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网络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网络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网络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简称SDN)是一种控制与转发分离的网络架构。在SDN中,转发平面由极其简单的转发节点(switch)组成,其转发行为完全由逻辑上集中式的控制器(controller)进行控制。当网络出现故障时,控制器与转发节点之间的通信可能会中断。在这种情况下,失联的转发节点仍然能够根据已有的转发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转发,但是,这些转发节点却无法向控制器请求针对于新流的转发规则,从而造成丢包。此外,由于某些SDN的控制应用(如负载均衡、流量工程等)需要掌握实时的网络状况,控制器与转发节点的通信中断也会使控制平面无法掌握准确的网络状态,造成网络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用于控制器与转发节点的控制网络的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网络确定方法,包括:至少根据一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一控制器对应的多个转发节点之间的物理链路状态,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多个转发节点的多个第一候选控制网络;针对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各所述转发节点,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或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一第二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一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网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至少根据一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一控制器对应的多个转发节点之间的物理链路状态,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多个转发节点的多个第一候选控制网络;针对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各所述转发节点,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或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一第二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一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从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确定一最优控制网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网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至少根据一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一控制器对应的多个转发节点之间的物理链路状态,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多个转发节点的多个第一候选控制网络;针对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各所述转发节点,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或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一第二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一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本地重路由方式和所述逆向路径转发方式对应的所有的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从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确定一最优控制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为所述第一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为所述第一控制器或除所述第一控制器之外的任一其它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向路径转发为有预设逆向跳数限制的逆向路径转发。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从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确定一最优控制网络,包括: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最大的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最大的一个,包括: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最多的多个第二候选控制网络;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二候选控制网络中各所述转发节点到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时延,从各所述第二候选控制网络中确定一最优控制网络。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各所述转发节点,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不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但能通过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所述第二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的逆向路径转发方式的逆向跳数;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有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逆向路径转发方式的最大逆向跳数;所述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从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确定一最优控制网络,包括: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和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有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逆向路径转发方式的最大跳数,从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确定一最优控制网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和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有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逆向路径转发方式的最大逆向跳数,从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确定一最优控制网络,包括: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不低于第一阈值的多个第三候选控制网络;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三候选控制网络中所有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逆向路径转发方式的最大逆向跳数最少的一个。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或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一第二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一可保护的转发节点,包括: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传输到所述第一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可保护的一第一转发节点;所述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包括: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一转发节点的第一个数;所述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从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确定一最优控制网络,包括: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的所述第一个数,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一个数最多的一个。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或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一第二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一可保护的转发节点,还包括: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不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但能通过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所述第一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可保护的一第二转发节点;所述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还包括: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二转发节点的第二个数;所述至少根据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的所述第一个数,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一个数最多的一个,包括: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一个数最多的多个第四候选控制网络;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四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二个数最多的一个。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为所述第一控制器或任一其它控制器;所述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或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一第二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一可保护的转发节点,还包括: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不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或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所述第一控制器、但能通过本地重路由传输到任一所述其它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可保护的一第三转发节点;所述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还包括: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三转发节点的第三个数;所述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四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二个数最多的一个,包括:确定各所述第四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二个数最多的多个第五候选控制网络;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五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三个数最多的一个。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或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一第二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的一可保护的转发节点,还包括:响应于在所述转发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所述转发节点的控制流不能通过本地重路由方式或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所述第一控制器、也不能通过本地重路由传输到任一所述其它控制器、但能通过逆向路径转发方式传输到任一所述其它控制器,确定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可保护的一第四转发节点;所述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可保护的转发节点的个数,还包括:确定各所述第一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四转发节点的第四个数;所述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五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三个数最多的一个,包括:确定各所述第五候选控制网络中所述第三个数最多的多个第六候选控制网络;确定所述最优控制网络为各所述第六候选控制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延楠,王文东,龚向阳,阙喜戎,于魁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