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设有高台面和低台面的支承台,高台面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第一传送辊,第一传送辊内侧设有两对称的支撑臂,两支撑臂上端通过轴承和转轴安装有张力架,转轴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张力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张力辊,第二张力辊和连接杆,连接杆下端固定有感应块,支撑臂上与感应块位置相对应处安装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驱动电机和收线装置控制电路相连,低台面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第二传送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之间安装电机驱动旋转的张力架,张力架上设置感应块,张力架支撑臂上设感应装置,可自由调节纱线张力,避免了纱线张力过大而影响纱线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设有高台面和低台面的支承台,高台面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第一传送辊,第一传送辊内侧设有两对称的支撑臂,两支撑臂上端通过轴承和转轴安装有张力架,转轴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张力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张力辊,第二张力辊和连接杆,连接杆下端固定有感应块,支撑臂上与感应块位置相对应处安装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驱动电机和收线装置控制电路相连,低台面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第二传送辊。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之间安装电机驱动旋转的张力架,张力架上设置感应块,张力架支撑臂上设感应装置,可自由调节纱线张力,避免了纱线张力过大而影响纱线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
: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 纱线在经过印染设备经过印染工艺后传输到收线装置进行卷绕,较长的送纱长度使得纱线张力难以控制,张力过大容易造成断纱,张力过小纱线容易紊乱。一些传统的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因为过度的纱线张力会使纱线形成线渣,过度的摩擦纱线会使纱线越磨越细,很容易出现断线现象,影响了纱线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形成线渣,造成断纱,影响纱线质量,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有依次设置的送线装置,张力调节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有支承台,所述支承台包括高台面和低台面,所述高台面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内侧的高台面上还固定有两对称的支撑臂,两所述支撑臂上端通过轴承和转轴安装有张力架,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张力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以及连接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有感应块,所述支撑臂上与感应块位置相对应处安装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电路与驱动电机和收线装置控制电路相连,所述低台面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第二传送辊。进一步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探头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与驱动电机和收线装置控制电路相连。当收线装置收线速度大于送线装置送线速度时,纱线张力过大,致使张力架顺时针旋转,感应块下降与感应探头相接触,开关电路控制收线装置电路断路,收线装置停止收线,同时开关电路控制驱动电机电路通路,带动张力架逆时针旋转,感应块在感应探头上滑动后逐渐离开感应探头,收线装置重新启动,驱动电机停止运转,张力架逐渐回到平衡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辊外侧的高台面上固定有分绞筘。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辊外侧的低台面上固定有两倾斜对称设置的导纱板,所述导纱板上均匀开有进线孔。使纱线排列均匀整齐,配合收线装置收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两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杆连接。纱线在张力辊上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小,保证纱线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之间安装电机驱动旋转的张力架,张力架上设置感应块,张力架支撑臂上设感应装置,可自由调节纱线张力,当收线装置收线速度大于送线装置送线速度时,纱线张力过大,致使张力架顺时针旋转,感应块下降与感应装置相接触,感应装置控制收线装置电路断路,收线装置停止收线,感应装置同时控制驱动电机电路通路,带动张力架逆时针旋转,感应块在感应探头上滑动后逐渐离开感应装置,收线装置重新启动,驱动电机停止运转,张力架逐渐回到平衡状态,避免了纱线张力过大而影响纱线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支承台;2、高台面;3、低台面;4、轴承座;5、第一传送棍;6、支撑臂;7、转轴;8、张力架;9、驱动电机;10、第一张力辊;11、第二张力辊;12、连接杆;13、感应块;14、感应装置;15、第二传送辊;16、分绞筘;17、导纱板。【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有依次设置的送线装置,张力调节装置和收线装置,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有支承台1,所述支承台I包括高台面2和低台面3,高台面2上通过轴承座4安装有第一传送辊5,第一传送辊5内侧的高台面2上还固定有两对称的支撑臂6,两支撑臂6上端通过轴承和转轴7安装有张力架8,转轴7 —端连接有驱动电机9,张力架8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张力辊10和第二张力辊11,以及连接第一张力辊10和第二张力辊11的连接杆12,连接杆12下端固定有感应块13,支撑臂6上与感应块13位置相对应处安装有感应装置14,感应装置14与驱动电机9和收线装置控制电路相连,低台面3上通过轴承座4安装有第二传送辊15。感应装置14包括感应探头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与驱动电机9和收线装置控制电路相连。第一传送棍5外侧的高台面2上固定有分绞筘16。第二传送辊15外侧的低台面3上固定有两倾斜对称设置的导纱板17,导纱板17上均匀开有进线孔。第一张力辊10和第二张力辊11两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杆12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纱线经印染设备送线装置送至张力调节装置,经分绞筘16后从第一传送辊5下辊面穿过,再绕过第二张力辊11上辊面后从第二传送辊15下辊面穿过,最后经由导纱板17送至收线装置进行收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有依次设置的送线装置,张力调节装置和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有支承台(1),所述支承台(I)包括高台面(2)和低台面(3),所述高台面(2)上通过轴承座(4)安装有第一传送辊(5),所述第一传送辊(5)内侧的高台面(2)上还固定有两对称的支撑臂(6),两所述支撑臂(6)上端通过轴承和转轴(7)安装有张力架(8),所述转轴(7)—端连接有驱动电机(9),所述张力架(8)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张力辊(10)和第二张力辊(11),以及连接第一张力辊(10)和第二张力辊(11)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下端固定有感应块(13),所述支撑臂(6)上与感应块(13)位置相对应处安装有感应装置(14),所述感应装置(14)与驱动电机(9)和收线装置控制电路相连,所述低台面(3)上通过轴承座(4)安装有第二传送辊(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14)包括感应探头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与驱动电机(9)和收线装置控制电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辊(5)夕卜侧的高台面(2)上固定有分绞筘(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辊(15)外侧的低台面(3)上固定有两倾斜对称设置的导纱板(17),所述导纱板(17)上均匀开有进线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辊(10)和第二张力辊(11)两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杆(12)连接。【文档编号】B65H59/40GK104176561SQ201410351770【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有依次设置的送线装置,张力调节装置和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有支承台(1),所述支承台(1)包括高台面(2)和低台面(3),所述高台面(2)上通过轴承座(4)安装有第一传送辊(5),所述第一传送辊(5)内侧的高台面(2)上还固定有两对称的支撑臂(6),两所述支撑臂(6)上端通过轴承和转轴(7)安装有张力架(8),所述转轴(7)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9),所述张力架(8)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张力辊(10)和第二张力辊(11),以及连接第一张力辊(10)和第二张力辊(11)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下端固定有感应块(13),所述支撑臂(6)上与感应块(13)位置相对应处安装有感应装置(14),所述感应装置(14)与驱动电机(9)和收线装置控制电路相连,所述低台面(3)上通过轴承座(4)安装有第二传送辊(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德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