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三联供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4305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6:05
一种低温三联供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储液器、热水换热器、四通电磁通阀、过滤器、电磁阀、热力阀、单向阀、针阀、喷射膨胀阀、毛细管、板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和冷暖换热器。压缩机通过板式换热器对冷媒降温,从而降低压缩机的压力,使压缩机工作在最佳状态。通过合理化的管路设计使得蒸发式空气源三联供热泵拥有多种功能,具有空调制冷、空调制热、单独制热水、空调制冷+制热水、空调制热+制热水和除霜功能。同时本申请的板式换热器能够调节冷媒温度进而调节压缩机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低温三联供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储液器、热水换热器、四通电磁通阀、过滤器、电磁阀、热力阀、单向阀、针阀、喷射膨胀阀、毛细管、板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和冷暖换热器。压缩机通过板式换热器对冷媒降温,从而降低压缩机的压力,使压缩机工作在最佳状态。通过合理化的管路设计使得蒸发式空气源三联供热泵拥有多种功能,具有空调制冷、空调制热、单独制热水、空调制冷+制热水、空调制热+制热水和除霜功能。同时本申请的板式换热器能够调节冷媒温度进而调节压缩机温度。【专利说明】一种低温三联供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温三联供热泵,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压缩机温度的低温三联供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和其它能源相比有着很多的优点,空气源热泵节能环保,不占用室内面积,适合于大型建筑中央空调供暖系统。现有的三联供热泵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进行单独的加热或制冷。同时现有技术不能在工作的同时调节压缩机的温度,当压缩机冷媒由于环境或过载等因素温度过高时压力变大,压缩机工况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调节压缩机温度的超低温三联供热泵系统。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温三联供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储液器、热水换热器、四通电磁通阀、过滤器、电磁阀、热力阀、单向阀、针阀、喷射膨胀阀、毛细管、板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和冷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有两个进口一个出口 ;所述四通电磁阀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四通电磁阀和第二四通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有五个,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电磁阀;所述单向阀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单向阀;所述储液器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所述板式换热器有四个管口,分别为a、b、C、d管口,其中a、b两管口为一通路,C、d两管口为一通路;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第一四通电磁阀的A管口,第一四通电磁阀的E管口经管道依次连接热水换热器、第一储液器、第一单向阀、第二针阀、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a管口 ;板式换热器b管口分两路;一路经管道依次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一热力阀、翅片式换热器和第二四通电磁阀的C管口 ;另一路经管道依次连接第二电磁阀、第二热力阀、第二储液器、冷暖换热器和第二四通电磁阀的E管口 ;第二四通电磁阀的S管口依次连接第三针阀、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的一个进口; 第一四通电磁阀的C管口连接第二四通电磁阀的A管口 ;第一四通电磁阀的S管口连接到第二四通电磁阀的S管口和第三针阀之间的管道上; 第二单向阀位于的入口连接在第一热力阀和翅片式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出口连接在第二针阀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第三单向阀的入口连接在第二热力阀和第二储液器之间的管道上,出口连接在第二针阀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第三电磁阀的一端连接在热水换热器和第一储液器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针阀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 压缩机的另一进口连接第四针阀,第四针阀出口分两路,一路连接板式换热器c管口,另一路依次连接毛细管和第四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a管口之间的管道上;板式换热器d管口依次连接喷射膨胀阀和第五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a管口之间的管道上。 优选的是,第一针阀连接在第一四通电磁阀A管口和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 优选的是,热水换热器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有水泵。 优选的是,冷暖换热器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有水泵。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合理化的管路设计使得蒸发式空气源三联供热泵拥有多种功能,具有空调制冷、空调制热、单独制热水、空调制冷+制热水、空调制热+制热水和除霜功能。同时本申请的板式换热器能够调节冷媒温度进而调节压缩机温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低温三联供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四通电磁阀2、第二四通电磁阀3、热水换热器4、第一储液器5、第一单向阀6、第二针阀7、过滤器8、板式换热器9、第一电磁阀10、第一热力阀11、第二电磁阀12、第二热力阀13、翅片式换热器14、第二储液器15、第三单向阀16、冷暖换热器17、毛细管18、第四电磁阀19、第五电磁阀20、喷射膨胀阀21、第三电磁阀22、气液分离器23、第一针阀24、第三针阀25、第四针阀26、第二单向阀27,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I有两个进口一个出口 ;所述四通电磁阀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四通电磁阀2和第二四通电磁阀3 ;所述电磁阀有五个,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电磁阀;所述单向阀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单向阀;所述储液器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储液器5和第二储液器15 ;所述板式换热器9有四个管口,分别为a、b、c、d管口,其中a、b两管口为一通路,C、d两管口为一通路; 所述压缩机I的出口连接第一四通电磁阀2的A管口,第一四通电磁阀2的E管口经管道依次连接热水换热器4、第一储液器5、第一单向阀6、第二针阀7、过滤器8和板式换热器9的a管口 ;板式换热器9的b管口分两路;一路经管道依次连接第一电磁阀10、第一热力阀11、翅片式换热器14和第二四通电磁阀3的C管口 ;另一路经管道依次连接第二电磁阀12、第二热力阀13、第二储液器15、冷暖换热器17和第二四通电磁阀3的E管口;第二四通电磁阀3的S管口依次连接第三针阀25、气液分离器23和压缩机I的一个进口 ; 第一四通电磁阀2的C管口连接第二四通电磁阀3的A管口 ;第一四通电磁阀2的S管口连接到第二四通电磁阀3的S管口和第三针阀25之间的管道上; 第二单向阀27位于的入口连接在第一热力阀11和翅片式换热器14之间的管道上,出口连接在第二针阀7和过滤器8之间的管道上;第三单向阀16的入口连接在第二热力阀13和第二储液器15之间的管道上,出口连接在第二针阀7和过滤器8之间的管道上;第三电磁阀22的一端连接在热水换热器4和第一储液器5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针阀7和过滤器8之间的管道上; 压缩机I的另一进口连接第四针阀26,第四针阀26出口分两路,一路连接板式换热器9的c管口,另一路依次连接毛细管18和第四电磁阀19,第四电磁阀19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滤器8和板式换热器9的a管口之间的管道上;板式换热器9的d管口依次连接喷射膨胀阀21和第五电磁阀20,第五电磁阀20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滤器8和板式换热器9的a管口之间的管道上。 第一针阀24连接在第一四通电磁阀2的A管口和压缩机I之间的管道上。 热水换热器4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有水泵。 冷暖换热器17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有水泵。 本技术的工作模式: 1、空调制冷 第一四通电磁阀2和第二四通电磁阀3断电,第二电磁阀12得电,此时冷媒的流向为:压缩机I吸入气液分离器23中的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I增压后排出高温高压气体,冷媒经第一针阀24进入第一四通电磁阀2的A管口并从第一四通电磁阀2的C管口流出,然后进入第二四通电磁阀3的A管口并从第二四通电磁阀3的C管口流出,冷媒进入翅片式换热器14放热并被冷却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第二单向阀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三联供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储液器、热水换热器、四通电磁通阀、过滤器、电磁阀、热力阀、单向阀、针阀、喷射膨胀阀、毛细管、板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和冷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有两个进口一个出口;所述四通电磁阀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四通电磁阀和第二四通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有五个,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电磁阀;所述单向阀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单向阀;所述储液器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所述板式换热器有四个管口,分别为a、b、c、d管口,其中a、b两管口为一通路,c、d两管口为一通路;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第一四通电磁阀的A管口,第一四通电磁阀的E管口经管道依次连接热水换热器、第一储液器、第一单向阀、第二针阀、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a管口;板式换热器b管口分两路;一路经管道依次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一热力阀、翅片式换热器和第二四通电磁阀的C管口;另一路经管道依次连接第二电磁阀、第二热力阀、第二储液器、冷暖换热器和第二四通电磁阀的E管口;第二四通电磁阀的S管口依次连接第三针阀、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的一个进口;第一四通电磁阀的C管口连接第二四通电磁阀的A管口;第一四通电磁阀的S管口连接到第二四通电磁阀的S管口和第三针阀之间的管道上;第二单向阀位于的入口连接在第一热力阀和翅片式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出口连接在第二针阀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第三单向阀的入口连接在第二热力阀和第二储液器之间的管道上,出口连接在第二针阀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第三电磁阀的一端连接在热水换热器和第一储液器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针阀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压缩机的另一进口连接第四针阀,第四针阀出口分两路,一路连接板式换热器c管口,另一路依次连接毛细管和第四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a管口之间的管道上;板式换热器d管口依次连接喷射膨胀阀和第五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a管口之间的管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能热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