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分离板,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连接环、一“Z”形连接板和一施压板,所述的连接环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施压板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板与所述的施压板相连接,所述的分离板的端部设置有一弧形分离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的优点是:带有一连接环和一“Z”形连接板,使弧形分离头能够绕轮圈的中心轴转动,分离板与施压板相互滑动连接,能够适用于各种粗细的轮胎,同时带有压轮,使用较为省力。(*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分离板,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连接环、一“Z”形连接板和一施压板,所述的连接环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施压板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板与所述的施压板相连接,所述的分离板的端部设置有一弧形分离头。本技术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的优点是:带有一连接环和一“Z”形连接板,使弧形分离头能够绕轮圈的中心轴转动,分离板与施压板相互滑动连接,能够适用于各种粗细的轮胎,同时带有压轮,使用较为省力。【专利说明】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修理自行车用的工具,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十分常见且经济环保的交通工具,目前广泛被使用的自行车轮胎是一种内部充气式的轮胎,这种轮胎的内胎容易被路面上的尖锐的物体刺破,修理被刺破的自行车内胎,需要自行车轮胎从轮圈上卸下,但是目前修理自行车时多采用一板状物体或者杆状物体,将其插入轮胎与轮圈之间,然后沿轮圈的边沿转动一圈将轮胎从轮圈上卸下。但是这种操作方法较为费时费力,且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熟练掌握这种技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一连接环和一 “Z”形连接板,使弧形分离头能够绕轮圈的中心轴转动,分离板与施压板相互滑动连接,能够适用于各种粗细的轮胎,同时带有压轮,使用较为省力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分离板,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连接环、一 “Z”形连接板和一施压板,所述的连接环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施压板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板与所述的施压板相连接,所述的分离板的端部设置有一弧形分离头。 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环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分离板与所述的施压板沿所述的施压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还包括一耐磨板,所述的耐磨板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的另一端的下侧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还包括一压轮,所述的压轮与所述的施压板转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板上设置有通过孔。 本技术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的优点是:带有一连接环和一 “Z”形连接板,使弧形分离头能够绕轮圈的中心轴转动,分离板与施压板相互滑动连接,能够适用于各种粗细的轮胎,同时带有压轮,使用较为省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与一轮圈相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A ; 图5为图1中的分离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连接环; 2、“Z”形连接板; 3、施压板; 4、分离板;41、弧形分离头;42、通过孔; 5、耐磨板; 6、压轮; 7、轮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技术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的优点是:带有一连接环和一 “Z”形连接板,使弧形分离头能够绕轮圈的中心轴转动,分离板与施压板相互滑动连接,能够适用于各种粗细的轮胎,同时带有压轮,使用较为省力。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分离板4,该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连接环1、一“Z”形连接板2和一施压板3,该连接环I与该“Z”形连接板2的一端相连接,该施压板3与该“Z”形连接板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该分离板4与该施压板3相连接,该分离板4的端部设置有一弧形分离头41。该“Z”形连接板2的“Z”形结构可以使其一端与一轮圈7的转轴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该轮圈7的边沿相接触。 如图1、图2所示,该连接环I与该“Z”形连接板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该铰链连接结构使该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能够适用于各种长度的轮圈的转轴,增加该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的适用范围。 如图3、图4所示,该分离板4与该施压板3沿该施压板3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该滑动连接结构使该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粗细的轮胎,增加该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的适用范围。 如图4所示,该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还包括一耐磨板5,该耐磨板5与该“Z”形连接板2的另一端的下侧相连接,该“Z”形连接板2的另一端经常与该轮圈7的表面相互摩擦,容易被磨损,设置该耐磨板5可以延长该,增加该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的适用范围的使用寿命,该耐磨板5由耐磨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该“Z”形连接板2组成可拆卸的连接便于更换。 如图4、图5所示,该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还包括一压轮6,该分离板4上设置有通过孔42,该压轮6穿过该通过孔42与该施压板3转动连接,在使用时,该压轮6不仅能够按压轮胎,便于将其从该轮圈7上卸下,同时能够起到省力的作用。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分离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连接环(I)、一 “Z”形连接板(2)和一施压板(3),所述的连接环(I)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施压板(3)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板(4)与所述的施压板(3)相连接,所述的分离板(4)的端部设置有一弧形分离头(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环(I)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板(4)与所述的施压板(3)沿所述的施压板(3)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还包括一耐磨板(5),所述的耐磨板(5)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2)的另一端的下侧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还包括一压轮¢),所述的压轮(6)与所述的施压板(3)转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板(4)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分离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自行车外胎的工具包括一连接环(1)、一“Z”形连接板(2)和一施压板(3),所述的连接环(1)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施压板(3)与所述的“Z”形连接板(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板(4)与所述的施压板(3)相连接,所述的分离板(4)的端部设置有一弧形分离头(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春,
申请(专利权)人:徐荣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