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互联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包括:USB充电电路、DC充电电路和隔离电路,当采用DC充电电路充电时,所述隔离电路能避免直流电倒灌到USB充电端,从而保护了此时挂在USB充电端的电子设备,也保证了DC充电端的适配器不至于过流关断或损坏,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移动互联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包括:USB充电电路、DC充电电路和隔离电路,当采用DC充电电路充电时,所述隔离电路能避免直流电倒灌到USB充电端,从而保护了此时挂在USB充电端的电子设备,也保证了DC充电端的适配器不至于过流关断或损坏,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安全性。【专利说明】—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移动互联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简称MID),是一种新的“比智能电话大,比笔记本小”的互联网终端,是一款能够提高高端客户办事效率、满足随时随地上网需求、用着舒心、便于携带的顶级口袋计算机,MID的电源一般采用双充电模式,即USB充电和DC (Direct Current,直流)充电,但在DC充电时,直流电会倒灌到接USB端的电子产品上,从而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或造成DC充电适配器因过流关断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避免了直流电的倒灌,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包括:USB充电电路、DC充电电路和隔离电路,所述USB充电电路和DC充电电路通过隔离电路相连接,所述USB充电电路包括VBUSO节点,所述DC充电电路包括VDC节点,所述隔离电路包括:Q38场效应管、Q39场效应管、R527电阻、R528电阻、R529电阻、R534电阻、D25 二极管,其中,Q38场效应管的漏极与R527电阻的一端及VBUSO节点连接在一起,Q38场效应管的源极与Q39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在一起,Q38场效应管的栅极与Q39场效应管的栅极、D25 二极管的负极、R528电阻的一端、R534电阻的一端及R529的一端连接在一起,R527电阻的另一端与D25 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一起,Q39场效应管的漏极与R529电阻的另一端及VDC节点连接在一起,R528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DC充电电路还包括:J3充电接口,所述J3充电接口的管脚I与所述VDC节点连接及DC5V电源连接,J3充电接口的管脚4和管脚5 —起接地,当DC充电电路不工作时,J3充电接口的管脚3与管脚2 —起接地;当DC充电电路工作时,J3充电接口的管脚2接地,J3充电接口的管脚3与R534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USB充电电路还包括J13充电接口和C341电容,J13充电接口的管脚 5、管脚6、管脚7、管脚8、管脚9、管脚10与管脚11 一起接地,J13充电接口的管脚2连接OTG(On-The-GO)数据线的DM引线,J13充电接口的管脚3连接OTG数据线的DP引线,J13充电接口的管脚4连接OTG数据线的ID引线,J13充电接口的管脚I与VCC节点、USB5V电源及C341电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C341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C341电容为USB充电电路的滤波电容。 其中,所述USB充电电路工作时,Q38场效应管和Q39场效应管都导通,所述DC充电电路工作时,Q38场效应管和Q39场效应管都不导通。 其中,所述隔离电路还包括:R533电阻,R533电阻的一端与VBUSO节点连接,R533电阻的另一端与VDC节点连接。 其中,所述DC充电电路还包括:R142电阻和Cl电容,R142电阻的一端与DC5V电源连接,R142电阻的另一端与Cl电容的一端连接,Cl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包括:USB充电电路、DC充电电路和隔离电路,当采用DC充电电路充电时,所述隔离电路能避免直流电倒灌到USB充电端,从而保护了此时挂在USB充电端的电子设备,也保证了 DC充电端的适配器不至于过流关断或损坏,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隔离电路和DC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USB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隔离电路和DC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3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隔离电路和DC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一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包括:USB充电电路、DC充电电路和隔离电路,所述USB充电电路和DC充电电路通过隔离电路相连接,所述USB充电电路包括VBUSO节点,所述DC充电电路包括VDC节点,所述隔离电路包括:Q38场效应管、Q39场效应管、R527电阻、R528电阻、R529电阻、R534电阻、D25 二极管,其中,Q38场效应管的漏极与R527电阻的一端及VBUSO节点连接在一起,Q38场效应管的源极与Q39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在一起,Q38场效应管的栅极与Q39场效应管的栅极、D25 二极管的负极、R528电阻的一端、R534电阻的一端及R529的一端连接在一起,R527电阻的另一端与D25 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一起,Q39场效应管的漏极与R529电阻的另一端及VDC节点连接在一起,R528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当采用DC充电电路充电时,DC5V电源给后级供电,Q38场效应管和Q39场效应管不导通,确保DC5V电源不会倒流到USB充电端,从而保护了此时挂在USB充电端的电子设备,也保证了 DC充电端的适配器不至于过流关断或损坏,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R529电阻与R528电阻分压,确保DC充电时,Q39场效应管处于截止状态,当单USB充电时,R527电阻加上D25 二极管正向阻抗与R534电阻分压,从而满足Q38场效应管和Q39场效应管的导通条件,Q38场效应管和Q39场效应管给后端供电;当DC充电,USB接PC等电器时,R527电阻加上D25 二极管正向阻抗与R528电阻分压,不满足Q38场效应管和Q39场效应管的导通条件,Q38场效应管和Q39场效应管都截止,以至于DC电流不会倒灌到USB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DC充电电路还包括:J3充电接口,所述J3充电接口的管脚I与所述VDC节点连接及DC5V电源连接,J3充电接口的管脚4和管脚5 —起接地,当DC充电电路不工作时,J3充电接口的管脚3与管脚2 —起接地;当DC充电电路工作时,J3充电接口的管脚2接地,J3充电接口的管脚3与R534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充电电路还包括J13充电接口和C341电容,J13充电接口的管脚5、管脚6、管脚7、管脚8、管脚9、管脚10与管脚11 一起接地,J13充电接口的管脚2连接OTG数据线的DM引线,J13充电接口的管脚3连接OTG数据线的DP引线,J13充电接口的管脚4连接OTG数据线的ID引线,J13充电接口的管脚I与VCC节点、USB5V电源及C341电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C341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J13是USB充电接口,接适配器5V电源或5V电源USB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USB充电电路、DC充电电路和隔离电路,所述USB充电电路和DC充电电路通过隔离电路相连接,所述USB充电电路包括VBUS0节点,所述DC充电电路包括VDC节点,所述隔离电路包括:Q38场效应管、Q39场效应管、R527电阻、R528电阻、R529电阻、R534电阻、D25二极管,其中,Q38场效应管的漏极与R527电阻的一端及VBUS0节点连接在一起,Q38场效应管的源极与Q39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在一起,Q38场效应管的栅极与Q39场效应管的栅极、D25二极管的负极、R528电阻的一端、R534电阻的一端及R529的一端连接在一起,R527电阻的另一端与D25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一起,Q39场效应管的漏极与R529电阻的另一端及VDC节点连接在一起,R528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恒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