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包含太阳能吸热设备和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太阳能吸热设备包含:设置在其底部的吸热层,该吸热层上开设一通孔;设置在其四周和顶部的透明玻璃层;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包含:设置在其一侧侧边底部的室内进风风道;设置在其另一侧侧边底部的送风风道;设置在其顶端的连接风道,该连接风道通过吸热层上开设的通孔与太阳能吸热设备连接;设置在其内部的热湿交换设备,该热湿交换设备位于室内进风风道、送风风道和连接风道的交界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利用太阳能取代电能提供驱动力,解决并加强建筑物室内的自然通风换气,驱动室内外的空气循环对流,通过间接蒸发冷却来降低室内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节能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利用太阳能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降温系统,属于太阳能设备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房屋内降温所采用的空调系统会消耗相当多的能源,从而维持室内环境和温度的舒适。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的逐步重视,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的探索利用自然条件的室内降温冷却的方法。因此,提供一种有效而经济的被动式降温冷却系统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成本,已经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之一。太阳能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和取用不尽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不需要消耗电能和其他化石能源,利用太阳能提供能量将是被许多能源专家看好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目前,有诸多利用太阳能提供热量的设备装置。然而,将太阳能与蒸发式间接冷却制冷技术相结合的设备装置还比较少见,而这种新型装置能为室内通风换气提供“免费”的动力,同时能有效地对空气实现降温冷却,并且不会大幅度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整个运行过程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非常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其合理科学的利用太阳能取代电能来提供驱动力,解决并加强建筑物室内的自然通风换气,驱动室内外的空气循环对流,通过间接蒸发冷却来降低室内温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其包含:太阳能吸热设备,以及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置下部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所述的太阳能吸热设备包含:吸热层,其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的底部,该吸热层上开设一通孔;透明玻璃层,其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的四周和顶部;所述的吸热层和透明玻璃层之间包围形成一个太阳能吸热空间;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包含:室内进风风道,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的其中一侧侧边底部;送风风道,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的另一侧侧边底部;连接风道,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的顶端,且通过吸热层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的太阳能吸热空间相连接;热湿交换设备,其设置在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的室内进风风道、送风风道和连接风道的交界处。所述的太阳能吸热设备还包含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两端顶部的出风口。所述的热湿交换设备包含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和水箱;所述的水箱设置在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的底部;所述的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的水箱内。所述的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为圆柱形。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还包含:室外进风风道,其设置在所述的室内进风风道的上方。所述的室外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招风斗。所述的太阳能吸热设备和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之间还设置有绝热层。本技术所提供的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合理科学的利用太阳能取代电能来提供驱动力,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解决并加强建筑物室内的自然通风换气,驱动室内外的空气循环对流,通过间接蒸发冷却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室内污染物,并且不会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其包含:太阳能吸热设备,以及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置下部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所述的太阳能吸热设备包含:吸热层11,其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的底部,该吸热层11上开设一通孔;透明玻璃层12,其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的四周和顶部;所述的吸热层11和透明玻璃层12之间包围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太阳能吸热空间4。所述的太阳能吸热设备还包含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两端顶部的出风口7。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包含:室内进风风道1,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其中一侧侧边底部;送风风道8,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另一侧侧边底部;连接风道9,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顶端,且通过吸热层11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的太阳能吸热空间4相连接;热湿交换设备,其设置在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的室内进风风道1、送风风道8和连接风道9的交界处。所述的热湿交换设备包含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和水箱5;所述的水箱5设置在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底部;所述的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的水箱5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采用硅藻土。所述的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为圆柱形。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还包含:室外进风风道2,其设置在所述的室内进风风道1的上方。所述的室外进风风道2的进风口处设置有招风斗10。所述的太阳能吸热设备和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之间还设置有绝热层3,其可以有效地减少太阳能吸热空间4向下方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传热。本技术提供的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在炎热夏季,当太阳光穿过位于整个空调节能装置最上方的透明玻璃层12投射入太阳能吸热空间4后,通过吸热层11吸收太阳光辐射的热量并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由透明玻璃层12与吸热层11包围形成的太阳能吸热空间4内的空气被加热,使得该太阳能吸热空间4的内外形成温度差,进而导致该太阳能吸热空间4的内外空气形成密度差,从而将太阳能吸热空间4内的空气热能转化为动能。当热能转换为动能之后,太阳能吸热空间4的内外就会形成空气对流,驱动太阳能吸热空间4内的热空气通过其两端顶部的出风口7向外流动和释放,这种类似排风作用的抽吸力通过吸热层11上的通孔以及连接风道9,为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提供免费的驱动力。在太阳能吸热空间4因空气对流形成的抽吸力的作用下,室内热空气被抽吸进入室内进风风道1。由于所述的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的底部设置在水箱5内,其通过毛细力的作用,依靠多孔介质材料的吸水性能,从水箱5中吸水,将整个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润湿,而水箱5中的水通过管道补给。当热空气在通过圆柱形的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时,该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上的水分被蒸发,热空气在与该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进行充分的热湿交换之后,蒸发的水蒸气由连接风道9进入太阳能吸热空间4,并通过出风口向外排出,而热空气经过蒸发吸热后完成热交换所形成的低温空气通过送风风道8被送入室内。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室内空气不断的减少,气压降低,从而驱动招风斗10工作,其将室外的空气通过室外进风风道2送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同样的,其通过吸湿性多孔介质材料6时进行热湿交换,所形成的低温空气通过送风风道8被送入室内。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合理科学的利用太阳能取代电能来提供驱动力,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解决并加强建筑物室内的自然通风换气,驱动室内外的空气循环对流,通过间接蒸发冷却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室内污染物,并且不会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尽管本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太阳能吸热设备,以及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置下部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所述的太阳能吸热设备包含:吸热层(11),其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的底部,该吸热层(11)上开设一通孔;透明玻璃层(12),其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的四周和顶部;所述的吸热层(11)和透明玻璃层(12)之间包围形成一个太阳能吸热空间(4);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包含:室内进风风道(1),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其中一侧侧边底部;送风风道(8),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另一侧侧边底部;连接风道(9),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顶端,且通过吸热层(11)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的太阳能吸热空间(4)相连接;热湿交换设备,其设置在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的室内进风风道(1)、送风风道(8)和连接风道(9)的交界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太阳能吸热设备,以及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置下部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
所述的太阳能吸热设备包含:吸热层(11),其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的底部,该吸热层(11)上开设一通孔;透明玻璃层(12),其设置在该太阳能吸热设备的四周和顶部;所述的吸热层(11)和透明玻璃层(12)之间包围形成一个太阳能吸热空间(4);
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包含:室内进风风道(1),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其中一侧侧边底部;送风风道(8),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另一侧侧边底部;连接风道(9),其设置在该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顶端,且通过吸热层(11)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的太阳能吸热空间(4)相连接;热湿交换设备,其设置在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降温设备(1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的室内进风风道(1)、送风风道(8)和连接风道(9)的交界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房屋自然通风的空调节能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倪诚明,叶飞虎,赵群力,毛玉博,李亮亮,张尚群,张西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