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4030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包括快渗层、慢渗层、排水层和高位槽;快渗层为顶层,慢渗层为中间层,排水层为底层;高位槽设置于快渗层顶部的一侧,高位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布水管,布水管水平伸入快渗层的顶部;布水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口;排水层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水管;快渗层的厚度为40~60cm,由土壤、竹粉、木粉和沙砾组成,其中,土壤、竹粉、木粉和沙砾的体积比为2:2:2:1;慢渗层的厚度为40~60cm,由土壤、竹粉和木粉组成,其中,土壤、竹粉和木粉的体积比为10:3:3;排水层的厚度为5~10cm,由砾石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易堵塞、渗滤速度快、污水处理效果好且持久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包括快渗层、慢渗层、排水层和高位槽;快渗层为顶层,慢渗层为中间层,排水层为底层;高位槽设置于快渗层顶部的一侧,高位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布水管,布水管水平伸入快渗层的顶部;布水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口;排水层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水管;快渗层的厚度为40~60cm,由土壤、竹粉、木粉和沙砾组成,其中,土壤、竹粉、木粉和沙砾的体积比为2:2:2:1;慢渗层的厚度为40~60cm,由土壤、竹粉和木粉组成,其中,土壤、竹粉和木粉的体积比为10:3:3;排水层的厚度为5~10cm,由砾石组成。本专利技术不易堵塞、渗滤速度快、污水处理效果好且持久性高。【专利说明】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尤其是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 壤渗滤系统。
技术介绍
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是一种人工强化的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它充分利用在地表 下面的土壤中栖息的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土壤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将 污水净化,属于小型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常见的土壤渗滤系统中采用的填料多为石块、 高分子材料、砂砾、沙子等,土壤所占比例极小甚至没有,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单一,多样性不 足,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能持久。 与本专利技术技术相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土壤慢速渗滤技术、土壤快速渗 滤技术和潜流式湿地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土壤慢速渗滤技术虽然初期处理的效果较好,但是渗滤速度慢,水力负荷低,仅为 0. 1?0. 2m/d,容易产生堵塞现象。 土壤快速渗滤技术的水利符合较高,可以达到1. Om/d以上,但是出水水质差,持 久性污水处理能力较差。 潜流式湿地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技术,处理效果好,但是受季节影响较大,只能 利用植物的根系进行污水处理,对植物的管理、选取有严格的要求;施工、管理难度大,要求 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慢速突然 渗滤法中易堵塞、渗滤速度慢以及渗滤速度加快后,污水处理效果下降、持久性低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 包括快渗层、慢渗层、排水层和高位槽;所述快渗层为顶层,所述慢渗层为中间层,所述排水 层为底层;所述高位槽设置于所述快渗层顶部的一侧,所述高位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 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水平伸入所述快渗层的顶部;所述布水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水 口;所述排水层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水管。 所述快渗层的厚度为40?60cm,由土壤、竹粉、木粉和沙砾组成,其中,所述土壤、 竹粉、木粉和沙砾的体积比为2:2:2:1。 所述慢渗层的厚度为40?60cm,由土壤、竹粉和木粉组成,其中,所述土壤、竹粉 和木粉的体积比为10:3:3。 所述排水层的厚度为5?10cm,由碌石组成。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竹粉、木粉、砂砾与土壤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 上下两层渗透系数不同的渗滤层,改善了土壤的渗透性,使污水渗滤速度远高于常规土壤 慢速渗滤法,与土壤快速渗滤法的渗滤速度相当、甚至更高;采用的木粉、竹粉等与土壤均 匀混合,既有作为土壤骨架的作用,有利于调节渗透性,又因其多孔性和生物性利于微生物 生长,充分利用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快渗层的厚度为50cm ;所述慢渗层的厚度为45cm ;所述排水层的厚 度为5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选各层厚度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厚度。 进一步,在所述快渗层的底面与所述慢渗层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重金属吸附过渡 层,主要由土壤、竹炭和木炭组成,其中,所述土壤、竹炭和木炭的体积比为2:2: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吸附重金属,解决目前分散式污水没 有处理污水中重金属污染的不足。 进一步,所述竹炭为竹基活性炭,所述木炭为木基活性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沙砾为过10?20目筛的沙砾。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土壤渗滤性的均匀一致。 进一步,所述布水管水平伸入所述快渗层顶部的位置位于所述快渗层的顶面下方 的0?5cm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布水管不外露在土壤表面,是为了防止散发出 臭味;而如果设置得太深则会浪费土壤。 进一步,所述快渗层种植有根系深度为30?60cm的根系发达植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加强了土壤的微生物作用,污水自上而 下渗过快渗层和慢渗层时,植物根系有效吸收氮磷,分解有机物,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生态环保作用。 进一步,所述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采用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 对土地的全自动布水以及设定布水时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可以任意设定土壤 渗滤系统的进水和停水运行周期,消除了土壤法易产生的微生物堵塞问题;快渗层和慢渗 层两层渗滤层由于渗透系数不同,在停止进水后,慢渗层持续渗透过程中,对快渗层产生负 压,使空气加快向土壤扩散,利于保持土壤活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快渗层,2、慢渗层,3、排水层,4、高位槽,5、布水管,6、出水口,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包括快渗 层1、慢渗层2、排水层3和高位槽4 ;所述快渗层1为顶层,所述慢渗层2为中间层,所述排 水层3为底层;所述高位槽4设置于所述快渗层1顶部的一侧,所述高位槽4的底部设置有 与其连通的布水管5,所述布水管5水平伸入所述快渗层1的顶部;所述布水管5的底部开 设有若干个出水口 6 ;所述排水层3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水管7。 所述快渗层1的厚度为50cm,由土壤、竹粉、木粉和沙砾组成,其中,所述土壤、竹 粉、木粉和沙砾的体积比为2:2:2:1。 所述慢渗层2的厚度为45cm,由土壤、竹粉和木粉组成,其中,所述土壤、竹粉和木 粉的体积比为10:3:3。 所述排水层3的厚度为5cm,由砾石组成。 在所述快渗层1的底面与所述慢渗层2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重金属吸附过渡层,主 要由土壤、竹炭和木炭组成,其中,所述土壤、竹炭和木炭的体积比为2:2:3,可以有效吸附 重金属,解决目前分散式污水没有处理污水中重金属污染的不足。 所述竹炭为竹基活性炭,所述木炭为木基活性炭,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好。 所述沙砾为过20目筛的沙砾,可以保证土壤渗滤性的均匀一致。 所述布水管5水平伸入所述快渗层1顶部的位置位于所述快渗层1的顶面0? 5cm处。布水管5不外露在土壤表面,是为了防止散发出臭味;而如果设置得太深则会浪费 土壤。 所述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渗层(1)、慢渗层(2)、排水层(3)和高位槽(4);所述快渗层(1)为顶层,所述慢渗层(2)为中间层,所述排水层(3)为底层;所述高位槽(4)设置于所述快渗层(1)顶部的一侧,所述高位槽(4)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布水管(5),所述布水管(5)水平伸入所述快渗层(1)的顶部;所述布水管(5)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口(6);所述排水层(3)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水管(7);所述快渗层(1)的厚度为40~60cm,由土壤、竹粉、木粉和沙砾组成,其中,所述土壤、竹粉、木粉和沙砾的体积比为2:2:2:1;所述慢渗层(2)的厚度为40~60cm,由土壤、竹粉和木粉组成,其中,所述土壤、竹粉和木粉的体积比为10:3:3;所述排水层(3)的厚度为5~10cm,由砾石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李晖陈孟林王月宿程远尹华田王大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