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地刷与弯管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672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地刷与弯管的连接结构,弯管连接头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出部,壳体内对应第一凸出部开设有活动空间,第一凸出部在该活动空间内来回滑动,壳体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和扭簧,该扭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凸出部上、相对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凸出部上,簧圈则套设于第二凸出部上。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可以使得地刷和弯管之间在具备优秀的密封性能的前提下,还可以保持灵活的转动性能,从而提升吸尘器的整体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地刷与弯管的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地刷与弯管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的清洁设备,无论是家居场所还是商业或服务业场所的清洁,都离不开对其的使用。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吸尘器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也就促使着吸尘器一直处于不断被创新和改进的环境中。在吸尘器的组成中,弯管和地刷是其较为重要的两个附件。在目前的吸尘器中,由于地刷是一种活动部件,并且其与弯管之间也是设置为灵活转动的,由此便会使得地刷和弯管之间在转动时会出现较大的间隙。一旦出现间隙,便会直接导致弯管出现漏气现象,弯管的漏气现象还会使得地刷的吸尘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吸尘器的整体除尘性能。为了增强弯管与地刷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目前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基本上都是对弯管的活动部件(即弯管的连接头)进行加大,这种加大的手段包括在其上连接密封件等手段。这些手段虽然增强了弯管与地刷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但是却增大了弯管与地刷之间的摩擦面积,从而加大了弯管的转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对弯管以及地刷的活动造成阻碍,给吸尘器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对弯管和地刷的连接采取密封加强措施的情况之下还可以保持弯管以及地刷灵活活动的吸尘器地刷与弯管的连接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吸尘器地刷与弯管的连接结构,该弯管的连接头的相对两侧分别铰接于该吸尘器地刷的壳体上,该连接头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出部,该壳体内对应该第一凸出部开设有活动空间,该第一凸出部在该活动空间内来回滑动,该壳体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该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在壳体上依照三角形的三顶点位置排列,该壳体内相对两侧还设置有扭簧,该扭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凸出部上、相对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凸出部上,该扭簧的簧圈则套设于第二凸出部上。本专利技术主要在原先的弯管与地刷之间铰接的结构基础上加入了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壳体上的活动空间以及扭簧等改进。通过弯管相对于壳体的转动,便可以带动第一凸出部在活动空间内滑动,当用户上抬弯管,使得其朝向地刷的顶部转动的时候,由于扭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凸出部上,而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又与第一凸出部是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进行分布的,借助于该位置关系以及扭簧自身的扭力,当扭簧的一端给予第一凸出部一推动力后,扭簧的其他部分便被合拢(即扭簧的夹角变小),而当弯管向回转动时(即扭簧复位时),扭簧向回复位所形成的反弹力便正好抵消了原先因为加入密封件所形成底座与弯管之间因为摩擦变大所形成的阻力。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进行密封加强后的弯管与地刷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利用扭簧等部件消除了原先因为密封件所带来的底座与弯管之间转动时所形成的阻力问题,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可以使得地刷和弯管之间在具备优秀的密封性能的前提下,还可以保持灵活的转动性能,减小由于密封造成的磨擦阻力从而提升吸尘器的整体使用性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作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二凸出部靠近于壳体的底部设置。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的这种位置排列,其形成三个凸出部之间的力传导作用,当用户上抬弯管时,弯管相对于壳体朝向地刷的顶部以及前方转动,使得第一凸出部带动扭簧的一端同样朝前运动。此时,扭簧位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的簧丝同样形成一个朝前的推力,借助于簧圈的转动以及各个凸出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形成了对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之间簧丝向下的压力,该向下的压力同样直接作用于地刷的底部,使得底部上所开设的吸灰口、毛刷和滚条等用于清洁的部件同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紧贴于地面。当弯管借助于扭簧的复位作用向回转动时,弯管相对于壳体朝向地刷的底部以及后方转动,使得扭簧的一端带动第一凸出部同样朝向后方运动。由于第二凸出部位于靠近地刷底部的位置上,而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的簧丝确是近似垂直于地刷的底部。当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的簧丝形成向后的拉力时,借助于簧圈的转动以及上述的位置关系,形成了对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之间的簧丝向下的压力,该向下的压力便直接作用于地刷的底部,使得底部上所开设的吸灰口、毛刷和滚条等用于清洁的部件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紧贴于地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在上述方案的优化下,还可以使得地刷的底面可以稳固地贴于地面,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铰接件的转动不灵活以及密封件造成的摩擦力大而造成的弯管在转动时可能引起的带动地刷向上翘起的问题,从而使得地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一直保持紧贴于地面的状态,使得吸灰口、毛刷和滚条等用于清洁的部件可以保持对于地面的清洁状态,进一步地提升吸尘器的除尘能力。作为优选的方案,相对壳体上连接弯管的连接面,第三凸出部到连接面的距离远于第二凸出部到该连接面的距离。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形成了从靠近地刷地面的第二凸出部上向其两侧扩开的扭簧结构,特别是第三凸出部,使得扭簧的一端可以向壳体的内部进行延伸,使得力传导中对簧丝向下的压力可以的进一步地加强,从而使得地刷的底面可以更稳固地紧贴于地面,进一步地提升吸尘器的除尘能力。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活动空间为分设于壳体相对两侧的拱形通孔,第一凸出部沿着该拱形通孔来回滑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使得弯管两侧的第一凸出部在壳体上的滑动轨道得以形成一条弧线,使得第一凸出部的滑动可以更为流畅,从而可以在提高第一凸出部的滑动效率的情况下,还可以便于扭簧各个部分之间的力传导作用。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一凸出部呈圆柱形,其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与扭簧的端部进行卡接。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呈圆柱形的第一凸出部可以形成其自身在拱形通孔内的滑动效果,其上开设的第一卡槽又可以形成与扭簧的稳固连接,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一凸出部的滑动效率,并且方便扭簧各个部分之间的力传导作用。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三凸出部呈方柱型,其侧壁固定连接于壳体上,该第三凸出部的顶面上还开设有第二卡槽,该第二卡槽与扭簧的端部进行卡接。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呈方柱型的第三凸出部可以形成与壳体的更大连接面积,从而首先保证第三凸出部与壳体连接的稳固性,由于该扭簧的端部卡接于第二卡槽内,因此在该稳固性的前提之下,其次又保证了扭簧与第三凸出部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方便扭簧各个部分之间的力传导作用。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二凸出部呈柱体,其一侧面形成一平面,其余侧面形成一U形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由于扭簧的簧圈是套设于第二凸出部上的,如果是采用圆柱形的凸出部,容易导致簧圈脱开第二凸出部,而如果是采用方柱形的凸出部,又会对簧圈的转动形成阻碍,而U形面和平面所构成的第二凸出部的外轮廓形状中,平面可以形成簧圈的稳固连接,U形面又可以保证簧圈的灵活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的吸尘器地刷与弯管在弯管向上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三角形虚线框内)的放大图。图3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的吸尘器地刷与弯管向下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三角形虚线框内)的放大图。图5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的吸尘器地刷与弯管在弯管的立体图(部分剖视)。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尘器地刷与弯管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吸尘器地刷与弯管的连接结构,所述弯管的连接头的相对两侧分别铰接于所述吸尘器地刷的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第一凸出部开设有活动空间,所述第一凸出部在所述活动空间内来回滑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和所述第三凸出部在所述壳体上依照三角形的三顶点位置排列,所述壳体内相对两侧还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上、相对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凸出部上,所述扭簧的簧圈则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吸尘器地刷与弯管的连接结构,所述弯管的连接头的相对两侧分别铰接于所述吸尘器地刷的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第一凸出部开设有活动空间,所述第一凸出部在所述活动空间内来回滑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和所述第三凸出部在所述壳体上依照三角形的三顶点位置排列,所述壳体内相对两侧还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上、相对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凸出部上,所述扭簧的簧圈则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上,所述第二凸出部靠近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相对所述壳体上连接所述弯管的连接面,所述第三凸出部到所述连接面的距离远于所述第二凸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