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526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其包括有搅拌机筒体,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筒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由电机进行驱动,搅拌轴上设置有多根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机筒体外部设置有搅拌均度检测室,其固定连接于搅拌机筒体的外壁之上,且与搅拌机筒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滤网;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中,每一个滤网均对应内有一个流量检测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其可在无需开启搅拌机筒体时对其内部物料的搅拌均度进行检测,从而可实时获知物料的加工状态,避免反复加工导致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的损耗;同时,检测过程无需人工进行过多干涉,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过程中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其包括有搅拌机筒体,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筒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由电机进行驱动,搅拌轴上设置有多根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机筒体外部设置有搅拌均度检测室,其固定连接于搅拌机筒体的外壁之上,且与搅拌机筒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滤网;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中,每一个滤网均对应内有一个流量检测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其可在无需开启搅拌机筒体时对其内部物料的搅拌均度进行检测,从而可实时获知物料的加工状态,避免反复加工导致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的损耗;同时,检测过程无需人工进行过多干涉,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过程中的检测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
技术介绍
搅拌机是化工、材料等领域生产过程中的必备设备之一,其用于将待加工的物料搅拌均匀,形成彼此规格统一的物料。但现有技术中的搅拌机,其在加工过程中,物料的搅拌均度多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当搅拌机内物料导出并出现搅拌均度不佳的情况时,其需要将物料重新导入搅拌机,其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并使得物料的损耗得以加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机,其可在无需开启搅拌机筒体时,即可有效检测搅拌机内部的物料搅拌均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其包括有搅拌机筒体,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筒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由电机进行驱动,搅拌轴上设置有多根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机筒体外部设置有搅拌均度检测室,其固定连接于搅拌机筒体的外壁之上,且与搅拌机筒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滤网;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中,每一个滤网均对应内有一个流量检测装置。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的最高高度与搅拌机筒体中,物料完成搅拌后的最高位置齐平,搅拌均度检测室的最低高度与搅拌机筒体的底部齐平;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中设置有三个滤网,其分别位于搅拌均度检测室的最高位置、中间位置以及最低位置。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分别处于搅拌均度检测室的最高位置、中间位置以及最低位置的滤网,对搅拌机筒体内部的高、中、低三个位置的物料进行分别检测,从而有效获取搅拌机筒体内不同位置的物料均度,进而使得检测的随机性与检测误差均得到减少,使得检测精度得以显著改善。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中,相邻两个滤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的电磁阀,其将搅拌均度检测室分割为三个次级搅拌均度检测室;任意次级搅拌均度检测室中均设置有与搅拌均度检测室同轴的超声波流量计,其设置于该次级搅拌均度检测室中滤网的下端。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按高度依次隔离设立的三个次级搅拌均度检测室避免检测过程中,高、中、低三个位置的物料通过滤网后彼此影响,从而避免对搅拌机筒体内不同位置物料的搅拌均度的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采用超声波流量计,其可使得物料通过滤网后在自重影响下通过超声波流量计的管体,进而通过超声波精密测量其流速,从而根据物料的流速准获知其搅拌均度。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任意次级搅拌均度检测室中,滤网的相对端面均设置有观测窗,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中,其最低位置与搅拌机筒体之间设置有电磁阀。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观测窗使得技术人员可更为直观的对物料的搅拌均度进行判断;搅拌均度检测室最低位置的电磁阀设置,可使得物料完成检测后送回至搅拌机筒体内部,避免物料的损耗。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机筒体中,搅拌轴上设置有三个搅拌叶片,其分别与位于搅拌均度检测室的最高位置、中间位置以及最低位置的三个滤网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搅拌叶片均由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气压缸,连接在气压缸上,且延水平方向延伸的气压缸推杆,以及设置在推杆外侧的搅拌套构成;所述气压缸推杆的端部设置有推动块体。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气压缸使气压缸推杆延水平方向运动,使得推动块体推动物料通过其对应位置的滤网,从而避免因物料的自身在搅拌机筒体内的分布形状与规律,导致其残留于滤网之前难以通过,进而影响对搅拌均度的检测结果。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推动块体采用与搅拌机筒体内壁对应的弧形结构;所述搅拌机筒体中,任意滤网在其对应位置的推动块体上的投影均位于推动块体内部。采用上述设计,其可使得推动块体的端面贴合搅拌机筒体内壁,从而使其对物料的推动效果更佳;推动块体与滤网的投影面积设计可确保推动块体推动下的物料均可通过滤网,从而使得检测效率得以提闻。 上述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其可在搅拌机完成搅拌后,通过控制分别设置在搅拌轴高、中、低位置上的气压缸,使得其驱动推动块体推动搅拌机筒体内各个位置上搅拌完成的物料通过滤网进入搅拌均度检测室。物料进入搅拌均度检测室后因自重自然下落,并通过超声波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则可精确测量物料下落的速度。由于当搅拌机筒体内物料搅拌不均而导致存在较大物料时,物料通过滤网时滤网收到堵塞,从而使得物料通过超声波流量计的流速收到明显影响,故而,通过对其流速判断可精确测量搅拌机筒体内的物料搅拌均度。完成检测后,搅拌均度检测室内各个电磁阀开启,使得物料重新回到搅拌机筒体内部,根据其检测结果进行再加工或出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其可在无需开启搅拌机筒体时对其内部物料的搅拌均度进行检测,从而可实时或者物料的加工状态,避免反复加工导致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的损耗;同时,检测过程无需人工进行过多干涉,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过程中的检测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搅拌叶片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推动块体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I一筒体、2—进料口、3—出料口、4一揽拌轴、5—电机、6—揽拌叶片、7—揽拌均度检测室、8—滤网、9 一电磁阀、10—次级揽祥均度检测室、11 一超声波流量计、12—气压缸、13—气压缸推杆、14 一搅拌套、15—推动块体、16—观测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其包括有搅拌机筒体1,筒体I上设置有进料口 2与出料口 3,筒体I内部设置有搅拌轴4 ;所述搅拌轴4由电机5进行驱动,搅拌轴4上设置有多根搅拌叶片6。所述搅拌机筒体I外部设置有搅拌均度检测室7,其固定连接于搅拌机筒体I的外壁之上,且与搅拌机筒体I之间设置有三个滤网8 ;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7中,每一个滤网8均对应内有一个流量检测装置。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7的最高高度与搅拌机筒体I中,物料完成搅拌后的最高位置齐平,搅拌均度检测室7的最低高度与搅拌机筒体I的底部齐平;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7中设置有三个滤网,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进行搅拌均度检测的搅拌机,其包括有搅拌机筒体,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筒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由电机进行驱动,搅拌轴上设置有多根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筒体外部设置有搅拌均度检测室,其固定连接于搅拌机筒体的外壁之上,且与搅拌机筒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滤网;所述搅拌均度检测室中,每一个滤网均对应内有一个流量检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岑
申请(专利权)人:宁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