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684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其包括电磁炉底壳、上盖支架、电磁炉面板,电磁炉底壳侧壁设置有散热孔状结构,由电磁炉底壳、上盖支架以及电磁炉面板构成的内腔体结构中安装有主控线路板、散热风扇、电连接于主控线路板的线圈盘、散热器、显示按键板,内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第一、第二隔热结构层,第一隔热结构层结合于电磁炉面板下表面,第二隔热结构层将内腔体结构分隔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线圈盘安装于上部腔体,该下部腔体至少设置有主控线路板、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腔式结构电磁炉采用隔热材料分腔隔热,将电磁炉内部结构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实现在大功率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温度保护,根据用户需要持续恒功率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其包括电磁炉底壳、上盖支架、电磁炉面板,电磁炉底壳侧壁设置有散热孔状结构,由电磁炉底壳、上盖支架以及电磁炉面板构成的内腔体结构中安装有主控线路板、散热风扇、电连接于主控线路板的线圈盘、散热器、显示按键板,内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第一、第二隔热结构层,第一隔热结构层结合于电磁炉面板下表面,第二隔热结构层将内腔体结构分隔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线圈盘安装于上部腔体,该下部腔体至少设置有主控线路板、散热器。本技术分腔式结构电磁炉采用隔热材料分腔隔热,将电磁炉内部结构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实现在大功率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温度保护,根据用户需要持续恒功率加热。【专利说明】分腔式结构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分腔式结构电磁炉。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炉在用户做饭炒菜时,由于电磁炉功率小,火力不够大,炒菜时间长,味道不佳,长时间、大功率炒菜时机器内温度过高,容易导致温度过高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大功率温度过高而保护无法持续恒功率加热的问题以及提高能效的分腔式结构电磁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其包括电磁炉底壳(10)、设于电磁炉底壳的上盖支架(2)、设于上盖支架的电磁炉面板(I),所述电磁炉底壳侧壁设置有散热孔状结构,由电磁炉底壳、上盖支架以及电磁炉面板构成的内腔体结构中安装有主控线路板(6)、散热风扇、电连接于主控线路板的线圈盘(4)、散热器、显示按键板(7),所述内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第一隔热结构层(3)、第二隔热结构层(5),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结合于电磁炉面板(I)下表面,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5)将内腔体结构分隔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线圈盘(4)安装于上部腔体,该下部腔体至少设置有主控线路板¢)、散热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二隔热结构层以隔热棉、气凝胶毡、云母片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以耐高温绝缘胶黏剂结合于电磁炉面板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安装于电磁炉底壳的螺钉支柱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设置有圆孔结构,该圆孔结构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于主控线路板。 进一步,所述散热风扇包括: 安装于上部腔体的第一风扇(8),其出风口朝向线圈盘; 安装于下部腔体的第二风扇(9),其出风口至少朝向散热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扇包括一个环形围护结构,所述环形围护结构内部设置风扇本体,所述第一风扇具有位于电磁炉底壳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设置有与环形围护结构匹配的安装口。 进一步,所述第二风扇设置有将来进风导向主控线路板的风向导流结构。 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分腔式结构电磁炉采用隔热材料分腔隔热,将电磁炉内部结构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实现在大功率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温度保护,根据用户需要持续恒功率加热。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分腔式结构电磁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隔热结构层与电磁炉面板处局部剖视图。 图3为第一隔热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隔热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如图1所不,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其包括电磁炉底壳10、设于电磁炉底壳的上盖支架2、设于上盖支架的电磁炉面板1,所述电磁炉底壳侧壁设置有散热孔状结构,便于散热风扇将热量送出电磁炉内部,由电磁炉底壳、上盖支架以及电磁炉面板构成的内腔体结构中安装有主控线路板6、散热风扇、电连接于主控线路板的线圈盘4、散热器、电连接于主控线路板的显示按键板7,为实现分腔体隔热,所述内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第一隔热结构层3、第二隔热结构层5,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结合于电磁炉面板I下表面,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5将内腔体结构分隔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线圈盘4安装于上部腔体且结合于第二隔热结构层上表面,该下部腔体至少设置有主控线路板6、散热器,众所周知的是,电磁炉内部结构的电子元器件包括但不仅限于此,故而该下部腔体可囊括除本案示出的结构之外的其它电子元器件。 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是厚度为不小于3mm的气凝胶毡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其安装于电磁炉面板下表面(参见图2),用耐高温绝缘胶黏剂粘合固定,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设置有圆孔结构(参见图3),该圆孔结构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于主控线路板。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用于隔离电磁炉使用中锅具温度通过面板向炉内线圈盘辐射的热量,以保证线圈盘表面温度不会过高而造成温度保护。 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以厚度不小于Imm的云母片隔热材料制成,安装在线圈盘于主控线路板之间,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安装于电磁炉底壳的螺钉支柱上。此第二隔热结构层用于隔离主控线路板对线圈向上辐射的热量,以及电磁炉面板隔热后余热向下辐射的热量。 参见图1,为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所述散热风扇包括:安装于上部腔体且与线圈盘同腔体的第一风扇8,其出风口朝向线圈盘,该第一风扇靠近机器右侧;安装于下部腔体且与主控线路板同腔体的第二风扇9,其出风口朝向散热器及其他发热元器件。 所述第一风扇包括一个环形围护结构以便于引流,所述环形围护结构内部设置风扇本体,所述第一风扇具有位于电磁炉底壳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设置有与环形围护结构匹配的安装口,参见图4,该安装口以在第二隔热结构层边缘设置弧形缺口而布置。 为提高散热能力,所述第二风扇设置有将来进风导向主控线路板的风向导流结构,该风向导流结构以斜向布置的凸起结构而构成。 上述分腔式结构可最大程度上降低电磁炉内温度,保证了电磁炉在大功率条件下不够温度保护影响,长时间恒定大功率条件工作,且有助于提高电磁炉能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其包括电磁炉底壳(10)、设于电磁炉底壳的上盖支架(2)、设于上盖支架的电磁炉面板(I),所述电磁炉底壳侧壁设置有散热孔状结构,由电磁炉底壳、上盖支架以及电磁炉面板构成的内腔体结构中安装有主控线路板(6)、散热风扇、电连接于主控线路板的线圈盘(4)、散热器、显示按键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第一隔热结构层(3)、第二隔热结构层(5),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结合于电磁炉面板(I)下表面,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5)将内腔体结构分隔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线圈盘(4)安装于上部腔体,该下部腔体至少设置有主控线路板(6)、散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隔热结构层以隔热棉、气凝胶毡、云母片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以耐高温绝缘胶黏剂结合于电磁炉面板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腔式结构电磁炉,其包括电磁炉底壳(10)、设于电磁炉底壳的上盖支架(2)、设于上盖支架的电磁炉面板(1),所述电磁炉底壳侧壁设置有散热孔状结构,由电磁炉底壳、上盖支架以及电磁炉面板构成的内腔体结构中安装有主控线路板(6)、散热风扇、电连接于主控线路板的线圈盘(4)、散热器、显示按键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第一隔热结构层(3)、第二隔热结构层(5),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层结合于电磁炉面板(1)下表面,所述第二隔热结构层(5)将内腔体结构分隔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线圈盘(4)安装于上部腔体,该下部腔体至少设置有主控线路板(6)、散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忠甘嵩冯祥远冯子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