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包含鳍片的连杆部分的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4627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8:10
本披露涉及一种支撑装置(1,33)与保持装置(7)的组合,该支撑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多排(5)长形槽开口(3,3’)的附接表面,并且该保持装置包括一个附接部(9)和一个承载部(11)。该附接部旨在通过被部分地插入到一个第一槽(3)内来附接到该支撑装置上,这样使得该保持装置可以承载起位于该附接表面的平面内的一个负载,并且该承载部(11)能够支撑有待储存的物件。一个杆部(13)将该附接部与承载部相互连接并且该杆部包括一个鳍片(15),该鳍片装配到位于所述第一槽(3)下方的一个第二槽(3’)内。这样提供了与该支撑装置的更可靠的连接。还考虑了适用于此组合的一种保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有包含鳍片的连杆部分的保持装置
本披露涉及一种保持装置以及一种支撑装置与该保持装置的组合。该支撑装置包括一个附接表面,该附接表面具有多排长形槽开口。该保持装置包括一个附接部和一个承载部,该附接部旨在通过被部分地插入一个第一槽中而附接到该支撑装置上,以使得该保持装置可以承载起位于该附接表面的平面的一个负载,并且该承载部能够支撑有待储存的物件。
技术介绍
此类保持装置和支撑装置的不同变体已被使用了很长时间。该支撑装置可以是例如被附接到墙壁上的一个金属板,并且不同的保持装置可以附接在该板上的不同位置处的不同开口中,以实现用户所希望的构型。然后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物件储存在该金属板上,例如,多种工具。与此类装置相关联的一个问题是提高其可靠性和有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该目的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一种组合以及如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一种保持装置来实现。更确切地说,该组合包括一个支撑装置和一个保持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多排长形槽开口的附接表面。该保持装置包括一个附接部和一个承载部,该附接部旨在通过被部分地插入一个第一槽中而附接到该支撑装置上,以使得该保持装置可以承载起位于该附接表面的平面的一个负载,并且该承载部能够支撑有待储存的物件。一个杆部将该附接部与该承载部互相连接,并且该杆部包含一个鳍片,该鳍片装配到位于同一排中的第一槽下方的一个第二槽之中。由于这种构型,防止了该保持装置以该附接部为枢轴向旁边摇摆动。这样提供了一种更可靠的附接。该附接部可以是钩形的,具有从该杆大体上垂直地延伸的一个第一腿部、以及从该第一腿部延伸且朝向该杆倾斜地延伸的一个第二腿部,这样使得在该杆与该第一和第二腿部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开口。这允许该保持装置容易地附接到具有不同厚度的支撑装置上。可以在靠近该第二腿部的末端处形成一个凸起并且该凸起朝向该杆延伸,并且该凸起与该第一腿部之间的距离可以对应于该承载装置中的两个相邻开口之间的最小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锁紧了所附接的保持装置,因为该凸起可以卡入下面的开口中。该承载部可以处于例如挂钩、篮子、盒子或者工具架的形式。也已考虑了适合于此类组合的保持装置。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处于支撑板形式的支撑装置。图2展示了处于挂钩形式的保持装置可以如何附接到一个处于支撑板形式的支撑装置上。图3展示了图2中的保持装置的细节。图4示出了穿过附接有一个保持装置的一个支撑装置的截面。图5展示了与图4相对应的一个截面的一部分,但是此处使用的是一个更厚的支持装置。图6示出了支撑装置的一个替代性实例。图7示出了一个替代性保持装置的透视图,该保持装置具有双重附接部。图8是图7中的保持装置从支撑板观察的平面图。图9示出了图7中的保持装置在附接到一个支撑板上的情况。具体实施方式本披露总体上涉及用于储存不同种类的物件的储存系统。图1示出了处于一个支撑板1形式的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板1提供了一个附接表面,该附接表面具有安排成多个排5的多个长性槽开口3(在所展示的情况下为8×40),例如这些排之间的中心到中心之距离为10.5mm。这些槽3的长形方向是与这些排5对齐的。槽长度可以是例如20mm并且宽度是3.5mm。板1可以是例如1.45mm厚,并且这些长形槽开口3是通孔。该支撑板1可以典型地是安装在墙壁上的,例如在车库中,并且可以通过螺栓及距离元件(未示出)附接到墙壁上的,其方式为使得在墙壁与该支撑板1之间存在例如25mm的距离,该墙壁和支撑板可以大体上平行地延伸。于是该附接表面是大体上竖直定向的,正如这些排的槽。图2展示了处于一个挂钩7形式的保持装置可以如何附接到处于一个支撑板1形式的支撑装置上。该挂钩7具有一个附接部9及一个承载部11,该承载部分能够支撑有待储存的物件。在所展示的情况下,该承载部具有一个挂钩,该挂钩将保持装置整体限定为一个挂钩。然而,多个其他承载部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如之后要讨论的。该附接部9是处于一个附接挂钩的形式并且旨在通过插入一个槽3内并且勾到该槽3的下边缘上来附接到支撑板1上,这样使得该保持装置可以承载起在该附接表面的平面内指向下的一个负载。该保持装置可以容易地转移到其他槽内,并且用户可以获得多个保持装置在一个支撑装置上的很多不同构型。图3展示了图2中的保持装置的细节。该附接部9和承载部11通过一个杆部13相互连接,该杆部旨在被附接之后平行于该支撑装置1的附接表面延伸。该杆部13具有一个鳍片15,该鳍片从该杆部在面向该支撑装置1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该鳍片15可以延伸进入一个支撑装置开口3中,这个开口是在其中插入了附接部9的这个开口之下,如图4中所示。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该附接部9提供了一个附接钩,该附接钩由一个第一腿部17及一个第二腿部19形成,该第一腿部可以大体上垂直于杆13从而在安装该保持装置时延伸贯穿一个支撑装置开口3,并且在安装该保持装置7时,该第二腿部在该支撑装置附接表面的后方向下延伸。如图所示,该第二腿部可以朝向杆13部分地倾斜,以使得在杆13与第一和第二腿部17、19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开口21。第二腿部19的末端可以包括朝向该杆延伸的一个凸起23,该凸起差不多抵达了该杆部13。第一和第二腿部17、19可以从杆13弯折,其方式为使得第二腿部19在靠近其末端处被压在杆13上,但是由于这个凸起23,在凸起23上面提供了一个长形空间25,其中在第二腿部19与杆13之间存在一个距离。在凸起23之下,杆13与第二腿部19之间的距离可以逐渐增大从而形成一个锥形空间27,该锥形空间朝向凸起23逐渐变小以便有助于保持装置与支撑装置的附接。图4示出了穿过附接有一个保持装置的一个支撑装置的截面图。该截面29的位置在图2中被指明。该挂钩/保持装置是附接在一个相对薄的支撑板上。在图5中示出了图4中的安排的一个相应部分,在此使用了一个更厚的支撑板。在图4中展示了该保持装置的附接部相对于该支撑装置的有利尺寸。可以看出,凸起23与附接部的第一腿部17之间的距离可以与一排5开口中的两个相邻开口之间的距离相对应(参照图2中的31,例如12mm)。这意味着凸起23卡进了其中插入有附接部的开口3下方的开口3’内。因此,该附接部在某种程度上被锁紧以免向上移动,这样降低了该附接部被意外移出的风险。从图4中可以看出,杆部13的鳍片15被插入了上述下方开口3’内。这防止了承载部11平行于该支撑装置附接表面的平面向旁边摆动,即围绕该附接部的第一腿部进行枢转。该鳍片具有的宽度至少部分地小于该开口的宽度。由该附接部的第一腿部形成的三角形开口21允许该附接部与不同厚度的支撑装置装配在一起,如图5所示。图6示出了支撑装置的另一个实例,该支撑装置处于U形轨条元件33的形式、在“U”字的底部中具有竖直的两排长形开口。此类轨条可以竖直地安装在墙壁上而使得底部与开口朝外,以便在开口与墙壁之间留下自由空间。作为替代方案,此类轨条可以设置成一种自立式安排。此类轨条元件是众所周知的并且被用来例如承载悬臂式操作台。图7示出了一种替代性的保持装置的透视图,该保持装置具有双附接部,该附接部包括两个腿部35、37以及带有两个鳍片39、41的一个杆。这个钩更宽并且可以承载更重的负载。腿部35、37在顶部具有一个插入空隙43以允许这些腿部被引入相邻排中的两个槽内,如图8所示。图9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有包含鳍片的连杆部分的保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装置(1,33)与保持装置(7)的组合,该支撑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多排(5)长形槽开口(3,3’)的附接表面,该保持装置包括一个附接部(9)和一个承载部(11),该附接部被适配成通过被部分地插入一个第一槽(3)内而附接到该支撑装置上,这样使得该保持装置能承载起位于该附接表面的平面内的一个负载,并且该承载部(11)能够支撑一个有待储存的物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杆部(13)将该附接部与该承载部相互连接并且该杆部包括一个鳍片(15),该鳍片装配到位于所述第一槽(3)下方的一个第二槽(3’)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19 SE 1250650-71.一种支撑装置(1,33)与保持装置(7)的组合,该支撑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多排(5)长形槽开口(3,3’)的附接表面,该保持装置包括一个附接部(9)和一个承载部(11),该附接部被适配成通过被部分地插入一个第一槽(3)内而附接到该支撑装置上,这样使得该保持装置能承载起位于该附接表面的平面内的一个负载,并且该承载部(11)能够支撑一个有待储存的物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杆部(13)将该附接部与该承载部相互连接,其中该杆部包括一个鳍片(15),该鳍片装配到位于所述第一槽(3)下方的一个第二槽(3’)内,并且所述附接部(9)包括附接钩,该附接钩由一个第一腿部(17)及一个第二腿部(19)形成,该第一腿部延伸贯穿所述第一槽(3),在安装该保持装置时该第二腿部在该支撑装置(1,33)的附接表面的后方向下延伸,其中所述第二腿部(19)的末端包括朝向该杆部(13)延伸的一个凸起(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其中,该第一腿部(17)从该杆(13)大体上垂直地延伸,并且该第二腿部(19)从该第一腿部延伸并且朝向该杆倾斜地延伸,这样使得在该杆与该第一和第二腿部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其中,该凸起(23)与该第一腿部(17)之间的距离对应于一排(5)开口中的两个相邻开口(3,3’)之间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艾尔法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