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PCB板(1)的正面的第一输入段(21)的一端向第二输入段(26)一侧横向延伸有第一耦合段(22),PCB板(1)的反面的第一输出段(31)的一端向第二输出段(36)一侧横向延伸有与第一耦合段(22)对应的第四耦合段(32),PCB板(1)的正面在两个第一连接段(25)之间以及PCB板(1)的反面在两个第二连接段(35)之间均设有一矩形的隔离圈(12);通过PCB上的三段式的耦合段分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C波段电桥的干扰大等问题;另外由于其将耦合线印制在PCB板上,通过PCB板的绝缘层来耦合,实现了整体化生产,进而实现批量化、简易化的生产,而且提高了工作频带宽,使得其损耗小、高低温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PCB板(1)的正面的第一输入段(21)的一端向第二输入段(26)一侧横向延伸有第一耦合段(22),PCB板(1)的反面的第一输出段(31)的一端向第二输出段(36)一侧横向延伸有与第一耦合段(22)对应的第四耦合段(32),PCB板(1)的正面在两个第一连接段(25)之间以及PCB板(1)的反面在两个第二连接段(35)之间均设有一矩形的隔离圈(12);通过PCB上的三段式的耦合段分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C波段电桥的干扰大等问题;另外由于其将耦合线印制在PCB板上,通过PCB板的绝缘层来耦合,实现了整体化生产,进而实现批量化、简易化的生产,而且提高了工作频带宽,使得其损耗小、高低温性能稳定。【专利说明】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
技术介绍
C波段耦合器的主要结构为外壳以及内置的C波段电桥,目前,现有的C波段耦合器一般是以电子电路来设计,其排线复杂,制造难度大,接线时容易出错,而且在缩小体积时,还是出现了频率互扰等缺点,其电气性能也有待提高,例如工作带宽窄、损耗大、高低温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同时也存在加工准确性不高、批量生产一致差、体积大、笨重等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宽带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传统C波段耦合器存在工作带宽窄、损耗大、高低温性能不稳定、加工准确性不高、批量生产一致差、体积大、笨重等技术问题,以提供具有工作频带宽、损耗小、高低温性能稳定、加工准确性高、批量生产一致好、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的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包括有金属外壳、设于金属外壳内的绝缘桥以及设于绝缘桥上的一 PCB板;所述PCB板的正面设有第一输入段和第二输入段,所述第一输入段的一端向第二输入段一侧横向延伸有第一率禹合段,所述第二输入段的一端向第一输入段一侧横向延伸有第二I禹合段;所述第一I禹合段以及第二耦合段的自由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第一连接段,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段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耦合段;所述PCB板的反面设有第一输出段和第二输出段,所述第一输出段的一端向第二输出段一侧横向延伸有与第一 I禹合段对应的第四I禹合段,所述第二输出段的一端向第一输出段一侧横向延伸有与第二I禹合段对应的第五I禹合段;所述第四I禹合段以及第五率禹合段的自由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第二连接段,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段的自由端设有与第三耦合段对应的第六耦合段;还包括有设于金属外壳的四个端口 ;所述PCB板的正面在两个第一连接段之间以及PCB板的反面在两个第二连接段之间均设有一矩形的隔离圈;所述PCB板在第一耦合段与第四耦合段的耦合区域、第二耦合段与第五耦合段的耦合区域、第三耦合段与第六耦合段的耦合区域均设有空心层。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段、第二耦合段、第三耦合段、第四耦合段、第五耦合段、第六耦合段长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段、第二耦合段、第三耦合段、第四耦合段、第五耦合段、第六耦合段长度均为C波段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其中,所述PCB板为矩形,其四个角的处分别设有安装孔。 其中,所述PCB板的厚度小于6mm。 其中,所述空心层内还设有金属层。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PCB上的三段式的耦合段分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C波段电桥的干扰大等问题;另外由于其将耦合线印制在PCB板上,通过PCB板的绝缘层来耦合,实现了整体化生产,进而实现批量化、简易化的生产,而且提高了工作频带宽,使得其损耗小、高低温性能稳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的透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PCB板正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PCB板反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PCB板的耦合区域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PCB板的耦合区域的剖面图;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PCB板;11_第一屏蔽线;12_隔离圈;13_安装孔;14_第二屏蔽线;15_空心层; 21-第一输入段;22_第一耦合段;23_第二耦合段;24_第三耦合段;25_第一连接段;26_第二输入段; 31-第一输出段;32_第四耦合段;33_第五耦合段;34_第六耦合段;35_第二连接段;36_第二输出段; 4-矩形缺口 ; 5-隔离杆; 6-耦合区域; 7-金属外壳;71_绝缘桥;72_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包括有金属外壳7、设于金属外壳7内的绝缘桥71以及设于绝缘桥上的一 PCB板I ;所述PCB板I的正面设有第一输入段21和第二输入段26,所述第一输入段21的一端向第二输入段26 —侧横向延伸有第一I禹合段22,所述第二输入段26的一端向第一输入段21 —侧横向延伸有第二率禹合段23 ;所述第一耦合段22以及第二耦合段23的自由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第一连接段25,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段25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耦合段24 ;所述PCB板I的反面设有第一输出段31和第二输出段36,所述第一输出段31的一端向第二输出段36 —侧横向延伸有与第一率禹合段22对应的第四I禹合段32,所述第二输出段36的一端向第一输出段31 —侧横向延伸有与第二耦合段23对应的第五耦合段33 ;所述第四耦合段32以及第五耦合段33的自由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第二连接段35,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段35的自由端设有与第三耦合段24对应的第六耦合段34 ;还包括有设于金属外壳的四个端口 72,所述四个端口 72分别与第一输入段21、第二输入段26、第一输出段31以及第四输出段36电连接。其中,第一I禹合段22与第四耦合段32对应设置,即重叠设置,中间夹有PCB板1,第一耦合段22与第四耦合段32耦合;和第一耦合段22与第四耦合段32相同,第二耦合段23与第五耦合段33、第三率禹合段24与第六I禹合段34也互相重叠设置,并且I禹合,第一输出段31和第二输出段36的信号输出幅度相等,相位相差90度;通过PCB上的三段式的耦合段分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C波段电桥的干扰大等问题;另外由于其将耦合线印制在PCB板I上,通过PCB板I的绝缘层来耦合,实现了整体化生产,进而实现批量化、简易化的生产,而且提高了工作频带宽,使得其损耗小、高低温性能稳定。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段22、第二耦合段23、第三耦合段24、第四耦合段32、第五耦合段33、第六耦合段34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耦合段22、第二耦合段23、第三耦合段24、第四耦合段32、第五耦合段33、第六耦合段34长度均为C波段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通过计算机软件仿真得知,其三段式的耦合方式,可有效提升耦合度,大大提高了工作频带宽,使得其损耗小、高低温性能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所述PCB板I为矩形,其四个角的处分别设有安装孔13 ;设有的安装孔13可方便的将PCB板I安装于通信设备内。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空心层的C波段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金属外壳(7)、设于金属外壳(7)内的绝缘桥(71)以及设于绝缘桥上的一PCB板(1),所述PCB板(1)的正面设有第一输入段(21)和第二输入段(26),所述第一输入段(21)的一端向第二输入段(26)一侧横向延伸有第一耦合段(22),所述第二输入段(26)的一端向第一输入段(21)一侧横向延伸有第二耦合段(23);所述第一耦合段(22)以及第二耦合段(23)的自由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第一连接段(25),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段(25)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耦合段(24);所述PCB板(1)的反面设有第一输出段(31)和第二输出段(36),所述第一输出段(31)的一端向第二输出段(36)一侧横向延伸有与第一耦合段(22)对应的第四耦合段(32),所述第二输出段(36)的一端向第一输出段(31)一侧横向延伸有与第二耦合段(23)对应的第五耦合段(33);所述第四耦合段(32)以及第五耦合段(33)的自由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第二连接段(35),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段(35)的自由端设有与第三耦合段(24)对应的第六耦合段(34);还包括有设于金属外壳的四个端口(72);所述PCB板(1)的正面在两个第一连接段(25)之间以及PCB板(1)的反面在两个第二连接段(35)之间均设有一矩形的隔离圈(12);所述PCB板(1)在第一耦合段(22)与第四耦合段(32)的耦合区域(6)、第二耦合段(23)与第五耦合段(33)的耦合区域(6)、第三耦合段(24)与第六耦合段(34)的耦合区域(6)均设有空心层(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沈国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