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新华专利>正文

多个分隔充气室机动车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21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机动车辆内胎,具体是涉及一种有多个分隔充气室的汽车内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分隔充气室不少于60个,横向分布、分隔室内有进、出气阀,内胎上有进、出气管和进、出气门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每一个充气室各不相连,形成一个独自气囊,如在汽车行驶中,遇到尖锐物质剌破内胎,不影响正常运行,也不会发生爆胎现象,以提高内胎使用寿命和加速车辆运行,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机动车内胎,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有多个分隔充气的汽车内胎。机动车辆内胎,特别是用于汽车运输的内胎,由于在行驶途中遇到尖锐的物质刺穿外胎戳及内胎,使内胎漏气成为瘪胎而无法运行,这是一种情况。另外的情况是内胎充气过足,尤其夏季炎热的天气中,车速过快,容易引起内胎爆炸,造成车辆停驶。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一般是采用停车将备胎更换,只需要占用不少时间,以延误司机的运行时间,假如接而连三发生刺破造成瘪胎,耽误运行的时间更长,因此,各国都在对此进行研究,能否在车胎被刺漏气后能继续行驶,或防止内胎的爆炸。目前还无一种理想的解决办法。一九八七年曾报导过,英国的轮胎工程师设计了一种轮胎被刺后的补救办法。这种办法是在被刺破的外胎上迅速裹上一层类似测量血压计上的橡皮囊,堵住内胎被刺破地方的气体外泄,使车辆继续行驶。但这是一种临时补救的办法,不能行驶路程太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车辆在行驶中被刺车胎能继续行驶,本技术另一个目的是解决因充气过足而引起内胎爆炸而不能行驶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个分隔充气室机动车-->内胎。本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特征是在橡胶内胎上不少于60个左右分隔充气室;将这些分隔充气室胶粘在一起,每一只都充气后,形似原来整体的一条内胎,每一个分隔充气室有一个进气阀和一个出气阀,每一个进气阀和出气阀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相连,进气管和出气管两条平行、突出位于内胎内圈壁的中部,与内胎构成一体。在进气管上有一个进气气门嘴,供充气用。在出气管上有一个出气气门嘴。供维修时放气用,所述的进气阀和出气阀,其两个阀体是并联在一起,呈∞形,在进气阀体外侧的下端和进出气阀联结体的下端各有一个进出气孔,进气阀的活塞和阀杆位于阀体的下端,出气阀的活塞和阀杆逆向位于阀体的上端,两个阀杆上套有微力弹簧。所述的活塞为锥形,与进出气阀体内腔锥形凸台密配。本技术不论是骄车、大骄车、运输车和载重车,在现有各种型号规格的内胎上,分隔成横向不少于60个充气室,每一个充气室各不相连,形成一个独自的气囊。汽车在行驶中,如遇尖锐物质刺破内胎,只泄漏一隔充气室,六十分之一的充气室的气泄漏,内胎内仍有足够的气压,具有原来的弹性,保持着与道路接触。当运行任务完成后,再进场保养修理,不耽误途中运输任务完成的时间,特别是单车运输任务的完成。由于内胎分隔成不少于60个分隔式充气室,原有内胎上只有设-->一个气门嘴已不适应,因此改为两个气门嘴,一个为进气,一个为出气,通过进气管与每一个分隔充气室的进气阀和出气阀相连,充气时必须关闭气门嘴,压入的空气压缩微力弹簧,使空气大部分进入分隔充气室,少量由出气孔径出气阀进入出气管,但出气门嘴是关闭的,所以充气结束后,每只分隔室和出气管中压力相同,由于进出气阀的活塞和阀杆逆向放置,所以,当一个分隔充气室的气囊泄漏,不影响其他分隔充气室内的气体泄漏。本技术的实施解决了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尖锐物质刺破内胎造成停驶问题,以加速车辆的运行,其次是能防止内胎因充气过多而爆胎的问题,延长内胎使用寿命。上述优点将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运输车辆更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图1是本技术分隔充气室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进出阀结构示意图以下通过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以汽车内胎900-20为例,参见图1将内胎分隔成60横向分隔充气室(2),分隔后的充气室为各自独立的一个气囊,每一个分隔充气室(2)有一个进气阀(5)和一个出气阀(6)。进出气阀(5)(6)是一种单向导通结构,进气阀(5)和出气阀(6)并联在一起,呈∞形。进气阀(5)和出气阀(6)与位于衬垫处的进气管(7)和出气管(8)相连,进出气管(7)(8)是平行、突出于内胎表面而与内胎构成一体,进出气管(7)(8)的直径为5mm-->在进出气管上,各有一个气门嘴,设在进气管(7)上的为进气门嘴(3),设在出气管(8)上的为出气门嘴(4)。所述气门嘴是现有内胎上的气门嘴。本技术为例的900-20内胎,气压为7kg/cm2。与现有的900-20内胎气压标准相同,符合国家标准。经试验,本技术在运行途中,以900-20内胎为例如隔花刺破分隔充气室在20个仍能行驶,整个内胎的气压仍有4.8kg/cm2,亦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内胎的气囊由一个分隔成60个,冲气稍足,载重稍超负荷的情况下,内胎不易爆破。行驶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特别是汽车的橡胶内胎(1),其特征在于:①分隔成不少于60个横向分隔充气室(2);②每一个分隔充气室(2)有一进气阀(5)和一出气阀(6);③每一个进气阀(5)和出气阀(6)与进气管(7)和出气管(8)相连;   ④进气管(7)和出气管(8)平行、突出位于内胎的内圈璧的中央,与内胎构成一体;进气管(7)上有进气气门嘴(3)和出气管(8)上有出气气门嘴(4);⑤进气阀(5)和出气阀(6)的阀体并联一起,呈∞形,在进气阀体外侧下端和进出气阀联结体阀 与出气阀并联阀体的下端各有一进出气孔(9);进气阀的阀杆(10)位于阀体的下端,出气阀的阀杆(11)倒向位于阀体的上端;阀盖(12)为锥形,与阀体内的锥形凸台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特别是汽车的橡胶内胎(1),其特征在于:①分隔成不少于60个横向分隔充气室(2);②每一个分隔充气室(2)有一进气阀(5)和一出气阀(6);③每一个进气阀(5)和出气阀(6)与进气管(7)和出气管(8)相连;④进气管(7)和出气管(8)平行、突出位于内胎的内圈璧的中央,与内胎构成一体;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贺新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