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输入端、电源转换单元、输出端三端双向交流开关、控制单元和第一电源,电源转换单元耦接于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三端双向交流开关耦接于输入端与电源转换单元之间,控制单元包括感测单元和光耦合器,感测单元耦接于输出端与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间,光耦合器耦接于感测单元与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间,第一电源耦接于光耦合器及感测单元,当感测单元感测到输出端耦接待充电装置,供电回路导通,电源转换单元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三端双向交流开关(TRIAC)和光耦合器的设置,并通过感测待充电装置的移除与否作为是否切断输入电流的判断标准,使得在待充电装置未耦接充电装置时不消耗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输入端、电源转换单元、输出端三端双向交流开关、控制单元和第一电源,电源转换单元耦接于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三端双向交流开关耦接于输入端与电源转换单元之间,控制单元包括感测单元和光耦合器,感测单元耦接于输出端与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间,光耦合器耦接于感测单元与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间,第一电源耦接于光耦合器及感测单元,当感测单元感测到输出端耦接待充电装置,供电回路导通,电源转换单元工作。本专利技术利用三端双向交流开关(TRIAC)和光耦合器的设置,并通过感测待充电装置的移除与否作为是否切断输入电流的判断标准,使得在待充电装置未耦接充电装置时不消耗电能。【专利说明】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当无待充电装置耦接时零耗能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直流/交流适配器为市面上电子充电器的最主要充电方式及设备。由于环保意识逐渐上升,此类充电装置在不充电的状况下插在交流电插座上仍然会消耗不少功耗而造成能源浪费。故如何在充电装置不充电时达到零消耗电流(功率)成为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三端双向交流开关(TRIAC)与光耦合器再搭配周边应用电路来达到在不充电时零消耗功率的充电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输入端、电源转换单元及输出端,该输入端用于耦接输入电源,该输出端用于耦接待充电装置,该电源转换单元耦接于该输入端与该输出端之间,该充电装置还包含三端双向交流开关、控制单元和第一电源。三端双向交流开关耦接于该输入端与该电源转换单元之间,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包括第一主电极端、第二主电极端和栅极端,该第一主电极端耦接该输入端,该第二主电极端耦接该电源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感测单元和光耦合器,感测单元耦接于该输出端与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间,该感测单元用于感测该待充电装置是否耦接该输出端;光耦合器耦接于该感测单元与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间,该栅极端耦接该光耦合器的输出端;第一电源耦接于该光耦合器及该感测单元,该光耦合器、该第一电源、该感测单元形成供电回路;其中当该感测单元感测到该输出端耦接该待充电装置时,该供电回路导通,该第一电源输出电流至该光耦合器,该光耦合器被导通,该光耦合器输出触发电流至该栅极端,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被导通,该输入电源输出电流经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至该电源转换单元使该电源转换单元工作。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若该感测单元未感测到该输出端耦接该待充电装置,该供电回路断开,该光耦合器不导通,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不被导通,该输入端不输入电流至该电源转换单元。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感测单兀包含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若该输出端未I禹接该待充电装置,则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二端口电性断开;若该输出端耦接该待充电装置,则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二端口电性导通。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耦接于该第一端口及该光耦合器之间,该输出端耦接该待充电装置时,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二端口间电性导通,该第一开关被导通,使得该光耦合器被导通。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若将该待充电装置自该输出端移除,则该供电回路由闭合转为断开,该光耦合器由导通转为不导通,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断开。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电源为黄金电容。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端口稱接于该光稱合器的输入端,该第二端口I禹接于该黄金电容。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黄金电容提供+3.5?5V的正电压。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黄金电容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耦接于该第二端口,该第二连接端耦接于该电源转换单元与该输出端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二极管,该第一二极管耦接于该黄金电容的该第二连接端,当该输出端耦接该待充电装置时,该电源转换单元经由该第一二极管对该黄金电容进行充电。 本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不需要通过增加额外的集成电路去做程式的判别,仅利用三端双向交流开关(TRIAC)和光耦合器的设置,并通过感测待充电装置的移除与否作为是否切断输入电流的判断标准,使得在待充电装置未耦接充电装置时不消耗电能,于能耗上更加节能,于操作更加防呆,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为方便说明,图1中还示出输入待充电装置2000和输入电源3000,实际的充电装置1000仅包括其余元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1000包括输入端1100、输出端1200和电源转换单元1300,其中输入端1100用于耦接输入电源3000,输出端1200用于耦接待充电装置2000,电源转换单元1300耦接于输入端1100和输出端1200之间。 如图1所示,充电装置1000还包含三端双向交流开关(TRIAC) 1400、控制单元1500和第一电源1600。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耦接于输入端1100与电源转换单元1300之间,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包括第一主电极端1410、第二主电极端1420和栅极端1430,第一主电极端1410耦接输入端1100,第二主电极端1420耦接电源转换单元1300。控制单元1500包括感测单元1510和光耦合器1520,感测单元1510耦接于输出端1200与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之间,感测单元1510用于感测待充电装置2000是否耦接输出端1200。光耦合器1520耦接于感测单元1510与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之间,其中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的栅极端1430耦接光耦合器1520的输出端。第一电源1600耦接于感测单元1510及光耦合器1520,其中感测单元1510、光耦合器1520及第一电源1600形成供电回路。 实际使用充电装置1000时,当感测单元1510感测到输出端1200耦接待充电装置2000时,供电回路导通,第一电源1600输出电流至光耦合器1520,光耦合器1520被导通并输出触发电流至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的栅极端1430,使得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被导通,输入电源3000输出电流可经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传输至电源转换单元1300使电源转换单元1300工作,亦即此时充电装置1000对待充电装置2000进行充电。 实际操作中,若感测单元1510未感测到输出端1200耦接待充电装置2000,则供电回路断开,光耦合器1520不导通,继而光耦合器1520不输出触发电流至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的栅极端1430,使得三端双向交流开关1400不被导通,输入端1100与电源转换单元1300之间的线路不被导通,输入电源3000无法自输入端1100输入电流至电源转换单元1300,亦即,当无带充电装置2000耦接于输出端1200时,输入电源3000无电流输出至电源转换单元1300,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综上,无论充电装置是否连接输入电源3000,只要充电装置不和待充电装置2000相接,充电装置便不消耗电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输入端、电源转换单元及输出端,该输入端用于耦接输入电源,该输出端用于耦接待充电装置,该电源转换单元耦接于该输入端与该输出端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充电装置还包含:三端双向交流开关,耦接于该输入端与该电源转换单元之间,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包括第一主电极端、第二主电极端和栅极端,该第一主电极端耦接该输入端,该第二主电极端耦接该电源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感测单元,耦接于该输出端与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间,该感测单元用于感测该待充电装置是否耦接该输出端;以及光耦合器,耦接于该感测单元与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间,该栅极端耦接该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以及第一电源,耦接于该光耦合器及该感测单元,该光耦合器、该第一电源、该感测单元形成供电回路;其中当该感测单元感测到该输出端耦接该待充电装置时,该供电回路导通,该第一电源输出电流至该光耦合器,该光耦合器被导通,该光耦合器输出触发电流至该栅极端,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被导通,该输入电源输出电流经该三端双向交流开关至该电源转换单元使该电源转换单元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彦龙,张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