三摆臂下端沿直线保持运动。将减震器设置于第三摆臂下端运动轨迹延长线上。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与车轴平行设置使得车轮无论在静态或者动态都保持不变的轮距;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与车轴垂直设置,使得车轮无论在静态或动态都保持不变的轴距。从而达成使车辆行驶容易操控、平稳顺畅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等交通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其包括横梁、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三摆臂和减震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减震、空气减震、液压减震等);第一摆臂的一端设置在横梁上,第一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相连,第二摆臂一端与上梁上的固定座相连,第二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相连;第三摆臂的下端与减震固定座连接。本专利技术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在横梁上依次设置三个摆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轴线相交,并分别与第三摆臂连接。通过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控制,使得第三摆臂下端沿直线保持运动。将减震器设置于第三摆臂下端运动轨迹延长线上。通过本专利技术装置与车轴平行设置使得车轮无论在静态或者动态都保持不变的轮距;通过本专利技术装置与车轴垂直设置,使得车轮无论在静态或动态都保持不变的轴距。从而达成使车辆行驶容易操控、平稳顺畅效果。【专利说明】一种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等交通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普及消费品。而汽车中,悬挂系统尤为重要,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典型的汽车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绝大多数悬架多具有螺旋弹簧和减振器结构,但不同类型的悬架的导向机构差异却很大,这也是悬架性能差异的核心构件。悬挂系统有很多种,而应用最多的有下列几种方式。 板式弹簧减震技术悬挂系统主要通过板式弹簧在车辆遇到障碍物时产生减震作用,结构大都是拱形板式弹簧(俗称工字板),板式弹簧中间拱底与车轮轮轴相连接,一侧与车身固定点固定,另一侧通过衬套或者轮轴控制可以自由伸展。车辆行驶中尤其是遇到障碍物时板式弹簧伸展起到减震作用,但由于该种技术板式弹簧一侧固定另一侧活动的结构,单向受力,使车轮轮轴受力通过板式弹簧传导给车体时受力严重不均衡,车轮轮轴与车体水平方向发生位移,使车辆轴距突然发生变化,形成对车体的强力冲击,造成车体不稳定,给车辆和驾驶者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减震(包含弹簧、减震器等)和导向元件(纵向推力杆、横向推力杆等)组合式悬挂系统,此类悬挂系统为了增强稳定安全性而设置导向元件(横向推力杆和纵向推力杆),相较于板式弹簧悬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作用,但由于其纵向和横向分别为单向受力,结构本身决定其不能完全解决减震过程中的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包括横梁、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三摆臂和减震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减震、空气减震、液压减震等);第一摆臂的一端设置在横梁上,第一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相连;第二摆臂一端与横梁上的固定座相连,第二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相连;第三摆臂的下端与减震上固定座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轴线相交。 进一步的,第一摆臂与横梁活动转动连接,第一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活动转动连接;第二摆臂与横梁上固定座活动转动连接,第二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活动转动连接;第三摆臂下端与减震器下端活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摆臂以第一摆臂与横梁连接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第二摆臂以第二摆臂与横梁固定座连接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第三摆臂运动受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共同角度控制和水平牵拉作用; 进一步的,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共同作用下,第三摆臂下端沿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减震器设置于第三摆臂下端运动轨迹直线延长线上; 进一步的,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还包括辅助摆臂,辅助摆臂包括第四摆臂 进一步的,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可以对称组合一体化应用,如说明附图中,图1是图7的对称组合一体化应用; 进一步的,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可平行车轴设置应用,保证减震作用时对侧两个车轮轮距不变; 本专利技术装置可以垂直于车轴设置应用,保证减震作用时同侧车轮轮距不变。 进一步的,使得车轮无论在静态或动态都保持不变的轴距和轮距,使车辆行驶容易操控、安全舒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案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及实施案例。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第一种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第二种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第三种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第四种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实施案例一的对称组合一体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实施案例二的对称组合一体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实施案例三的对称组合一体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实施案例四的对称组合一体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减震装置;3:第一摆臂;4:第二摆臂;5:第四摆臂;6:第五摆臂;7:第三摆臂;8:第六摆臂;9:第二摆臂固定座;10:第四摆臂固定座;11:减震器下端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其包括横梁1、第一摆臂3、第二摆臂9、第三摆臂7和减震器2 (可以包括螺旋弹簧减震、空气减震、液压减震等); 第一摆臂3的一端设置在横梁I上,第一摆臂3另一端与第三摆臂7相连; 第二摆臂9 一端与横梁I上的固定座相连,第二摆臂9另一端与第三摆臂7相连; 第三摆臂7的下端与减震2上固定座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9轴线相交。 通过两个不平行的摆臂,同时进行角度控制和水平牵拉作用,第三摆臂7下端沿直线运动。将减震器2设置于第三摆臂7下端运动轨迹延长线上。 进一步的,第一摆臂3以第一摆臂3与横梁I连接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第二摆臂9以第二摆臂9与横梁I固定座连接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 第三摆臂7运动受到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9共同角度控制和水平牵拉作用; 进一步的,在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9共同作用下,第三摆臂7下端沿直线运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摆臂控制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三摆臂和减震装置; 所述第一摆臂一端设置在横梁上,第一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相连; 所述第二摆臂一端与横梁上固定座相连,第二摆臂另一端与第三摆臂相连; 所述第三摆臂的下端与减震固定下端座连接; 所述减震器可以螺旋弹簧减震、空气减震或液压减震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庆平,
申请(专利权)人:史庆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