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59179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采用在丝杆上连接测力机构,模拟了受力零部件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检查通止销实时监测被检零部件受力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满足被检零部件在整个受力过程中,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代替手工检测和人工测量变形情况,缩短了被检零部件,尤其是批量生产的零部件的检验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采用在丝杆上连接测力机构,模拟了受力零部件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检查通止销实时监测被检零部件受力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满足被检零部件在整个受力过程中,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代替手工检测和人工测量变形情况,缩短了被检零部件,尤其是批量生产的零部件的检验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专利说明】—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
技术介绍
被检零部件在装配生产中容易产生变形和尺寸不合格,通过肉眼有时很难看出被检零部件的变形或尺寸不合格,如果借助测量工具测量,对于大批量生产,相当浪费时间,并且工作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一种专门用于判断装配后的零件是否合格的检具,其操作简单,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其目的在于模拟受力零部件在使用时的受力状态,高效、快速度地测量其变形程度,并观测零部件的在受力状态下是否都满足设计要求,以判定零部件是否满足其在使用时的受力状况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测量装置、零部件固定装置、检测通止销,滑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零部件固定装置左右两侧的两个测力机构、两根丝杆、两段导轨机构,每一个测力机构通过一根丝杆连接在一段导轨机构上,每一段导轨机构与零部件固定装置之间连接有一个检测通止销,零部件固定装置上还连接有基准块,被测零部件放置在零部件固定装置上,检测通止销左右两端分别为检测通止销的通端和检测通止销的止端,本技术的受力测量零部件装置,采用在零部件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设置滑动检测装置的结构形式,并在每一段导轨机构与零部件固定装置之间各设置一个检测通止销,将被检零部件固定在零部件固定装置后,调试丝杆,使其对准被检零部件的受力点,并逐步施加力,再使用检查通止销靠在基准块侧面往下滑,当通端嵌入量低于被检零部件下表面时则说明被检零部件尺寸满足最小允许值,否则不满足;当止端不能够嵌入被检零部件则说明被检零部件尺寸满足最大允许值,否则不满足。检验员只需要把测力机构上的力的大小调节为所要求的数值,并且通过判断检测通止销能否嵌入被检零部件与基准块之间的缝隙即可判断被检零部件尺寸是否满足要求,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为了将被检零部件方便地固定在零部件固定装置上,并方便地更换被检零部件,零部件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定位销和连杆机构。 优选地,为了实时地跟踪被检零件上的受力大小,每一测力机构固定在其对应的丝杆上,每一测力机构连接在导轨机构上滑动。 优选地,基准块与零部件固定装置连接部位还设置有刻度,基准块沿刻度方向调整,从而适应被检零件的不同尺寸或不同形状。 优选地,刻度的方向与导轨机构的滑动方向一致,以便基准块有较好的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受力测量零部件装置,采用在零部件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设置滑动检测装置的结构形式,并在每一段导轨机构与零部件固定装置之间各设置一个检测通止销,将被检零部件固定在零部件固定装置后,调试丝杆,使其对准被检零部件的受力点,并逐步施加力,再使用检查通止销靠在基准块侧面往下滑,当通端嵌入量低于被检零部件下表面时则说明被检零部件尺寸满足最小允许值,否则不满足;当止端不能够嵌入被检零部件则说明被检零部件尺寸满足最大允许值,否则不满足。检验员只需要把测力机构上的力的大小调节为所要求的数值,并且通过判断检测通止销能否嵌入被检零部件与基准块之间的缝隙即可判断被检零部件尺寸是否满足要求,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技术采用在丝杆上连接测力机构,模拟了受力零部件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检查通止销实时监测被检零部件受力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满足被检零部件在整个受力过程中,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代替手工检测和人工测量变形情况,缩短了被检零部件,尤其是批量生产的零部件的检验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不,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测量装置1、零部件固定装置2、检测通止销8,滑动装置I包括分别设置在零部件固定装置2左右两侧的两个测力机构5、两根丝杆6、两段导轨机构7,每一个测力机构5通过一根丝杆6连接在一段导轨机构7上,每一段导轨机构7与零部件固定装置2之间连接有一个检测通止销8,零部件固定装置2上还连接有基准块9,被测零部件放置在零部件固定装置2上,检测通止销8左右两端分别为检测通止销的通端81和检测通止销的止端82,本技术的受力测量零部件装置,采用在零部件固定装置2的左右两侧设置滑动检测装置I的结构形式,并在每一段导轨机构7与零部件固定装置2之间各设置一个检测通止销8,将被检零部件固定在零部件固定装置2后,调试丝杆6,使其对准被检零部件的受力点,并逐步施加力,再使用检查通止销8靠在基准块9侧面往下滑,当通端嵌入量低于被检零部件下表面时则说明被检零部件尺寸满足最小允许值,否则不满足;当止端不能够嵌入被检零部件则说明被检零部件尺寸满足最大允许值,否则不满足。检验员只需要把测力机构5上的力的大小调节为所要求的数值,并且通过判断检测通止销8能否嵌入被检零部件与基准块之间的缝隙即可判断被检零部件尺寸是否满足要求,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技术中,为了将被检零部件方便地固定在零部件固定装置2上,并方便地更换被检零部件,零部件固定装置2上设置有定位销3和连杆机构4。为了实时地跟踪被检零件上的受力大小,每一测力机构5固定在其对应的丝杆6上,每一测力机构5连接在导轨机构7上滑动。基准块9与零部件固定装置2连接部位还设置有刻度91,基准块9沿刻度91方向调整,从而适应被检零件的不同尺寸或不同形状。刻度91的方向与导轨机构7的滑动方向一致,以便基准块9有较好的精度。 本技术采用在丝杆6上连接测力机构,模拟了受力零部件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检查通止销8实时监测被检零部件受力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满足被检零部件在整个受力过程中,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代替手工检测和人工测量变形情况,缩短了被检零部件,尤其是批量生产的零部件的检验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测量装置(I)、零部件固定装置(2)、检测通止销(8),所述滑动装置(I)包括分别设置在零部件固定装置(2 )左右两侧的两个测力机构(5 )、两根丝杆(6 )、两段导轨机构(7 ),每一个所述测力机构(5 )通过一根所述丝杆(6 )连接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受力零部件装置,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测量装置(1)、零部件固定装置(2)、检测通止销(8),所述滑动装置(1)包括分别设置在零部件固定装置(2)左右两侧的两个测力机构(5)、两根丝杆(6)、两段导轨机构(7),每一个所述测力机构(5)通过一根所述丝杆(6)连接在一段导轨机构(7)上,每一段导轨机构(7)与零部件固定装置(2)之间连接有一个检测通止销(8),所述零部件固定装置(2)上还连接有基准块(9),被测零部件放置在零部件固定装置(2)上,所述检测通止销(8)左右两端分别为检测通止销的通端(81)和检测通止销的止端(8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新杨朔冰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