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991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主要包括:高压风机A(2)、气体缓存罐(3)、气液混合泵(4)、气体吸收罐(9)、PLC控制器(18);所述高压风机A(2),与该PLC控制器(18)连接,并由该PLC控制器(18)控制该高压风机A(2)的开启和关闭;气体缓存罐(3),与该高压风机A(2)连通;气液混合泵(4),与气体缓存罐(3)和气体吸收罐(9)相连,并由PLC控制器(18)控制该气液混合泵(4)的开启和关闭。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肼类气体吸收装置,可以实现对密闭空间肼类气体高效吸收,并实现装置自动化、小型化、车载化,增加了处置肼类废气的灵活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主要包括:高压风机A(2)、气体缓存罐(3)、气液混合泵(4)、气体吸收罐(9)、PLC控制器(18);所述高压风机A(2),与该PLC控制器(18)连接,并由该PLC控制器(18)控制该高压风机A(2)的开启和关闭;气体缓存罐(3),与该高压风机A(2)连通;气液混合泵(4),与气体缓存罐(3)和气体吸收罐(9)相连,并由PLC控制器(18)控制该气液混合泵(4)的开启和关闭。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肼类气体吸收装置,可以实现对密闭空间肼类气体高效吸收,并实现装置自动化、小型化、车载化,增加了处置肼类废气的灵活性。【专利说明】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气治理
,具体涉及到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上在使用肼类物质时,一般对其纯度要求很高,为了达到肼类物质存储时不被氧化变质,肼类物质一般存储在密闭罐体中,并在罐体空间中充入氮气进行保护。肼类物质保存时,一般要求罐体内保持一定的正压,以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在操作使用肼类物质时,罐体内一般需要加压,操作完成后,为了清洗储罐或卸除罐内的压力,此类密闭空间中的混合气体需要排放,由于肼类物质一般易挥发,致使罐体空间内也挥发了大量的肼类气体,因此罐内气体排放时必须进行处理。目前处理这类密闭空间气体方法有焚烧处理法和吸收转换处理法等。 焚烧处理法:利用燃烧剂(柴油、航空煤油等)和空气在焚烧炉中焚烧,待炉体达到规定的温度,通入混合肼类气体,进行焚烧,从而达到密闭空间肼类气体的焚烧无害处理。此类方法可直接将肼类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但装置体积大、操作复杂、操作不当易使肼类气体燃烧不充分而污染环境,处理成本过高。 吸收转换处理法:目前典型的有采用表面吸收法、鼓泡吸收法、喷洒吸收法等。表面吸收法常用的逆流填料塔,此种结构应用广泛,吸收效果好,但装置结构复杂,控制困难,填料易被腐蚀。鼓泡吸收法有鼓泡塔、板式吸收器,吸收液呈连续相,气体分散成气泡在塔内进行吸收,此种方式吸收效率较低。喷洒式吸收法是在吸收塔设计有喷洒设备,将吸收液喷射成许多细小的液滴,达到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完成对废气的吸收,废气一般从吸收塔底部通入,从吸收塔顶部排除,目前国内肼类气体处理有使用喷淋吸收塔的报道,喷淋吸收塔一般采用醋酸溶液作为吸收液,此类装置为达到废气彻底吸收,装置一般需2?3个吸收塔串联,装置体积大,操作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 申请人:针对上述不足,经过多年研究、试验,设计出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可以实现对密闭空间肼类气体的高效吸收处理,并且实现装置小型化、车载化,增加废气处理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主要包括:高压风机A2、气体缓存罐3、气液混合泵4、气体吸收罐9、PLC控制器18 ;所述高压风机A2,与该PLC控制器18连接,并由该PLC控制器18控制该高压风机A2的开启和关闭;气体缓存罐3,与该高压风机A2连通;气液混合泵4,与气体缓存罐3和气体吸收罐9相连,并由PLC控制器18控制该气液混合泵4的开启和关闭; 较优地,所述气体缓存罐3内设压力传感器13,控制肼类气体保持在0.11? 0.13MPa压力范围内,压力传感器13与PLC控制器18连接; 较优地,气体缓存罐3为不锈钢罐;所述气体缓存罐3罐体高度与直径比一般设计为2:1?4:1,优选为3:1 ;所述气体缓存罐3体积控制在0.5m3?0.8m3 ; 较优地,所述气体吸收罐9整体密封;所述气体吸收罐9上部还设置有肼类传感器14、16、压力传感器15、17,该压力传感器15、17、肼类传感器14、16与PLC控制器18连接; 较优地,所述气体吸收罐9设计两独立的吸附池,每个吸附池液面面积大于lm2,气体吸收罐9中的吸收液高度应大于1.2m,罐体内吸收液液面至气体吸收罐体顶部距离,不小于0.3m,气液混合泵4气液混合出口与气体吸收罐9底部进口 23、25连接,气液混合泵4液体进口与气体吸收罐9底部出口 24、26连接,其中进口 23与出口 24以及进口 25与出口26的中心点处水平距离应大于50cm ; 较优地,所述气体吸收罐9中的吸收液为8%?12%的柠檬酸吸收液;也可为10%?30%醋酸吸收液; 较优地,所述气液混合泵4,控制气体吸收罐9内吸收液体流量与气体流量在9:I?5:1的比例,实现肼类混合气体在吸收液中分散为5um?20um级的气泡,并将气、液混合物通入气体吸收罐9底部,在气体吸收罐9中实现肼类气体的吸收; 较优地,还包括气液分离罐10、活性炭吸附罐11,高压风机B12 ;前述气体吸收罐9与所述气液分离罐10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10和高压风机B12相连,实现吸附处理前的气液分离;高压风机B12与活性炭吸附罐11相连,吸附处理后的气体直接排放; 较优地,高压风机B12在PLC控制器18控制下工作,保持气体吸收罐9罐体上方空间的气体压力保持在0.07MPa?0.1OMpa ; 较优地,所述活性炭吸附罐11中的炭床为内填8?12目的椰壳活性炭,吸附炭层厚度为8cm?10cm。 本技术的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I)由于采用PLC自动控制器,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利于人员安全操作肼类气体的吸收。 2)整体结构体积小,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废气自动化和吸收装置车载化; 3)采用气液混合泵实现肼类气体的吸收,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吸收效率,在气体吸收前端增加气体缓存罐,实现缓存罐中肼类气体压力稳定,保证气液混合泵运行稳定,在气体吸收罐体后增加活性炭吸附罐,确保处理后的气体无害化排放; 4)采用柠檬酸作为吸收剂,可以增加吸收液的吸附容量,同时柠檬酸易于运输、保存,安全系数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密闭储罐;2_高压风机A;3-气体缓存罐;4_气液混合泵;5,6,8_阀门;7,19-阀门;9_气体吸收罐;10_气液分离罐;11_活性炭吸附罐;12_高压风机B;13,15,17-压力传感器;14,16-肼类传感器;18-PLC控制器。 图2是本技术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中气体缓存罐结构平面示意图; 20-气体进口 ;21_气体出口 ;30_阀门。 图3是本技术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中肼类气体吸收罐结构示意图; 23,25-进液口 ;24,26_出液口 ;15,17_压力传感器;14,16-肼类传感器;22,27-气体出口。 图4 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活性炭吸附罐结构示意图; 28-气体进口 ;29_气体出口 ;11_活性炭吸附罐。 图5 —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请参考图1、图2、图3 ;主要包括:高压风机A2、气体缓存罐3、气液混合泵4、气体吸收罐9、PLC控制器18 ;所述高压风机A2,与该PLC控制器18连接,并由该PLC控制器18控制该高压风机A2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高压风机2选用采用德冠风机,型号为4DG210V75,也可以选用类似技术指标的高压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肼类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高压风机A(2)、气体缓存罐(3)、气液混合泵(4)、气体吸收罐(9)、PLC控制器(18);所述高压风机A(2),与该PLC控制器(18)连接,并由该PLC控制器(18)控制该高压风机A(2)的开启和关闭;气体缓存罐(3),与该高压风机A(2)连通;气液混合泵(4),与气体缓存罐(3)和气体吸收罐(9)相连,并由PLC控制器(18)控制该气液混合泵(4)的开启和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通耿葵高缨陈坤韩俊杰吴友朋王庆波贾为民温毅春郭家斌高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第六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