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所述鸭嘴兽装置包括鸭嘴兽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鸭嘴兽本体的底面,并沿所述底面延伸形成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朝向汽车的前方设置。所述汽车安装有如上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合适的导流部,使所述安装板两侧的空气实现流通,降低了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风阻系数,减小了空气阻力,实现的节油的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所述鸭嘴兽装置包括鸭嘴兽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鸭嘴兽本体的底面,并沿所述底面延伸形成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朝向汽车的前方设置。所述汽车安装有如上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采用本技术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合适的导流部,使所述安装板两侧的空气实现流通,降低了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风阻系数,减小了空气阻力,实现的节油的效果。【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伴随着油价的上涨,低油耗的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提升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是降低油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对于安装在汽车上的部件,均需要考虑其对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尽量减小行车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以达到节油的效果。例如,对于安装在汽车上用于提高涉水性能的鸭嘴兽装置,同样需要考虑其对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1是现有技术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鸭嘴兽装置包括鸭嘴兽本体P和底座2',所述底座2'设置在所述鸭嘴兽本体I'的底部,并沿所述底部延伸形成一安装板3',所述鸭嘴兽装置通过所述安装板3'连接在汽车的轮罩上。如图1所示,现有的所述安装板3'是一封闭的平板,所述安装板3'与汽车轮罩一体成型,在行车过程中,由于所述安装板3'对气流的阻挡,流经汽车轮罩内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慢,导致气体在汽车轮罩内不能很好地流通而造成滞留,增加了风阻系数,从而对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增大了行车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不利于汽车的节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使鸭嘴兽装置既能满足基本的涉水性功能,同时降低其对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降低汽车的油耗。 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包括鸭嘴兽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鸭嘴兽本体的底面,并沿所述底面延伸形成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朝向汽车的前方设置。 进一步,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安装板一体成型,所述导流部在所述安装板上靠近所述鸭嘴兽本体的面部形成凸起,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凸起上,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远离所述鸭嘴兽本体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出气口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向靠近所述鸭嘴兽本体的一侧延伸,并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板垂直。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的形状是包括至少一个圆弧顶角的条形。 进一步,所述出气口的形状是包括至少一个圆弧顶角的条形。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共同界定出一条公共边。 进一步,所述导流部的形状是百叶窗形状。 有利地,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多个导流部。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如上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 进一步,所述汽车还包括轮罩以及具有延伸部的前保险杠,所述轮罩与鸭嘴兽本体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前保险杠及其延伸部固定连接。 采用本技术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合适的导流部,使所述安装板两侧的空气实现流通,降低了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风阻系数,减小了空气阻力,实现的节油的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去掉了鸭嘴兽本体与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D-D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E-E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F-F向的剖视图; 图7是鸭嘴兽装置与轮罩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汽车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只示出部分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2是本技术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包括鸭嘴兽本体1、底座2、安装板3和导流部4。其中所述鸭嘴兽本体I是用于提升汽车的涉水性能,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无关,这里不做详细描述。所述底座2设置在所述鸭嘴兽本体I的底面,用于支撑所述鸭嘴兽本体I。所述底座2沿所述鸭嘴兽本体I的底面延伸形成所述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用于将所述鸭嘴兽本体I安装在汽车上,所述安装板3可以优选地设置有螺栓孔或焊接点,以便于安装。所述安装板3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板3的导流部4,所述导流部4可以实现所述安装板3两侧的空气流通,所述导流部4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朝向汽车的前方设置,在汽车运行过程中,气流可以从所述进气口进入,并由所述出气口流出,从而实现空气的流通。 优选地,所述导流部4与所述安装板3 —体成型,所述导流部4在所述安装板3上靠近所述鸭嘴兽本体I的面部形成凸起,如图2所示,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的外侧面。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凸起上,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上远离所述鸭嘴兽本体I的一侧。 更优选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上的通孔,即在所述安装板3上设置一通孔作为所述出气口。所述通孔的边缘向靠近所述鸭嘴兽本体I的一侧延伸,并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板3垂直。所述进气口的形状可以优选为包括至少一个圆弧顶角的条形,所述出气口的形状可以优选为包括至少一个圆弧顶角的条形,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共同界定出一条公共边。这种结构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封闭的安装板3上开孔并设置符合上述结构特征的所述凸起来制造,也可以通过冷压成型制造。所述导流部4的形状可以优选为百叶窗形状。 图3是图2中去掉了鸭嘴兽本体I与底座2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D-D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E-E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3中F-F向的剖视图。如图3、图4、图5或图6所示,所述安装板3是类扇形的形状,所述安装板3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导流部4:第一导流部41、第二导流部42和第三导流部43,所述第一导流部41、所述第二导流部42和所述第三导流部43从右向左依次设置,并根据所述安装板3的形状设置合适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部41、所述第二导流部42和所述第三导流部43的长度依次递减,以配合所述安装板3的形状。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部41的长度可以68mm,所述第二导流部42的长度可以是133mm,所述第三导流部43的长度可以是158mm。此处所描述的长度是指如图4、图5及图6中竖直方向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板3上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所述导流部4,可以根据所述安装板3的形状、大小、以及所要流通的空气量等技术条件设置合适的数量。图4、图5和图6分别体现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包括鸭嘴兽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鸭嘴兽本体的底面,并沿所述底面延伸形成一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朝向汽车的前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芳,尹章顺,秦鹏,居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