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783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造丙烯酸树脂薄膜时向辊的渗出、粘着均降低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含有具有三嗪骨架的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及丙烯酸树脂(B)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如果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则制造薄膜时向辊表面的渗出降低、薄膜向辊的粘着受到抑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已知丙烯酸树脂是塑料材料中耐候性最优异的材料之一。出于抑制各种塑料材料的耐候性劣化的目的,在这些材料上层压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薄膜。其中,由含有橡胶状物的丙烯酸树脂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的透明性、耐候性、柔软性、加工性等优异。因此,丙烯酸树脂薄膜被粘贴在树脂成型品、木工制品、金属成型品等的表面上,作为车辆、家具、门体材料、窗框、踢脚板或浴室内饰等建材用途的表面材料、标记薄膜(markingfilm)、或高亮度反射材料包覆用薄膜使用。为了对这些丙烯酸树脂赋予充分的耐候性,理想的是含有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及受阻胺系光稳定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低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使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0630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低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由于分子低而具有热分解温度低的倾向,制造薄膜时有时会观察到向辊的渗出。此外,根据情况,有时还会观察到向辊的粘着。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制造丙烯酸树脂薄膜时向辊的渗出降低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以下[1]~[15]。[1]一种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具有三嗪骨架的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及丙烯酸树脂(B)。[2]根据[1]所述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上述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含有下述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化学式1][式(I)中,n表示2、3、4或5。R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2~8的羟烷基、碳原子数1~8的氰基烷基、碳原子数3~6的烯基或炔基、无取代或苯基上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7~9的苯基烷基、或碳原子数1~8的酰基。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碳原子数4~12的亚烯基、碳原子数2~8的亚炔基、碳原子数5~7的亚环烷基、碳原子数5~7的亚环烷二(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碳原子数1~4的亚烷二(碳原子数5~7的亚环烷)基、苯撑二(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1,4-哌嗪二基、具有在C-C键之间含有-O-或-N(X1)-(X1表示碳原子数1~12的酰基、(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羰基、或下述L所示的任意基团。)的结构的碳原子数4~12的亚烷基、下式(a)、下式(b)、或下式(c)。[化学式2](式(a)中,m表示2或3。式(b)中,X2表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无取代或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5~12的环烷基、无取代或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取代的苯基、或、无取代或苯基上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7~9的苯基烷基。式(c)中,X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予以说明,上述L表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无取代或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5~12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18的烯基、无取代或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取代的苯基、无取代或苯基上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7~9的苯基烷基、或、四氢糠基或2、3或4位被-OH、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二(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氨基或下式(g)所示的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4的烷基。[化学式3](式(g)中,Y表示-O-、-CH2-、-CH2CH2-或-N(CH3)-。)式(I)中,R表示下式(d)所示的基团。[化学式4]式(d)的R1表示与式(I)中的R1相同的结构。式(I)中,B表示-N(R7)(R8),R7及R8各自独立地从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式(d)所示的基团中选择。]。[3]根据[1]或[2]所述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上述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丙烯酸树脂(B)100质量份为0.1质量份以上3质量份以下。[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上述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中,哌啶骨架以外的氨基为仲胺或非环状的叔胺。[5]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上述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中,哌啶骨架以外的氨基为非环状的叔胺。[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上述丙烯酸树脂(B)为如下获得的含橡胶聚合物:在使含有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成分的单体成分(B-1-a)聚合而获得的橡胶聚合物(B1a)的存在下,使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成分的单体成分(B-1-b)接枝聚合。[7]一种制造薄膜的方法,其为将[1]~[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熔融挤出,利用T模法将熔融挤出物制造成薄膜的方法。[8]一种丙烯酸树脂薄膜,其为使用[1]~[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而获得的厚度为10~500μm的丙烯酸树脂薄膜。[9]一种丙烯酸树脂薄膜,其为利用[7]所述的方法而获得的厚度为10~500μm的丙烯酸树脂薄膜。[10]一种层压体,其为[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薄膜和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层压体。[11]根据[10]所述的层压体,上述热塑性树脂基材为聚氯乙烯树脂、ABS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或聚烯烃树脂。[12]根据[10]或[11]所述的层压体,上述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厚度为50~500μm,上述丙烯酸树脂薄膜的厚度为10~180μm。[13]一种层压体,其为[9]所述的丙烯酸树脂薄膜和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层压体。[14]根据[13]所述的层压体,上述热塑性树脂基材为聚氯乙烯树脂、ABS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或聚烯烃树脂。[15]根据[13]或[15]所述的层压体,上述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厚度为50~500μm,上述丙烯酸树脂薄膜的厚度为10~180μm。专利技术的效果如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则制造薄膜时向辊表面的渗出降低。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制造丙烯酸树脂薄膜。具体实施方式(1)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通过捕捉由于氧化劣化而生成的自由基从而有益于光稳定化。特别是通过组合使用紫外线吸收剂而显示协同效果,对于树脂赋予优异的耐候性。这里,高分子量是指分子量为1000以上。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由于分子量高,因此分解温度高、加工时的稳定性优异。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0以下。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的分子内具有三嗪骨架,具有源自该骨架的耐热性提高、赋予紫外线吸收能力等优异的性质。作为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优选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物质。[化学式5][式(I)中,n表示2、3、4或5。R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2~8的羟烷基、碳原子数1~8的氰基烷基、碳原子数3~6的烯基或炔基、无取代或苯基上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7~9的苯基烷基、或碳原子数1~8的酰基。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碳原子数4~12的亚烯基、碳原子数2~8的亚炔基、碳原子数5~7的亚环烷基、碳原子数5~7的亚环烷二(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碳原子数1~4的亚烷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具有三嗪骨架的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及丙烯酸树脂(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22 JP 2012-0652331.一种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具有三嗪骨架的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及丙烯酸树脂(B),所述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中,哌啶骨架以外的氨基为非环状的叔胺,所述丙烯酸树脂(B)为如下获得的含橡胶聚合物:在使含有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成分的单体成分(B-1-a)聚合而获得的橡胶聚合物(B1a)的存在下,使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成分的单体成分(B-1-b)接枝聚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所述高分子量受阻胺系光稳定剂(A)含有下述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式(I)中,n表示2、3、4或5;R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2~8的羟烷基、碳原子数1~8的氰基烷基、碳原子数3~6的烯基或炔基、无取代或苯基上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7~9的苯基烷基、或碳原子数1~8的酰基;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碳原子数4~12的亚烯基、碳原子数2~8的亚炔基、碳原子数5~7的亚环烷基、碳原子数5~7的亚环烷二(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碳原子数1~4的亚烷二(碳原子数5~7的亚环烷)基、苯撑二(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1,4-哌嗪二基、具有在C-C键之间含有-O-或-N(X1)-的结构的碳原子数4~12的亚烷基、下式(a)、下式(b)、或下式(c),-N(X1)-中,X1表示碳原子数1~12的酰基、(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羰基、或下述L所示的任意基团;式(a)中,m表示2或3;式(b)中,X2表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无取代或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5~12的环烷基、无取代或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取代的苯基、或、无取代或苯基上被1、2或3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7~9的苯基烷基;式(c)中,X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另外,所述L表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无取代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姶良和哉阿部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